第四百二十二章 清真教

福州。

福州位于大炎王朝版圖的東南方,地處偏遠,經濟十分的落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于很多事情都是後知後覺的。

比如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前朝大秦王朝被大炎王朝推翻的時候,京城長安被炎軍佔領之後,福州的百姓才知道,原來已經改朝換代了。

在福州,人口不算多,主要的經濟來源也不算多,除了靠海吃海之外,最大的經濟來源不是農耕,而是鹽,福州  是產鹽大洲,在這里鹽販子眾多,十戶人家里面,有七八戶都在從事著販鹽的工作,這也導致福州的鹽很廉價,同時,他們也很富有。

福州鹽販子眾多,海盜、土匪也眾多,當然,最多的還是倭寇。

福州的土匪和海盜,其實,大多數都是本地人士,他們大多數都是在災荒年代,由流民和災民組成的,在災荒年代,別說吃飽穿暖了,就是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于是,有人佔山為王,建立山寨,成為了土匪;也有人依靠著船只,在海上稱王稱霸,游蕩在眾多島嶼當中;還有人從事著老本行,把福州的鹽販賣到其他州郡當中,從而謀取利益。

至于說倭寇,他們不是本地人,而是來自海外,據說在一望無際的大海的彼端,還有一個王朝,石邑國,而倭寇就是石邑國的人,他們被福州人稱之為石人,或者邑人,但是,更多的人還是習慣稱呼他們為倭寇。

至于說石邑國存不存在,其國都在哪,有多少人,沒有人知道,哪怕是經常跟倭寇打交道的福州人,也說不清楚,倭寇從很早之前就存在了。

如果說土匪或者海盜,是一群喪盡天良,為非作歹的壞人的話,那麼倭寇就是比他們還壞的壞人,每當到了豐收的季節,福州百姓最擔心的,不是海盜,也不是洲內的土匪,而是倭寇,燒殺搶掠,那是基本操作,這群人最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殺人,尤其喜歡虐殺,也正因為如此,這群人被稱之為倭寇。

倭寇,身高普遍不高,也就在一米六左右,穿著也很顯眼,身穿道袍,腰間佩刀,往往都是雙刀,只是,相較于傳統的道袍,這些人穿的道袍,更加的寬松,袖口很寬大,褲子也很肥大,顏色大多以藏青色為主,其次是黃色,還有一些人會穿白色或者紅色的衣服。

福州距離長安實在是太過于遙遠了,又距離南夷不遠,所以在以福州為中心的,泉州、汀州,都是比較混亂的,這這幾洲內,正常耕種的百姓其實不多,而最多往往是土匪,海盜,還有倭寇。

這里的土匪喜愛打劫,而他們劫掠的不是本地人的貨物,而是一切外來者的貨物,不管是民間的,還是官方的,只要從他們的地盤經過,唯一的下場和結果就是被洗劫一空。

福州是產鹽大洲,除了福州之外,像泉州也是如此,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無比重視這個地方,然而,想要把這些地方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那是痴人說夢。

遠的不說,就說大炎王朝統治期間,在建國初期,朝廷就派了多名官員,抵達福州一帶任職,只是,起初去的幾任官員,大多數都是人還沒到地方,就不知所蹤了,不管是隨行的財物也好,還是朝廷頒發的憑證也罷,都隨著官員一起失蹤了。

陸陸續續多次以後,沒有哪個官員願意前往福州一帶任職,他們寧肯去其他地方,做個不入流的小官小吏,也不遠去福州一帶,擔任正七品以上的官員,因為他們只要去了,唯一的下場就是失蹤,而所謂的失蹤,那只是官方的說法,實際上,失蹤就等于死亡。

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

在多名赴任的官員失蹤之後,皇帝生氣了,于是,就派遣軍隊過去剿匪。

最初前往福州一帶剿匪的是鎮海軍,在那個炎朝剛剛建國,而前朝余孽尤在的情況下,其實,全國上下都不太安寧,而鎮海軍過去剿匪,就遭到了強烈的反擊,跟鎮海軍作戰的,居然是當地的土匪,還有百姓。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在大炎王朝建國初期,福州一帶的土匪之多,超乎想象,大大小小的土匪山寨,加起來有上百個,而其中最大的有十八大山寨,這些山寨的人數,最少都在一千人以上,最大的山寨,人數多達萬人。

單個的山寨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可是,當這些山寨聯合起來的時候,其實力之龐大,是超乎人們想象的。

在剿匪初期,福州的土匪聯合起來,所有人加起來差不多有近二十萬人,雖然,他們的戰斗力無法跟正規軍媲美,都是一些三教九流的人混合在一起,可是,他們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人,對當地的環境、地形無比的熟悉,把信心滿滿前來剿匪的鎮海軍,打的灰頭土臉。

為了剿匪,鎮海軍前前後後跟這些土匪打了小三年,期間耗費的銀錢,還有人力、物力更是不盡其數,這場戰役,絲毫不亞于當年炎軍攻打長安附近幾個洲的戰役了。

國家初定,休養生息才是王道,持續的戰爭,不但朝廷的賦稅難以支撐,鎮海軍的很多將士,也出現了厭戰的情緒,除了最開始的兩年之外,之後的一年多時間內,這些將士們都開始模魚,完全是出工不出力,于是,武力解決福州一帶的方案,徹底宣告失敗了。

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在大炎王朝建國之後,福州一帶的人承認了大炎王朝的統治地位,但是,他們卻不想外人干涉他們,尤其是朝廷的人干涉,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

怎麼說呢,他們每年也照章納稅,只是,納稅是按照最低標準,如果你嫌少,那可能一分都沒有,如果你想要多拿,也不是不行,帶人來打就是了。

文的不行,武的也不行,再加上炎朝正處于修生養息,安穩發展的階段,以福州為中心的幾個洲,就成為了法外之地。

就這樣,過了差不多五十多年,大炎王朝的國本徹底安定下來,國內所有的反對勢力,基本上都被肅清,而福州這個地方,又是產鹽大洲,明晃晃的是一塊大肥肉,鹽對于一個王朝的重要性,無需多說,沒有哪個皇帝願意放著這麼大的一塊肥肉不去吃的道理。

其實,惦記福州的人,不止是大炎王朝,還有後秦,也就是南夷人也很惦記,而福州一帶的人,在這段時間內,生存其實是很艱難的,他們不但要跟炎軍打,也要跟南夷人打仗,還要跟倭寇打仗。

相對于不熟悉福州一帶的地形的炎軍和南夷人,對他們威脅最大的,還是倭寇。

福州人在跟鎮海軍打了小三年之後,又跟南夷人打了小三年,不管是炎軍,還是南夷人,都沒有討到好處,反而讓倭寇趁機佔了大便宜。

在炎軍和南夷人都暫停戰爭之後,福州人就專心跟倭寇打了起來,不說天天打,月月打,但是,年年打是肯定的。

大炎王朝當時一直想把福州幾個大洲收入囊中,卻始終無從下手,在派出大量不良人,探知到福州面臨著倭寇橫行的時候,就有了一個新的對策。

朝廷派出官員,在洪州邊境,跟當時的十八山寨的首領,進行了多次談判,說是談判,其實就是招安。

因為朝廷也發現了,福州的勢力,他不是鐵板一塊,而是藩鎮割據的存在,直接派官員過去,肯定不行,而打又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那只能談判,進行招安。

在朝廷提出招安之後,十八山寨的首領,有的人自然是想招安了,畢竟,山寨再大,他終究只是一個山寨,一個土匪窩而已,如果招安之後,那他們就從土匪,搖身一變,成為穿著官服的人了,吃著皇家俸祿,豈不美滋滋?

當然了,有人想受招安,有人抱著觀望的態度,還有的人則反對招安。

朝廷方面給出了很多優厚的待遇,比如只要受招安,那他們麾下的人,都會得到一筆餉銀,如果想回家種地務農的,給田地,給農具,如果想參軍的,那更好了,直接進入軍隊,每個月拿著餉銀,吃了皇家俸祿,而如果有人想當官,只要有能力,有才華,有手腕,那也是可以的,總而言之,就是受招安之後,他們的待遇很好,不用為生存而發愁。

當然,除了這些條件之外,朝廷還承諾,他們可以實行自己治理自己,而朝廷會派遣一些官員,進入當地,進行協助治理,教授他們很多農耕,還有生存的手段,說的直白一點兒,就是朝廷和本地人共同治理這個地方。

另外,朝廷會派遣軍隊,幫助他們抵御倭寇,從而保證當地百姓的生活安全。

在這些條件提出來之後,很多人都是很心動的,受招安,吃皇家飯,其中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這相當于捧了一個鐵飯碗,最重要的還是後面兩個條件,自己也可以當官,治理自己的家鄉,還有人幫忙抵御外敵,好處很多,而朝廷要求的也不多,無非就是賦稅按照正常的大洲繳納,還有就是他們徹底的劃入大炎王朝的版圖,這似乎沒有什麼壞處。

在這次談判之後,很多人選擇了招安,而原本鐵桶一塊的內部,出現了分歧和矛盾,而朝廷方面,選擇各個擊破,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受招安,至于那些打死都不願意受招安的,也很快被暴力給剿滅了,就這樣,以福州為主的幾個洲,就從徹底的納入了大炎王朝的版圖。

福州的土地雖然貧瘠,常年遭受倭寇的襲擾,農耕荒廢了很久,雖然很多人靠著打家劫舍,販賣私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富起來的永遠只有一小部分人而已,大多數人還是生活的很貧苦的,而在朝廷入駐之後,大力發展農耕,又是開墾荒地,又是修築防御工事,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當地人的利益和安全。

也正因為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人也慢慢接納了朝廷的管轄,當地人的生活愈發的富裕起來,也變得有序起來。

福州發展最巔峰的時候,其富裕程度,其實不比東海城差多少的,只是,福州的地理位置很特殊,雖然有朝廷的大力支持,可是,很多時候,還是會受到各種災禍的襲擾,台風、海嘯、地震,這都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除此之外,南夷也很垂涎和覬覦這塊肥肉,時不時的來搞一下事情,再加上倭寇和海盜的橫行,使得治理這片土地,變得無比的艱難。

福州最出名的還是鹽,只是,在整個大炎王朝內,產鹽的大洲,不單單只有福州一地,其他地方也有鹽礦,尤其是在近些年來,隨著更多的鹽礦被發現,朝廷對福州鹽礦的依賴,慢慢降低,這也導致,朝廷對福州的扶持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福州一帶,遭受的天災人禍,是其他大洲的數倍,每當有大災禍發生的時候,最先出現問題的就是福州,而最後得到解決的,也是福州,這也導致,福州雖然發展的不錯,卻始終達不到真正的富裕。

尤其是在最近這些年里,朝廷對福州的管轄越來越松懈,這也導致,當地的生活越來越不好起來,像之前福州發生洪災,發生了瘟疫,而朝廷居然是在一個月之後才得到消息,由此可見,朝廷對福州一帶的統轄能力,差到了什麼地步。

從元符十四年開始,也就是前年,炎武帝下旨對北蠻、西域還有南夷用兵之後,福州就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首先,福州的鹽販子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做起了老本行,他們販賣私鹽,不但賣給內陸地區的商人,還賣給南夷人,甚至還開始跟海盜做起了貿易,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居然跟北蠻還做起了私鹽買賣。

其次,可能是因為亂世將起,福州這幾十年里,各種天災不斷,不是洪澇,就是干旱,亦或者是地震,雖然這些災禍,都得到了解決,可是,每一次災禍發生之後,都給當地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最最重要的是,在幾十年里,倭寇、海盜的數量倍增起來。

最後,南夷在出現南唐之後,他們就開始覬覦福州,要麼是銀錢收買,要麼是武力攻打,把福州搞得不得安寧。

在戰事面前,福州的問題都不算什麼大問題,朝廷的重心不在這邊,而是在三國邊境上,而這也給了某個勢力一個可乘之機。

人,都是需要信仰的,不管信的時候,他們總需要信點什麼,尤其是在天災人禍不斷的時期,他們更需要信點什麼了。

在一百年前開始,福州等地就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道士,他們在當地建立道觀,傳播教義,瘋狂的吸納信徒,而信仰道教的人很多,不但有當地人,還有很多東南海上的土著、海盜,甚至連嗜殺的倭寇,也成為了他們的信徒。

道教的出現,並沒有顯得多麼的突兀,他們出現的非常自然,每當有天災發生的時候,這些人都會第一時間出現,然後給予一定的幫助,讓不少人免收災禍的襲擾,這使得更多的人開始信奉道教。

出現在福州一帶的道教叫清真教,隨著清真教的出現,原本困擾當地人數千年的倭寇,居然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倭寇居然和當地人和諧相處起來。

在大炎王朝無暇顧忌福州的時候,清真教在這片土地,開始遍地開花,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向附近的幾個洲蔓延開來。

元符十五年。

福州發生了海嘯,導致很多人流離失所,出現了大量的災民,而這些人一開始十分的混亂,向其他大洲涌去,但是,沒多久,在清真教的道士出現之後,涌向其他洲的災民,驟然減少。

福州出現了一支由災民組建起來的軍隊,而他們的番號也好記,就是護教軍。

從去年災禍發生之後,護教軍快速成立,然後在開始了一系列的征戰,而最開始的征戰不是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域之上,這支人數眾多,戰斗力參差不齊的軍隊,就像是蝗蟲一般,把附近一帶海域的海盜,在極短的時間給肅清了。

在肅清了海盜之後,他們開始整合各地的土匪,要麼歸順,要麼被剿滅,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內,整個福州就只剩下一支軍隊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從去年冬天開始,這支護教軍就已經控制了福州、泉州、建州和汀州,然後,軍隊開始大規模的整頓,去劣存優,原本高達近八十多萬的軍隊,到了元符十六年的二月份,也只有三十萬不到。

但是,這三十萬的護教軍,雖然戰斗力還是無法跟正規軍匹敵,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武器裝備,亦或者其他方面都不如正規軍,可是,他們的整體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繼海洲淪陷,被方士佔領之後,福州等四洲也淪陷了,被道教佔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