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恩教授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雖然小氣了些。「
似是勾起了什麼回憶往事,倫琴教授感概道︰「說起來,我還欠他一頓酒錢呢。」
「維恩確實是個不錯的家伙。」
索墨菲爾德贊同地點點頭,轉頭對盧格安嚴肅地說道︰「海因里希,你在理論物理方面很有天分。
但我不希望你就此忽略了實驗物理,理論月兌離不開實驗。基于現實的理論,才能被稱之為是理論。「
盧格安嚴肅點頭︰「學生謹記。」
見盧格安真的听進去了,索墨菲爾德又是忽然一笑。
「等到九月份開學的時候,你就是我的博士生了,可以不用參加考試。不過在那之前,還有一件事……」
******
1919年6月1日,星期日。
時德國最權威的學術論刊《Ann Der Physik》發行最新月刊。
與此同時,英國雜志《On The Conctitation Of Atoms And Moleales》;美國雜志《Physic Today》雜志等全世界89家學術雜志社同步轉發文章。
文章題目為《從堿金屬光譜看閉合殼層內的量子態規律》,作者是一個名叫盧格安‧海因里希的18歲德國青年。
理論上講,這只是一片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不會給太多的資源。
但是無論哪家雜志,都將這篇文章放在了首頁最顯眼的位置。
無他,只因這篇文章背後站著5位「隨便動一動都能引起一場地震」的物理學巨擎!
英國,倫敦,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一個名叫卡皮察的精英物理俱樂部內。
此時,俱樂部所有成員全部到齊。
「伙計們,瞧瞧我在《On The Conctitation Of Atoms And Moleales》上面看到了什麼?」
部長拉爾夫‧福勒揮舞著手中的雜志,興奮地高聲說道︰「原子穩定性問題竟然被解決了!而且還是被一個只有18歲的研究生解決的!」
一眾劍橋大學的物理學霸初聞這個消息,皆是震驚異常,不敢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天吶!真的假的,原子穩定性問題被解決了?」
「只有18歲?不可能吧!」
「是啊,我18歲的時候,甚至連牛頓是誰都不知道!「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福勒搖搖頭,拍著手中的雜志︰「包括愛因斯坦,普朗克,索墨菲爾德在內的五位權威教授都認可了這篇文章!」
听到愛因斯坦等人的名字後,這些劍橋學霸內心的懷疑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驚與發自內心的贊嘆!
盧格安‧海因里希的名字快速在劍橋大學內傳播開來!
*****
美國,曼徹斯特大學,盧瑟福的辦公室內。
這位原子核物理學之父,面沉似水地翻看著本月的《Physic Today》,越看臉色就越陰沉。
閱讀許久,盧瑟福一把將雜志用力摔到桌子上。
「胡扯!這篇文章就是在胡扯!愛因斯坦這幫人在想什麼?竟然會認同這種荒謬的理論?」
身為一個實驗物理學家和經典物理的擁護者,盧瑟福對于盧格安論文內的各種大膽猜想嗤之以鼻!
「果然!這幫做理論的,最擅長的就是阻撓物理學發展,和做白日夢!」
這個微微發福的小老頭被氣得吹胡子瞪眼,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大發雷霆。
等到他氣消了,大腦冷靜下來,又重新坐回到沙發上。
盧瑟福斜眼看了看那本雜志,不屑地輕哼一聲,又拿起雜志研究了起來……
******
瑞士,蘇黎世大學。
一個名叫埃爾溫‧薛定諤的高級講師,正翻看著盧格安的文章,並且越看越入迷,被其中深邃的物理思想深深吸引。
「盧格安‧海因里希,不相容原理……」
薛定諤眼神閃閃發光,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某個奇妙的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合上雜志,薛定諤握緊拳頭,興奮地自言自語︰「這才是我想追求的物理學!」
******
德國,哥廷根大學。
一眾頂尖的教授們匯聚于此,討論著雜志中不相容原理的內容。
戴維‧希爾伯特仔細推算著論文中的算式,不無贊嘆地說道︰「這個盧格安‧海因里希的數學功底很優秀!你們看這里的簡化過程,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是啊。」理查德‧科朗認同地點點頭︰「或許這篇文章的物理原理還有待商榷,但是單就從數學來看,它絕對算得上是經典!」
另一邊,約翰‧馮‧諾依曼翻到論文末尾,看到盧格安‧海因里希的名字,長嘆一口氣。
「索墨菲爾德真是撿到了一個好苗子啊,18歲就有如此深厚的數學和物理功底,這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希爾伯特莞爾,開玩笑地調侃道︰「如果我能見到這位海因里希先生,我非要把他的腦袋切開看看不可!」
就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馬克思‧波恩突然笑了笑。
「你會有這個機會的,希爾伯特教授。」
「哦?何以見得?」
波恩搖頭笑笑,沉默不語……
******
德國,慕尼黑,慕尼黑大學。
泡利手里拿著那篇文章,看到文章最後,竟發現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
「這個盧格安,還把我的名字寫上去干嘛?」
泡利啞然失笑,心底流過一股溫暖。
他以為盧格安這是「苟富貴不相忘」,才把他這個「兄弟」拉上撈些名譽。
但泡利不知道的是,盧格安只是單純地想補償一下泡利這個「不相容原理」的本來提出者而已……
******
1919年6月1日這一天,盧格安的文章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將物理學界這一灘平靜的湖水攪得天翻地覆!
有愛因斯坦,普朗克,索墨菲爾德,馮‧勞厄和玻爾這五位大佬為「不相容原理」背書,沒有人敢小看這個嶄新的原理!
這一天,物理學界無時不刻不在討論著不相容原理,儼然成為一股新時尚。
在經典物理的支持者們看來,盧格安的理論過于激進和理想化,力學模型不夠嚴密。于是紛紛站出來提出反對意見。
而在革新者們看來,盧格安的「不相容原理」儼然成為了物理學發展的重大突破口,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基于這篇文章,兩派學者互相口誅筆伐,掀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辯論會」。
當然,絕大部分學者依舊保持觀望態度。
在他們看來,盧格安的理論有沒有漏洞無關緊要。波爾理論的漏洞更大,他們不也是照樣使用?
「Shut up,Just Calculate!」才是他們的學術信條。
但無論如何,盧格安‧海因里希這個名字都在物理學界徹底出名了。
有些學者甚至已經將不相容原理命名為「海因里希理論「,抑或是」海因里希不相容原理」。
當然,相比于那個爭議極大的「不相容原理」。
人們對擁有「德意志最年輕的碩士」這個富有傳奇色彩名頭的盧格安本人更感興趣。
這其中,有人打听到︰在6月7日這天,慕尼黑大學會舉行研究生畢業典禮。在這一天,盧格安‧海因里希本人很有可能會出席。
出于對這位物理學新星的好奇,甚至有學者不遠萬里,從別的地方趕來慕尼黑,只為瞻仰一下這位天才。
但是他們恐怕注定會失望了,因為在這一天,盧格安已經坐上了前往哥廷根的列車……
一個星期前,索墨菲爾德教授把盧格安叫到辦公室里。對他說︰哥廷根大學在暑假時會舉辦一場學術交流會。
而索墨菲爾德為盧格安要到了一個名額,希望盧格安去哥廷根交流學習。
有這樣的機會,盧格安自然不會錯過,于是欣然答應。
「記住,海因里希。到哥廷根大學一定抓住機會,沉下心,跟著那邊的教授好好學習。」
索墨菲爾德認真地對盧格安叮囑道︰「哥廷根那邊的學術風格與主流物理學界大不相同。你在那里可以學到很多我、乃至愛因斯坦都教不了你的知識!」
盧格安點頭應是。
哥廷根數學物理學派嘛!在後世也是大名鼎鼎了!
簡單來講,這就是由一幫愛好物理的數學家組成的奇葩學派。他們主攻物理學背後的數學原理,為後來的量子力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數學基礎。
其中,也有不少後世教科書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對于這趟哥廷根之旅,盧格安心中十分期待!
唯一遺憾的是,由于夏洛特自己還有學業在身,所以此次出行哥廷根就只有盧格安獨自一人。
1919年6月7日,星期一,晴。
來自巴伐利亞的列車緩緩駛入哥廷根市火車站,穩穩地停靠在月台旁。
一個身著整齊黑藍色西裝,帶著圓檐帽,手持胡桃木手杖,相貌英俊的青年從火車上走下來。
盧格安走出火車站,環視四周。
看著周圍和慕尼黑建築風格大相徑庭的陌生城市,盧格安嘖嘖稱奇。
就在這時,一個帶著圓眼楮,留著絡腮胡的中年男人走到盧格安近前,小心翼翼地詢問道︰「盧格安‧海因里希?」
「是我。」盧格安點點頭,禮貌地詢問道︰「請問您是?」
確認自己沒有找錯人後,中年男人松了一口氣,微笑著點點頭︰「我的名字是戴維‧希爾伯特,是你此次哥廷根之旅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