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華夏幻術

作者︰一爐香灰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華夏國,自古民間邪術五花八門,多種多樣。

其中有一樣,叫做幻術。

華夏傳統的幻術,充滿變化,虛實難分。

這種法術能夠改變人的慣常認知,使人墮入幻境。

典籍中也能查到幻術的記載——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寫道︰

世有祝由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刀,種瓜、移井。

《後漢書‧陳禪傳》也有關于幻術的記載︰

永寧元年,西南夷撢國王詣闕獻樂及幻人,能吐火,自肢解,易牛馬頭‧‧‧‧‧‧

這些東西,在現代人眼中,很熟悉,就是魔術。

但其實魔術和幻術是不一樣的。

魔術不管有多夸張多不可思議,其背後都有著物理學、心理學、材料學、表演學等方面的科學依據。

觀看魔術的觀眾從來沒有認為魔術是一種超自然力量。

而幻術就不一樣了,它背後擁有著神秘、奇幻的濃重色彩。

並且,幻術,沒有人能夠找到它背後的科學依據,只有將其與神鬼聯系在一起,才能將一切解釋通順。

幻術,起源于原始巫術,它月兌胎于古人祈神和娛神的神秘儀式,後來神權沒落、王權崛起,幻術從祭壇走向宮廷,逐漸的成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魔術表演。

這其實就是一種讓人目眩神迷光怪陸離的大型視覺表演。

歷史上稱其為奇偉之戲,或爛漫之樂。

《列子‧周穆王》中記載︰

「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賅,千變萬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

說的就是有一個化人從遙遠的西方來到這里,他能夠自由出入于滔滔大水和熊熊烈火之中,能顛倒山川,能移動城市,並且還能漂浮在空中,隨意穿梭于世間

所謂「化人」,就是說的現在的魔術師。

後來,這種所謂的「幻術」從華夏流傳到了天竺與古埃國。

天竺的「通天繩」、「街頭懸浮術」、等就是華夏幻術的改良產物。

華夏是他們的祖宗。

是他們的起源。

而華夏的幻術師也發明了諸如「魚龍蔓延」、「擲杯飛鳥」、「盤中釣魚」、「穿牆而過」、「大變活人」等民間幻術。

原始時期的幻術師都是專門的巫覡神職人員。

這些人,都跟後來的三教有關。(三教︰儒釋道)

歷史上很多鼎鼎大名的高僧、真人和名士,都是技藝高超的幻術大師。

他們的幻術,可不是魔術。

是一種真的能迷惑人心智的法術。

歷史中真正會使用這類真正法術的,大有人在。

三國時期的左慈、晉朝時期的郭璞、「八仙」之一呂洞賓,他們使用的都是真正的幻術。

可是真正的幻術,自此失傳。

到了隋唐時期,表演性質的幻術發展到最高峰,取代了真正幻術。

隋唐時期,幻術都是舉國之力、耗資巨大,場面恢宏,無與倫比。

那時一場幻術表演(其實是魔術)經常涉及到幾百、幾千甚至幾萬人,耗資不計其數。

最為出名的就是隋煬帝招待突厥可汗來朝時那場好大喜功的表演。

隋煬帝為揚我中華之威風,在京城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幻術和歌舞表演。

零八年帝都奧運開幕式的人數,還不到當年那場表演者的一半多。

在這場浩大的表演中,出現了現在也能見到的傳統魔術「黃龍變」、「神鰲背山」和「扛鼎臼翁」。

這種幻術表演,從隋朝流傳到了唐朝。

唐朝著名皇帝唐玄宗對此尤為熱衷。

他創作的《霓裳羽衣舞》就是來源于羅浮真人葉法善的一場幻術表演。

電影《貓妖傳》中有很多奇幻的鏡頭,看起來很是不可思議,其實它就是想復原大唐宮廷中那場如夢似幻、美輪美奐的幻術表演。

但是幻術在帝王家的這種興盛,並沒有維持多久。

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勢衰微日盛,已經無力舉辦這種幻術表演了。

失落于宮廷之後,幻術在民間崛起。

在民間,改變了動輒上萬人的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幻術。

幻術,從宮廷走向了民間,從舞台走上了街頭。

這時候,幻術又有了一個世人更為熟悉的名字——變戲法。

自此,人們都覺得幻術就是魔術,就是變戲法。

但是,真正能迷惑人心、制造幻境的的幻術功法,一直在秘密的在人間流傳!

剛才,王有作就就進入了幻術師制造出的幻境之中。

幸虧手機將他叫醒,他才從幻境中清醒過來。

此時,王有作已經拉著諶奇走到二樓,在往上走,就要到了剛才幻境中遇到小孩的樓層了。

不知為什麼,此時王有作也有一點緊張了。

他探了探頭,往上看了一眼。

還是黑乎乎的,還是靜悄悄的。

黑的嚇人,靜的可怕。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