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3節芳齡已去逐波浪

等待,人在一生中會在許多的等待中渡過。有美好的,自然也有痛苦的。 太陽終于落山了,月亮為了讓天更黑一點,遲遲的不願意出來,夜深了,連狗也懶的睡著了。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就進入了夢想鄉。農村里一到晚上大街上跟本就沒有人,若是有人走動那準是有事的,不是偷東西,就是去辦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兄弟三人為了證明一件事,蹲守在二女家門口,等候這那個人的出現。村里傳的沸沸揚揚的,二女給本村的一個男人好上,這在那個年代是讓整個家族蒙羞的大事,不管什麼原因,不想過了可一離婚,這已經是新社會了,沒有男人休妻那麼一說。不是所有的婚外戀都想著離婚,只是她們不願意守著那寂寞,但是她們仍然需要這個家庭。

一失足成千古恨。覆水難收,一旦做了出來,被人們發現,不管你以後怎麼努力的想做個好人,都是很難。人們並沒有想著原諒你,所以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想好後果,沖動是魔鬼,你要想戰勝撒旦,就好好的遵守規則別做錯事,但是有那麼容易嗎,人的一生在不斷的犯錯誤,人總是在錯誤才能中成長,犯了錯就該善莫大焉。村里的房子大多是一家一個院子,院子都用土打成牆把院子圍起來。在中間留一個大門,有的還蓋一間門洞,裝上兩扇木門,在沒人時好鎖住。兄弟三人等到後半夜還不見那個人來,又不敢敲門從正門進去,自己的家,卻像賊一樣從牆上翻過去。

不用說人了,就連貓從牆上跳下來也會有動靜。只是人們不注意罷了,屋里的人警惕性高,听覺靈敏,時刻注意著有沒有人來。見有動靜急忙跑出來,從牆洞里鑽出去,早就不見了人影。二女的丈夫一年回來一次,最多在家呆一個月就得回去,他是個合同工,不像農民工一樣那麼隨便。女人不守婦道,村里人愛管閑事,嚷嚷的滿城風雨。也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他們家里,兄弟們商量著還是讓他回來把問題搞清楚。女人有了外心,不能一味的責怪一方,這是男女雙方的事,或者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見有人跑出來,那兄弟倆不用進去了,再說大哥進兄弟媳婦的屋里又是晚上很不好,農村人還是很封建的。但是小叔子能進去,不過男女有別,最好還是避諱著點,免的人們說閑話。兄弟倆也從牆洞里鑽出去想看個究竟。

房門開著,是剛才那個黑影忘了關住,二女的丈夫徑直的走進去,二女驚訝的看著他,「你怎麼回來了,還不到休假的時候。」「我的家想什麼時候回來還要請示你,我問你剛才跑出去的人是誰?」二女不慌不忙的說「你說的是他呀,那是經常給咱家幫忙的人,豬圈里的糞滿了,豬往外跑,讓他明天來起糞,上午去他家找過,人不在,就留下話,這不,他過來串門歇一會,」「都後半夜了,難道他要歇到天明嗎,我看沒有那麼簡單,不是光起糞吧,連家里別的活恐怕也稍帶著干了。」「你這話里有話,要不把他推了,你起一回糞試試,家里的活你能干什麼呢」「別扯這些,你做的事你不清楚。」「不知道那個爛舌根子的瞎編排,你也信。」「你去村里打听打听,人們都傳遍了,就你不知道。」「不要听信那些遙言,讓他們拿出證據來。」

二女的丈夫覺得有道理。是呀,只是傳說而已,誰親眼見過。沒證據,就不能下定論。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離婚嗎,那時候在農村里不但沒有一家,甚至連這個名詞都沒人知道。社會在進步,連休妻這個使用了幾千年的方法,現在也被淘汰了。再說撲風捉影,沒有自己找事的。農村里的女人最難了,婆婆看著不順眼,找點毛病罵一頓,姑嫂關系緊張,有事沒事找著茬的發難,小叔子也充大人,動手就打。殊不知,老嫂如母。這人要是沒文化是多麼的可怕。

那個年代在農村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只是牆上貼的標語,其實那個時候正是一個過渡的時代,男人們不敢心就這麼著讓女人把自己管起來,男女平等只是意識形態上的平等,真實的家庭生活中,怕老婆的人是大多數,在那個年代想起來人們心里就特別的憋屈,緊干慢干,還是填不飽肚子,打下來的小麥,大對提留,小隊提留,提來提去種田的人,自己天天吃著紅薯面,好吃難吃到無所謂,就是燒心讓人受不了,紅薯含糖較多,在胃里變成酸,再加上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自己分泌的胃酸,酸太多了,就順著食道反流出來,大口大口的吐著酸水。燒心的感覺從胃的噴門一直到嗓子眼兒,聰明的人們口袋里總是裝著小蘇打,學名碳酸氫鈉,它是弱堿性的化學物品,能中和胃酸。人們干著活,在彎腰用力時,胃酸毫不吝嗇地泛上來,人們把小蘇打大把的扣在嘴里。等到融化後咽下去,酸堿中和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從鼻孔冒出來,很不舒服。

下工後,看到又是紅薯面做成的變種飯,從心里往外覺得煩。有可能是條件反射,看見那飯就吐酸水,有些不懂事的女人,嘮叨起來沒完沒了,為了一點小事就能吵起來,女人們標語的影響下,把那些詞搬出來,為自己壯膽,本來就窩著一肚子火的男人,一听到標語口號,更是怒火中燒,農村人沒文化,一吵架就姥姥妗子的罵。罵急了就打架,這種情況其實能怨女人嘛,她們也在燒心。只是反應不同,那是因人而異,有的人天生的胃酸就少,兩口子打架,肯定只是做做樣子,畢竟夫妻間的恩愛還是有的,沒有人真的用力去打。那時候的女人特別矯興,只要男人一動手,嗎上就大聲呼救「來人呀,打死人了」街坊鄰居跑過來拉架,要是附近沒有人過來拉,就顯得很尷尬,打不是,不打已經拉開了架勢,沒辦法,比劃幾下而已。真打的沒有幾個。

二女的丈夫從家里出來,沮喪的低著頭,去哪呢,好像有無數雙眼楮在看著自己,看的後脊梁冒涼風,清晨街上人還沒有幾個人,走吧,讓人看到問起來該說什麼呢,氣,在肚子里沖上來壓下去,始終找不到一個出口,還是回南方城里上班吧,最起碼那里沒有風言風語。沒有那犀利的目光。這次的秘密行動失敗了。或許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事,荒話說多了也就成了真的。當時他已經有三個孩子,頭大的是閨女,二的是小子,只有兩歲,三兒子不管不是他的無關緊要。太陽照樣升起來,一樣的照的人暖暖的,日子還得一天一天地過下去,二女後來又生了兩個小子,其中有一個得了小兒麻痹癥,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這其中除了頭生閨女是自己親生,別的孩子誰也說不清楚。

一個男人的忍辱負重,保全了一個家庭的完整,為了孩子們,為了父母,要是一時沖動離了婚那就證實鄉親們說的是真的。你可以說這個男人有多麼窩囊。你也可一說二女這個女人有多麼的水性楊花,不守婦道,然而她們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讓人給她們立什麼貞潔牌坊。在人們的閑話當中,有責怪、又有惋惜、和無奈、甚至還有羨慕,兩口子吵架,「你有本事也去找一個呀,看人家,也得有人看上你,成天就知道跟自己媳婦發橫。」那又怎麼樣呢,回家種地嗎?自己一年不著家,換做你願意守活寡嗎?你能保證守身如玉嗎。再說家里還有一大攤子呢,孩子、老人,還有這個說是家,但是又不完整的家,都需要人照顧。像二女這樣的事很少,不過畢竟還是有。女人在需要男人的時候,自己的丈夫不在身邊,怎麼辦,有的人就忍了,有的人不想忍。人活一輩子圖個啥,非要跟自己過不去嗎,找個攢忙地,活兒有人干,需要的時候有人陪伴一下,那怕是說幾句寬慰的話。 有什麼錯,什麼也沒有損失掉。人言可畏,那就讓他們說去唄。還能把人說死不成。

養兒防備老,是農村里常說的話,人上了歲數,再不能下地干活,有幾個兒子,就輪著吃飯,今天老大,明天老二,後天老三的換著班的管飯,能行動時,自己去,吃過飯,壯勞力們都去上工,剩下老人們聚在一起下象棋,等到中午了才回家去,回去早了,媳婦不高興的說︰「什麼也不干,光顧著吃呢,」回去的晚了,更不高興︰「真是老了不中用,連吃飯也還讓人等,你有時間,我們還要上工呢。」要是再老一點走不動了,就得輪著去接,一開始一家一個月,隨著歲數的曾大,或者是病了,誰也怕自己的親生父母死在自己家里,就半個月一換。總之人老了並不是什麼好事,會給孩子們帶來負擔,農村人沒有退休工資,但是生產隊會按人口分給他們糧食,不是只吃孩子們的。就這兒子不說什麼,媳婦還是有些嫌棄。年有季節,春夏秋冬,日有季節,黑白交替,生命也該有他的季節,那就是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人們是無法打破它,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順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生命的限定。

第二天,二女去大哥家接公公婆婆,兩個老人雖然歲數大了身體還好,只是他們家規矩大,不自己去上門,那樣好像去討吃,又有什麼辦法,人總有老的時候,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讓孩子們主動的去接,二女見了大哥,斜著眼看了一眼,「以後把耳朵洗干淨,免得听那些不該听到的東西。拿不出證據來就少說話。」大哥明知道是在說自己,可是昨天晚上等了辦宿也沒有抓住人,只能裝聾作啞。其實她的公婆也知道這事,只是人老了,就要少管些事,免得生氣。在農村里出嫁的姑娘,對父母沒有贍養的義務,也有條件好一些的,隔三差五的送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老人有時候也會去閨女家住幾天,不會住太久就讓人送回來,怕的是婆家人不高興。有的人家孩子們光景過的好一點,加上又孝順,老人還能享受幾天,過個幸福的晚年,那時候的人均壽命低,人活七十古來稀,等干不了活的時候,大多數人也活不了幾年。

二女的丈夫,在南方的城市里一家大興建築公司當合同工,他們的待遇和正式工局別不大,只是還沒有轉正,不能帶家屬,他們在哪里苦苦的熬著,盼望著合同到期能轉正,誰能想道到期了又定三年合同。再盼三年,人們總是在盼望當中渡過一天又一天。其實那個年代每各企業都會按照退休人員的多少,上面會給一定的指標,不是不能轉正,只是那指標被有門路的人代替了。連續給你續合同你應該興,不然合同到期讓你走人也沒脾氣。其實生活有各種各樣的模式,人們要不斷的去適應它,不要光想著按自己的方式活,那樣會遭來人們的非議,過去的女人守寡一輩子,人們稱頌她們是貞潔烈女,那是舊社會講三從四德。又怎麼樣,一樣是匆匆的來,又匆匆的去。有多少人能想起她們的好。現在是什麼時代,既不能歌頌婚外戀情,也不能讓人們回到過去,守什麼婦道。一切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有時候人們很不理解,為什麼已經有男人了還要再找一個呢,難道她們不遵守婚姻的約束,和道德束縛嗎,不是,她們也想遵守這些個規定,但是為了滿足自己生理和心里上的需求,在缺乏丈夫的關愛的情況下,一個

人孤苦伶仃,遇事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感覺結婚後反而得不到關心,尤其是生育以後,更顯得寂寞難耐,在加上生活的壓力,正需要人的時候,那個人來了,所以兩個人心照不宣的一拍即和。

火樹銀花渡瑞年,西風暮色畫雲箋。

絲絲綠柳垂堤岸,淡淡梅紅峭亦然。

夜雨獨竹敲落葉,香消玉碎有誰憐。

芳齡已去逐波浪,老驥何時賦妙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