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摘星(二)

作者︰硯池洗筆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蕭溪原本有些難過。

林大人有了長子,她很高興。她只是有些為蕭家七小姐難過。

不過,她早已不是蕭七小姐,而是蕭皇後。

就像林家哥哥,現在是林大人。

蕭溪听了太後勸她的話,就顧不上自己的悲喜,轉而擔心起了太後。

蕭七小姐沒有等到林家哥哥……

蕭太後,大概也摘不到天上的星星……

皇帝大了,大周不需要垂簾听政的太後了。

所以太後這幾年才會幽居壽康宮。

蕭溪不知道怎麼開口勸慰太後,便格外細致地安排太後的飲食起居。

轉過年來入了伏,皇帝如往年一般,浩浩蕩蕩地帶著一眾道士們去了避暑山莊,名為避暑,實為換個山水靈秀的地方煉丹。

太後也如往年一般,在壽康宮里和太妃們打牌,殿角放著冰,小宮女們輕輕柔柔地打著扇子,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不悶也不熱。

蕭溪沒有如往常一般坐在太後身邊替她看牌,而是在小廚房里熱火朝天地指揮著下人炖羊肉。

宮里講究「不時不食」,京都城吃羊肉的時令是秋冬涮羊肉鍋子,從沒有哪家三伏天吃羊肉的……

不過,皇後親自交待了,小廚房里的嬤嬤和宮女們就都規規矩矩地炖著清湯羊肉。

待到用膳的時候,太後和太妃們扔了牌,移步側殿,看到飯桌上的清炖羊肉後都很意外。

蕭溪一面親自為太後擺著象牙箸,一面介紹道,江浙有吃伏羊的習俗,意在藉著伏天的外熱和羊肉的溫補,祛除體內的濕氣、寒氣。

就有來自江南的太妃附和,還說宮里夏日冰用得多,正該好好地祛除濕寒。

眾人听了,都覺得有幾分道理,而那羊肉又的確炖得湯鮮肉女敕,和冬日里的涮羊肉風味並不相同。一時席間熱熱鬧鬧的,用過膳後人人都出了汗,酣暢淋灕、周身舒泰。

太後難得地多用了半碗湯,飯畢後當場從手腕上褪了個玉鐲子賞給蕭溪,太妃們也都紛紛跟著慷慨解囊,這個解玉佩、那個拔發簪的。

尤其是越太妃,她的娘家是蜀中巨富,性子大方爽朗,更是直接把裝著金子的荷包塞進了蕭溪手里,還道︰「皇後娘娘莫要嫌我的東西粗鄙,她們原就都笑話我是土財主,我索性就不學著她們打首飾、買字畫了,我啊,只喜歡金子,也只有金子!」

太後和眾太妃又笑了一回,太妃們便漸次起身告退,各自回宮。

越太妃笑吟吟地跨出壽康宮的正殿門後,又停住了步子,回頭對蕭溪道︰「不知皇後娘娘可听說過川渝的紅油火鍋?我覺得比江南的伏羊更能祛除濕寒,娘娘若是能做一回,我就把我宮里的金子都送進中宮去!」

太後大笑出聲,蕭溪也莞爾,她親自送越太妃出了壽康宮,回殿後一面服侍著太後更衣,一面道︰「可惜您和旁的娘娘們都不喜辣,這紅油火鍋越太妃恐怕只能自個兒吃!」

太後卻道︰「吃火鍋就是要熱熱鬧鬧的,一個人吃有什麼意思……」

她想了一會兒又道︰「川渝那邊似乎有喚做鴛鴦鍋的,你差人去問問,這鴛鴦鍋是怎麼一回事?」

蕭溪恭恭敬敬地應了,心里有點納悶兒︰越太妃和太後的出身、性情都差別很大,故而兩人並不親近,想不到太後竟肯為越太妃費一回心。

納悶歸納悶,太後的吩咐,蕭溪自是一絲不苟地照辦了。

那頓紅油、菌菇鴛鴦火鍋眾人也吃得很盡興,就連不喜辣的太後也禁不住越太妃再三地勸,嘗了片紅油毛肚。

歡聲笑語中,待秋風起的時候,皇帝回宮後例行向太後請安,或許是因為太後心情不錯,她竟然主動問起了皇帝三十壽辰的事宜。

這是自吳王被杖斃後,八年來太後頭一回開口對皇帝說話!

前朝後宮都深感震撼,議論紛紛。

蕭溪一面把娘家格外頻繁的來信鎖進了匣子里,一面在太後的指示下準備著萬壽宴。

或許是因為她在太後身邊服侍了這麼多年,所以想從她這里打探消息的人很多,蕭溪一概不予理會。

對這件稀罕事,蕭溪並沒有什麼想法。

有可能,是太後自己想開了。

有可能,是外頭的人想多了。

不過,事實很快就證明,並不是人們想多了。

皇帝的三十壽宴是在萬壽山辦的,昆明湖的秋景很美,太後和皇帝又難得和和氣氣地一起出現,外邦諸國、藩王守將或是千里迢迢親來祝壽,或是備了賀儀,歌舞升平間依稀也是盛世之景,與宴的宗室和群臣們看著,心里都激動又感慨。

如果壽宴臨了時皇帝沒有吐血,那這場壽宴可以說是盡善盡美。

不過,皇帝吐血,其實也並無大礙……

皇帝雖然正當壯年,但他常年修道,又是喝符水,又是服金丹的,吐血、昏迷不醒都是有過先例的。

眾人心里雖然都很淡定,面上卻都不約而同地表現得驚慌失措,甚至還有痛哭流涕的……

太後就交待皇帝留在萬壽山將養,還命她身邊的主管太監陪著蕭溪留在萬壽山照顧皇帝,率領宗室群臣回了城。

當夜,皇帝就薨了。

喪報卻三日後才發。

皇帝沒有留下子嗣。

宗室和百官千頭萬緒地趕進宮,卻見宮里井然有序,太後已經抱著一個穿龍袍的孩子坐在了宣政殿的龍椅上,親自教那孩子一字一句地讀著︰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孩子是誰?!

有的人還在琢磨著這個要緊的問題時,有的人已經忙不迭地撩袍跪下了。

這種時候,斷不能優柔寡斷、犯糊涂!

何況夏首輔、關內侯這樣的重臣都干脆利落地跪了。

很快,滿殿皆跪,山呼萬歲。

蕭溪被太後身邊的內官請到宣政殿時,所見的並不是這一幕,而是群臣在熱烈地爭議著,該由太後垂簾听政、還是她垂簾听政。

準確地說,他們爭議的是,該由太皇太後垂簾听政,還是太後垂簾听政。

太皇太後懷里的孩子原是蜀王幼子,現在則是先帝和蕭溪唯一的後嗣。

蕭溪隔著滿殿的臣子,抬頭望向龍椅上的太皇太後。

這就是,太皇太後想摘的星星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