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得知此事是在幾天之後。
中秋節又過了兩日她才從州城啟程,一進家門听曹氏說張氏殺了馮癩子,心中並無多少感覺,只問陶申怎麼辦,因大人犯再大的錯,小孩子總是無辜的。
曹氏告訴榴花陶申讓海棠娘子接去了。
榴花听後釋然了,海棠娘子身體還健朗,照顧到陶申長大成人應當沒有問題。
跟著,娘兒幾個圍在一起看榴花從州城買回來的東西。
「二姐,這個里面是一對金鐲子,給你成親時當嫁妝。」榴花將一個雕花描紋的小木匣打開遞給杏花。
「小妹,二姐欠你的,欠家里的太多了。」杏花捧著木匣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份嫁妝別說在陶家村,就是方圓十里八村都稱得上頭一份,足以讓她風光體面的出嫁。
榴花握住杏花的手,肯然道︰「二姐,一家人還說什麼欠不欠的,這多見外啊!唉也就是你的婚期定在今年,假如等到明年,別說兩個鐲子,就是全副的金頭面,咱家也拿得出來了。」
「這已經很好了,很好了」杏花淚中帶笑,不知怎樣才能表達心中堆積的情感。
雪花在擺弄衣料,這是笑著道︰「二妹,小妹說的對,一家人不說見外的話。爹娘疼愛咱們,小妹也一心替咱們打算,往後咱們呀,就挺直腰桿做人,堅決不給咱家丟臉。」
曹氏將蜜餞糕點打開拿給大妹二妹吃,听見三姐妹說的話,道︰「杏花,你姐的話是正理,你出嫁以後,爹娘也不指著你盡孝,就盼你日子過得好。只要你們姐妹把日子過好,我這心里就安樂了。」
「我懂了,娘。」杏花用衣袖抹去淚痕,眼神堅毅。
隨後,母女幾個高高興興討論起做秋衣的事來。
正說笑的熱鬧,陶氏也來了。
「姑,這是我在州城買回來的蜜餞和點心,一會你帶些回去吃。」榴花挑了兩包用鮮花做的糕點拿給陶氏。
陶氏笑著接過,瞧一眼上面印的鋪子名,驚道︰「喲,是五芳齋的呀,他家的點心在陵州城里可是數一數二的。」
「我也是听說五芳齋的點心好才買些回來給大伙嘗嘗的,姑,你若是喜歡,再多拿些去。」榴花說著又去桌上挑點心。
陶氏忙阻攔道︰「夠了夠了,我都這歲數的人,哪還能像小娃似的嘴饞,留著給大妹二妹吃吧!」
大妹二妹看榴花又要拿糕點,眼楮緊緊地盯著,听陶氏說不要,遂放心了,跑過來抱住陶氏的腿「姑婆,姑婆」喊得親香。
雪花又好氣又好笑,上去將倆閨女拉開,訓斥道︰「你們倆個小東西,姑婆平日有哪樣好吃的沒給你們吃?今天自個家有糕點,你們卻生怕姑婆拿走了似的,真是兩個沒良心的小白眼狼。」
倆小女娃听見娘罵了,小腦袋垂著,一聲都不敢出。
曹氏等人見此哄笑不已。
陶氏道︰「小娃兒哪有不嘴饞的,護食再正常不過。」
眾人笑過,找凳子坐下來說話。
榴花跟眾人講這回在州城的見聞,最後說到與陸韻茜相識,中秋游湖的事。
幾人听得津津有味,陶氏感嘆自己離開的這些年里,州城閨秀中竟然出了這般人物。
榴花遲疑了下,對陶氏道︰「姑,這回我在詹家見到她了。」
陶氏明白榴花所說的「她」是指誰,急忙問道︰「怎樣?她有沒有給你臉色瞧?」
榴花搖搖頭,「那到沒有,對我還挺客氣的」
陶氏聞言神色淡淡,道︰「無利不起早的人,懂得審時度勢,她禮待于你倒也不出奇。」
其他人一頭霧水,問那個「她」是誰。
陶氏垂下眼,沒作聲。
榴花解釋道︰「她就是詹家大夫人,把姑趕出來的那個女人呀!」
幾人了然,隨即跳過這個話題。
在家休整了一天,次日詹衡熠便來商量進行采礦前的準備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路不修好,山里有再多的煤也無法運出,是以當務之急,是從村前開闢一條進山的寬路,並與之前通往官道的路相連。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二人商議完,詹衡熠扔下一沓銀票走了,修路的事全權交給榴花負責。
因接下來很快就是油茶籽的收獲季節,油坊那邊仍需要他打理,開礦固然重要,但成為皇商依然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去年詹氏油坊的山茶油已在京城打開局面,今年再努力一把,極有希望拿下上貢的差事。
詹衡熠離開後,榴花讓陶有貴去將里正父子請了來。
陶里正今日情緒不佳,村里出了人命大案,身為里正,難辭其咎。
當初用強硬手段迫使張氏同意與馮癩子成親,本意是消除隱患,哪曾想弄巧成拙,鬧出了更大的亂子。
听到喊自己來是商議修路,陶里正有了些精神,笑著對榴花道︰「丫頭,你那礦山早一日動工采礦,我們陶家村的老老少少就能早一日過上好日子,眼下全村的漢子都指著去礦山上工呢!修路我是一百個支持,需要我做什麼,你只管開口,我這把老骨頭,再撐個幾年不是問題。」
榴花抿唇笑了笑,道︰「里正爺爺,今兒請你老來倒沒有什麼事麻煩你去做,就是想請長元叔幫忙跑跑腿。」
陶長元一听到這話,趕緊坐正身子,道︰「榴花佷女,有叔能幫上忙的事你就直說,叔都听你的。」
榴花當即將想請陶長元去周圍幾個村招人來修路的事說了。
陶長元听後站起身,拍胸膛保證一定把事辦好。
陶里正叮囑兒子道︰「長元,榴花交待你做的事,是關系咱們陶家村老老少少生計的大事,你一定要辦好,千萬不可大意。」
他已上了年歲,族長的位子遲早要交出去,眼下正是讓兒子去歷練的好時機,慢慢積累威望,以便日後順利接手。
「爹,你放心,這點事我要是都辦不好,那我就不配做你的兒子。」陶長元斬釘截鐵地說道。
陶里正滿意地點頭,道︰「事不宜遲,你趕快去吧!」
「噯。」陶長元答應著就往外走,跟著到村里喊上幾個關系好的漢子一起出村而去。
陶有貴在陶長元走後,他也出門去張家莊了,借著招人的機會,順便找張老漢喝幾杯。
按照榴花和詹衡熠議定的計劃,路必須在年前完工,因開春之後雨水多,那時動土修路太困難了。
工期緊,工程量又大,這樣需要的人手自然就多。
好在秋冬季節鄉下漢子都在家閑著,听到有賺工錢的機會,那還不搶著干!
因此,人手方面不成問題。
就在整個陶家村轟轟烈烈準備開干時,縣衙又來人了,是宣布張氏毒殺親夫的案情。
張氏對下毒害死男人馮癩子的事供認不諱,判絞刑,因還要上報刑部審核,秋決是趕不上了,行刑的日子放在來年春天。
下毒害死男人還能得個全尸,算是上輩子積陰德了!
村人對張氏的下場並無同情,議論幾天慢慢就無人再提起,都忙著修路,為奔向美好幸福的日子而奮斗。
開工那天,附近幾個村的青壯年漢子幾戶全來了,足足好幾百人。
工地上要管晌午飯,幾百號人,光做飯的人也要幾十個,榴花讓曹氏和滿田娘等幾個關系好的,去村里挑些手腳麻利的婦人去工地上做飯。
如此一來,村里到半上午就只剩守家的老弱婦孺。
榴花是總工程師,路怎樣修都要她去現場指揮,從早到晚在工地上。
陶有貴跟陶長元、滿田爹等一些人負責監工,以防招來的人偷懶混日子。
曹氏負責安排婦人們做飯的事宜,也是早出晚歸。
杏花和雪花年輕,工地上全是漢子,再說家中還有兩個小女圭女圭,她們姐妹二人便留在家中了。
杏花和雪花年輕,工地上全是漢子,再說家中還有兩個小女圭女圭,她們姐妹二人便留在家中了。
這天晌午,姐妹倆和兩個小女娃正吃著飯,听見有人在拍院門。
村外陌生人多,為防發生意外,在曹氏和榴花她們出門後,姐妹倆就將院門栓緊。
杏花以為是陶氏過來串門,讓雪花照顧大妹二妹吃飯,自己放下碗就去開門了。
結果,把門打開,外頭站的人卻是李福根。
杏花對李福根可沒有好臉,抄起放在門後的粗木棍堵在門口,橫眉怒目地開罵︰「哪來的黑心肝畜生,跑來我家門口舉爪子亂撓,是沒長眼還是眼瞎?看我不打死你。」
李福根死皮癩臉地嘿嘿笑道︰「妹子,我是來瞧你大姐的,她在家麼?」
「呸,誰是你妹子?沒臉沒皮的狗東西,居然還敢找上門來。」杏花火冒三丈,舉棍劈頭蓋臉的就打,一點都不客氣。」妹子,我是來向你大姐陪罪的,有話好好說,別打了。哎喲哎喲」李福根吃痛不已,一邊躲閃一邊往後退。
雪花听見動靜,交代大妹二妹在屋里呆著,趕忙也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