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新機遇和白酒

借著考察的名義先去東京,等到了東京之後卻只忙著瀟灑享樂。

相比起曾經路過卻沒去的歌舞伎町一番街,銀座的酒吧和沙龍里,齊聚著來自曰本各地的美女,整體素質比較高,鶯鶯燕燕,實在是塊寶地。

等落地港城再想想,好像什麼正事都沒辦成。

然而,日經指數卻又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大漲百分之五點七,這就挺突然的,意味著陳林芝更有錢了,他自己仔細想想也挺無語,過得這叫什麼神仙日子。

陳林芝最近琢磨出味來了,任何時候都不缺少商業天才,到最後拼的無非是誰命更長,以自己這種情況,根本沒必要一味地追求利益,不妨眼光放長遠些,再過個幾年,遍地都是暴富的機會。

所以心態愈發平和,來到港城當天,先請幾位分公司高管們吃飯,殷蟄也在內。

燕窩花膠,澳龍珍寶蟹,主要是陳林芝想吃,順便帶手下管理層過過癮,餐廳正對著維多利亞港。

喝完幾瓶紅酒,陳林芝吃飽喝足,打著瞌睡先回酒店補覺,每次出遠門,他都飽受時差困擾,在東京期間幾乎沒調整過來,白天睡覺晚上浪。

來到港城的第二天。

他通過酒店租車,前往麥肯錫咨詢公司港城分部,點名叫來幾位熟悉港城生意的專家,問了他們幾個問題。

一是老李的生意近幾年如何,二是港城地產行業里有哪些出色的公司,三是股市表現怎麼樣。

這些都屬于比較常規的問題,麥肯錫咨詢公司一直在跟訪調查,檔案庫里就有現成的最新資料,陳林芝找來的專家也娓娓道來,很快幫他探好了路。

從七年前長江實業,以數億港幣資產一口吞掉英資老牌企業和記黃埔,再到老船王交接九龍倉控股權、新鴻基地產以三十多億港幣拿地,打算建造亞洲第一高樓。

眾多消息在兩個多小時時間里,不斷被陳林芝消化著,經常能听見熟悉的名字。

至于咨詢公司專家們,提到說股市近期表現非常好,這屬于預料之中的事情,這一次的牛市波及全球,日經指數的大漲不是個例。

花了一萬港幣,請他們陪自己聊了兩個多小時,商機往往就藏在這些消息里。

陳林芝出門後,直奔港城交易所,結合手頭資料在大廳里坐著,等查完近兩年的恆生指數波動情況,硬是把他嚇到了。

因為去年年初,恆生指數為一千六百多點,港城上市公司總市值為兩千五百億港幣。之後股市一路上漲,到去年年底收市的時候,恆生指數已經上升到兩千五百多點,總市值增加到四千一百多億港幣。

換言之,股市總市值和恆生指數,竟然在短短九個月內就分別上漲五成和六成以上,尤其是地產股,在去年的表現特別突出,股價普遍上升五成以上。

到了這1987年的五月份,恆生指數已經即將突破三千點大關,整個市場和華爾街那邊一樣,都快被股票以及債券淹沒了。

有句話叫做別人冷靜時候瘋狂,別人瘋狂時候冷靜。

例如當陳林芝看見這些數據以後,驚訝發現自己在過來之前想搭的「車」,現在已經在懸崖邊上搖搖欲墜。

恆生指數透露出的訊息,表現比日經指數的數據更為直觀,畢竟曰本經濟基礎擺在那,而港城經濟遠不能跟曰本相比,好像只要是利好消息就能憑空刺激股市大漲,完全屬于空中樓閣。

陳林芝以前屬于金融小白,好歹從業快兩年了,目前的嗅覺還算靈敏,他覺得這樣下去可能要出大亂子,雖然還沒完全展現出來,卻像極了每次大災前必然出現的瘋狂。

走出港城證券交易所,蹲在路邊抽根煙,走神思考著大事。

預感到苗頭不對,無數念頭都在告訴他,在紐約和東京的布局現在也很危險,應當及時套現跑路。

可大牛市幾年難得一遇,每逢大災必然也存在大機遇,今年以來陳林芝掙到的數千萬美金,不就是因為這波牛市的出現。

面對港城股市的狂熱,陳林芝屬于局外人,進與不進,決策權都在他手里。

剛說要淡定,可真正面臨機會和風險,腦袋又開始不夠用了,既想趕在苗頭不對之前撈一票趕緊跑,又怕一不小心被套牢。

一根煙燒完,陳林芝果斷先走人,覺得這時候應該冷靜再冷靜,等考慮周全了再做決定。

來港城了解詳情之前,他的計劃其實是投資長江實業等上市公司,將閑置資金利用起來,搭順風車長遠布局。

這會兒發現長江實業的股價,從去年年初到現在,上漲幅度高達百分之一百一,傻了才選這時候往里面砸錢。

假如不是猜不透這波行情什麼時候結束,生怕被陷入瘋狂的股民們硬生生拖死,陳林芝最想做的其實是做空,不過目前的市場表現太不理智,他擔心建空倉會連本帶利賠到褲衩都不剩。

做空的念頭果斷拋棄,剩下的就只有順應行情賭繼續上漲,亦或是持幣觀望一段時間,前者風險大,後者又無利可圖,陳林芝一時間格外糾結,想著該不該心黑賭一把。

說是冷靜會兒認真考慮,實際上他只考慮到下午,吃完午飯就跑去摩根士丹利港城辦事處。

倒不是突然醒悟,而是陳林芝籌碼夠多,哪怕賭虧了也不妨礙正常生活,連傷筋動骨都談不上,最多將最近兩個月賺到的錢再扔回去罷了。

被這種拿錢不當錢的心態影響,陳林芝輕松說服自己進場賭一把,沒跟銀行聯系貸款,而是跟摩根士丹利爭取到兩千萬美元授信額度,以他在摩根士丹利總部的資產作為抵押,加了十五倍杠桿進入港城期貨交易市場,用交易所去年才推出的股指期權合約做多恆生指數。

從頭到尾一毛錢沒拿,以資產抵押借錢入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手套白狼,建了個規模高達三億美金的倉位。

由于他在摩根士丹利的資產足夠多,甚至不需要補充擔保金,平倉線設置為百分之七,也就是如果虧損兩千一百萬美金左右,這批股指期權合約將會被券商強行平倉。

換成聯合私募基金的資產,他絕不敢如此胡來。

這次陳林芝動用自己的錢,思來想去不僅沒冷靜,反而又繼續加倉日經指數。

他打電話去紐約,交割一部分原先的訂單套現後,拿錢繼續投資,換個更大的杠桿。

因此一遍遍提醒自己,下定決心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波動超過百分之五,必然平倉收手。

可陳林芝很清楚,自己並不是那麼有毅力的性格,決心什麼的听听就行了……

——————————————

機會就像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陳林芝曾天真地以為當老板也很累,後來才發現富人掙錢比普通人容易得多,靠體力掙錢最辛苦,用錢生錢相對來說較為容易,花了兩年時間積攢到第一個一億美金,1987年這還沒過去一半,第二個一億美金也要掙回來了。

這麼看來,就會明白他近年來,為什麼不把先前在華夏的投資放在心上。

無論是賣衣服還是提前投資鵬城海邊土地,獲取回報的周期與規模跟在金融市場里賺錢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等量級上,內地市場依然不夠完善,從一幫勞苦大眾口袋里,實在掏不出幾個錢,經濟基礎早已限制發展前景。

如今在內地,身價有個數百萬人民幣都敢橫著走,身價上億人民幣簡直是傳說級的存在,換算成美元,不過才數千萬美金而已。

以前覺得挺厲害的生意,隨著身價在短時間內暴增,突然變成了小打小鬧,陳林芝的眼界慢慢開闊起來,自然開始松懈。

投資內地阻力重重,最好的時機遠沒有到來,換成現在看,從回報率角度來分析,投資鵬城海邊那幾塊土地,都成了一項虧本的買賣。

原因在于如果那時候沒花這筆錢租地,而是拿去投資股市,獲利至少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可鵬城的土地依舊沒有上漲,甚至無法進行交易。

這就打消了陳林芝投資內地市場的熱情,想著等到九十年代再布局籌劃也不遲。

建倉做多恆生指數之後,接連兩三天陳林芝都心慌。

決定散散心,于是帶著簽證和護照,再次通關來到鵬城。

不急著去海邊荒地考察,服裝廠才剛開始動工小半個月,實在沒什麼好看的,陳林芝先找來高博學,兩人前往他老子管理的紅星鞋襪廠。

去年七月份時候,陳林芝委托高博學,在紅星鞋襪廠里租下一件倉庫,沒別的用途,僅僅只用于存放茅台。

大多數都是去年產的茅台,更早的老酒也有。

高博學專門前往國營茅台酒廠,從倉庫里拉走六卡車的飛天茅台,平均批發價不過七塊五毛錢一瓶,當前還沒有哄抬物價的說法,計劃經濟,無論是七十年代庫存酒,還是八十年代初生產的新酒,都是一個價格。

進了倉庫,能聞到一股酒香味。

高博學從角落里搬出個箱子,笑著說︰

「正宗的好東西,1952黑瓶茅台,酒廠里也沒幾瓶,我好說歹說只要來四瓶,還有些酒廠倉庫里的老酒,我都單獨放在角落里,專門雇幾個老頭守大門,鑰匙沒敢給他們,都是知根知底的鞋襪廠退休老員工,一個月工資七十五塊錢,八個小時三班倒。

小陳總,我到現在也搞不清楚,你怎麼買這麼多白酒,就算平時招待誰也用不到吧,還以為你要帶去美國送人,這一放大半年都過去了,我正準備抽空問問你怎麼處理。」

「不用處理,先在這放著。」

陳林芝沒解釋,主要是不好解釋,就跟專門囤些1982年的拉菲差不多,都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小癖好,過一過「未卜先知」的癮。

總不能告訴高博學,由于暫時投不了茅台股,于是先買些酒囤著等收藏,沒事自己偷著樂,這貌似太奇葩了點。

等于未來某人買一堆江小白,還告訴旁人二三十年後會相當值錢,容易被當成傻子看待,索性不解釋,只來句家里人以前喜歡這款,算是滿足一個遺願。

這句話給了高博學無限遐想,以為是陳林芝哪位去世的長輩,因此不再多問,反正老板有的是錢,輪不到他瞎操心,照辦就行了。

看完成堆的酒箱,盡管不值多少錢,陳林芝還是很滿足。

親自搬走那四瓶1952年的老酒。

離開倉庫,等高博學鎖好門,陳林芝告訴說︰「我看倉庫里還有大片空地,囤酒要趁早,最近想想辦法繼續多買點,年份越早越好,中午找個地方,開一瓶老酒帶你沾光。今天只想吃些家常菜,燒公雞、炒韭菜等等,你對附近比較熟,找飯店的事交給你看著安排。」

高博學本想說下午還有事,但有什麼事能比接待老板還重要?

當即爽快點頭,開口道︰「行,野味比較難找,家常菜哪里都有,只是環境肯定不如大飯店。」

「環境無所謂,干淨就行。」

陳林芝今天剛來內地,一時間仍有些不適應,每次回來總有種時空割裂般的奇妙體驗感。

不急著忙生意,之前每次過來功利心都太強,這次主要是為了度假放松,好吃好喝玩幾天,考察生意只是順帶。

提到那家叫做M‧O‧M的服裝零售公司,數百萬美金砸進去,自營的連鎖分店數量增至八十六家,每家門店面積不少于一百平方米,擴張速度還在加快,專門組建幾支裝修施工團隊,還租用場地負責新員工培訓。

為了營造出高端感,部分產品從日韓東南亞等地采購,高博學針對市場情況,調整過經營模式,模索出了比較成熟的經驗。

陳林芝不願多插手,現如今高博學可能比他更有經驗,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簡直是句空話,敢放手的關鍵在于管好財務和采購兩方面,港城分公司和舊金山聯合貿易公司,都派了人負責制衡監督。

不能說高博學完全干干淨淨,至少即使出亂子,也會處于可控範圍內,剩下的就交給高博學等人自己折騰。

而聯合貿易公司的采購部總監徐偉,近期負責大項目的外銷采購生意,跟國企的合作比較多,有時爭取到一些訂單,能掙到些中間商差價費用。

距離徐偉上次聯系陳林芝,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

除了賣冰箱掙到一筆錢之外,徐偉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很有限,並且還都是些棘手的交易,要不然需要墊資,要不然就是利潤率低。

這讓陳林芝忍不住猜測過,徐偉是不是翅膀硬了,利用自身積累的人脈關系牟利的同時,還從聯合貿易公司賺走一份工資,並且將吃喝住行人情往來等開銷轉嫁給自己。

事實如何,調查完就能搞清楚,暫時不好下定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