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血戰莫斯科(上)

作者︰那年那兔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戰略型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是不計一切代價地追求更高的性能,尤其是射程與載荷,以便等日後原子彈研制成功後作為其專用的運載工具,因為原子彈威力巨大而且制造困難,所以戰略型彈道導彈的生產量肯定也很有限,所以成本基本無需考慮。目前德國研制的戰略型彈道導彈射程已經達到了1200公里,但距離小胡子希望它能夠直接打到美國本土的要求還差得很遠,而用來打英國又太過浪費,因此至今尚未有量產的型號問世。

而戰術型彈道導彈的定位卻不一樣,它的任務是在空軍沒能奪取制空權或者敵人防空火力極其強大的情況下替代轟炸機的職責轟炸敵人的重要目標,為地面部隊的進攻掃平障礙,因此對射程的要求相對低得多,600公里就足夠了,而精度則要更加重要一些,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性價比,即以最低的成本將盡可能多的彈藥傾瀉到敵人頭上。

目前德國這方面的進度要比戰略型的快一些,雖然精度還無法達到布勞恩等科研人員的期望值,但至少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因此得到了小胡子的認可,並被命名為V-2近程彈道導彈。必須說明的是,雖然被定位為大量生產的便宜貨,但這個時空的V-2導彈性能其實比歷史上的同名導彈強得多,在最大射程幾乎加了一倍的前提下,誤差卻由8公里減小到了5公里(都是600公里最大射程時的數值),更難得的是。如今的V-2造價反而比歷史上要略微便宜一些,而眼下的德國工業卻比歷史上V-2投入實戰時的慘況好了太多,因此產量遠非歷史上可比

雖然在攻擊距離較遠時,V-2的精度不足以用來對工廠等較小的目標進行重點攻擊,不過在蘇軍大敗並徹底失去了制空權之後,德國人可以讓上百輛車載的V-2導彈前進到距離莫斯科市區僅有不到30公里的位置,這樣一來精度自然就大大提高了,這時液體火箭的一個好處也體現了出來,雖然使用前還得灌裝燃料很麻煩,但是也因此可以控制燃料的多少來調節射程。如果是固體彈道導彈的話。最大射程600公里的情況下,現在莫斯科市區內那些距離不過幾十公里的目標反而沒法攻擊了

先後遭到數百枚裝有1噸雲爆彈戰斗部的V-2導彈襲擊後,莫斯科城內多處重要的防空炮陣地遭到攻擊而不同程度地蒙受了損失,這就更是令莫斯科的防空能力遭受重創。在空軍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很難再與德國人爭奪制空權的不利狀況下。充分發揮地面防空的作用幾乎已經是蘇聯人遏制德軍轟炸城市的唯一辦法。現在連地面防空liliang都損失大半。這仗還怎麼打?

而德國人再次大量使用的雲爆彈也令蘇聯軍民的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現在的莫斯科軍區已經沒有liliang出城與德軍野戰、甚至是在郊區構築足以拱衛市區的完整防線都做不到了,想要守住莫斯科只能依靠巷戰。可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痛教訓已經充分說明雲爆彈用于巷戰是多麼地可怕,蘇聯軍民再不怕死,也不想犧牲得毫無價值,而斯大林等蘇共的高層也同樣明白,在迄今蘇聯已經損失了接近1000萬軍隊的嚴峻局勢下,每一點兵力的無意義浪費都會讓蘇聯遠離勝利。

萬般無奈之下,即使強硬如斯大林,也不得不作出了暫時放棄莫斯科的痛苦決定,但他還是命令一部分軍隊留下堅守,給莫斯科平民群眾、特別是老弱婦孺的轉移爭取時間,而他自己也將留在莫斯科,直到所有能撤的老弱婦孺全部撤光之後才會離開,此舉極大地提振了莫斯科、乃至蘇聯全國軍民的士氣,「斯大林與我們同在」也成為後來蘇軍最常用的一句口號,使得蘇軍放棄莫斯科後不但沒有垮掉,反而變得更加勇猛頑強。

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急中生智,在如此危險的狀況下,斯大林卻反而想出了最具針對性的巷戰戰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德軍雲爆彈的作用。雲爆彈可以大量消耗一定空間內的氧氣,令這個空間內的生物窒息。導致死亡或者昏迷,在封閉和半封閉的空間使用時效果尤佳,但斯大林卻突然意識到,在巷戰之中使用時,雲爆彈其實也有難以克服的局限性

斯大林雖然戰術水平不怎麼樣,但他對于各種武器的長處與短處卻有著近乎直覺的超強判斷力(注1),情急智生之下他發現了雲爆彈在巷戰中有一個攻擊不到的死角,那就是高層建築上部的樓層,因為雲爆彈基本都是在地面附近爆炸,基本十幾米以上的地方就影響不到了,而巷戰中對守軍威脅最大的單兵雲爆彈更是沒法從街道上直接攻擊到較高的樓層,因為樓層越高、傾角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之後,雲爆彈就肯定會被陽台之類的凸出設施擋住而沒法鑽進窗戶殺死里面的人了,而且單兵雲爆彈是采用類似火箭筒的設計,對上方攻擊時精度很成問題。

即使德軍攻入大樓內部,雲爆彈也依然沒法用來對付佔據了上層的蘇軍,因為德軍所用的雲爆彈是較為落後的二次爆炸機制,而第一次爆炸散布出來的可燃蒸汽又比空氣重,在平地使用的時候這是個優點,因為它可以減輕爆炸前燃料空氣炸藥的散逸,可是在樓道里就麻煩了,它在爆炸前會順著樓道xiangxia流動,因此炸到德軍的可能性遠比炸到蘇軍大得多,何況由于雲爆彈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在樓道內的衰減極小,只要德軍敢進樓道,被其誤傷的概率本來就相當大,而以蘇德戰爭迄今為止雙方的懸殊交換比來看,就算是一換一,蘇軍也算是大賺了

注1︰蘇聯歷史上的很多經典武器都是他力排眾議後定為制式裝備的,而對于很多錯誤的武器設計思路,斯大林也是較早意識到問題的,比如坦克多炮塔的設計就被他嘲笑是「百貨商店」,後來T-34才有了出頭之地(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