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逍遙人間 第一百七十六章︰(復試)戰王部

作者︰冰雨x邪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木候部一百四十年,從林谷到荊林、從荊林到本部,兩條石路修建完畢,與青部落的戰爭成果,初步消化基本完成,部落人口達到兩萬八千人。

貴族四千人,平民一萬二千人,奴隸一萬二千人,總戰士一萬人,貴族戰士兩千人,平民戰士四千人,奴隸戰士四千人,骨肉戰士共計兩千人。

異能戰士到十八人,新覺醒了大巫木火,可喜可賀的是,火烈傷勢痊愈,因禍得福,修為大進,也突破到了中期,部落的中期戰士達到五人。

另外,有青部落的異能戰僕四人,青青和青望是中期,異能分別是樹化和洞察,青植和青力是初期,一個能催生植物,一個能增長十倍巨力。

林氏族、木氏族、火氏族、山氏族,氏族長四人︰林拓、木萸、火烈、山石,長老四人︰林琳、木元、火灼、山丘,木候木攸,木巫木靈。

加上青部落的巫和弟子,共有巫弟子十人,新覺醒了兩人,來自山氏族和火氏族,山蒼異能是遁地,火緋異能是吐火,促進了氏族的力量平衡。

荊林目前沒有設置氏族,交給木候木攸暫時管理,青巫青咸表現比較好,已經恢復了自由身,青首領青青還在氣頭,木候部還是信不過她們。

戰爭消化結束,候部的重心,就放到了叢林巨牆,巨牆圍繞了整座叢林,修建在叢林邊的百里內,預計高十丈,寬五丈,整體用巨石堆砌而成。

底部稍寬,要六丈多厚,頂部稍窄,有四丈多方,傾斜著上窄下寬,外邊堆石塊,中間仍然是三合土,畢竟需要的材料太多,全用石塊不現實。

黏土、沙礫、熟石灰,再加上谷子、蛋清,增加粘性,經過版築的千錘百煉,堅實程度,絲毫不亞于岩石,修築完成之後,防御力絕對可怕。

巨牆規模空前浩大,工程量也無比龐大,勘測地勢劃定界限、拓展荒野砍伐除根、夯土墊實制定地基、開采原料運輸加工、投入原料制作捶打……

前期的籌備、後期的動工、內牆的夯實、外牆的堆砌……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部落的種植、飼養、挖礦、煉鹽、采煤、制陶、鑄造,都需要人手。

部落的族人有很多,可用人的地方也多,拿不出太多的人手,預計只投入一萬人,共有三千戰士、七千壯年,把制作工期拉開,預定三十年。

勘脈隊探測路線的同時,八千人開始了修建道路,四條跨林大道,連接叢林八方,一條圓形大道,環繞城牆內部,本來的計劃,是最後再落成。

考慮到材料的運輸,此時就先修建土路,等到城牆修建完畢,再來進行擴建大改,土路只有三丈寬,將地面平整,暫時不鋪石塊,能過車就行。

城牆和環形路,倒是在緩和地帶,沒有什麼部落,四條跨林道路,卻不盡是荒地,難免經過其他部落,可誰讓木候部強大,有意見也沒辦法。

候部將整個叢林,分為了十二個地區,本部區、石山區、荊林區、林谷區、部區、海岸區、山地區、河岸區、芒山區、櫸淵區、密林區、荒草區。

其中,候部直屬四個區域,石山區、荊林區和林谷區,本部區,也就是原火部落的掌管範圍,木火也準備好,帶著樹兵和戰士,深度清理領土。

黃區和綠區,基本上清理干淨,他的主要目標,就是危險的紅區,曾經的危險,早已不再是危險,而是財富與威脅,財富待開采,威脅待清除。

不過,在開始之前,還有不少事情,需要部落處理,一三九年的慶典,如同往常般清靜,林候閉關二十載,兩次不見人影,各部落難免覺得古怪。

可跟他們沒有關系,臣就要有臣的樣子,不該問的就不要問,不然只是自找麻煩,這次的交易會比較熱鬧,、櫸、芒,也派了人趕來參加。

交易會結束,候部就在籌備祭祀,每十年的慶典,總是要比尋常隆重,大祭祀如期舉行,也順利結束,剩下的事,就只有王部的慶典與兵役。

上十年部落在拓荒,暫時沒能抽開人手,就讓上回的隊伍,繼續湊合,這次回來,總該是要換人了,這十年要替換的隊伍,早早就準備好了。

過程有些意外的波折,原因是據服役的人,上回休息時說的,王部的生活,要比候部差得多,衣食住行,都是這樣,無論戰士、族人和奴隸。

木候部的生活水平,連王部也遠遠不如,嘗過候部的美好生活,待過王部的人,就再也不想去,就因為選人的事,還發生了沖突,鬧了笑話。

最後,木樉把兵役寫進法典,專讓犯錯的族人,服刑十年的兵役,可到臨行之前,還是差了些人,不管選擇誰,誰也不服氣,覺得不公平。

無法,只能用高價懸賞,利益的驅使下,總算有人趨之若鶩,很快把剩下的名額填滿,至于領隊的,則是林拓和木瑯,把林霜和林全換下來。

林拓是林氏族長,按理說,服役的事情,本來不該他去,可是除了他之外,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林候部的異能戰士,王部基本都有了了解。

貿然派出其他中期戰士,難免引起王部的警覺心,初期戰士的話,還能說是新覺醒的,中期戰士就不行了,沒有幾十年的苦功夫,根本不可能。

五百鹿騎兵、五百族人、一千奴隸,多是林部落、山部落和青部落的,讓他們多多磨礪,感受外部的艱難,才能體會候部的好,加快融合進度。

王部十年的貢品,是銅礦一萬斤、鹽礦兩萬斤,其中,鹽礦能用奴隸代替,一個奴隸抵一百斤鹽,也就是兩百個奴隸,銅礦則是必須繳納的。

有鹽,自然就交鹽,木候部的奴隸,也等于族人,一個是舍不得,一個是不放心,候部的秘密太多,若被奴隸給泄露出去,難免引來殺身之禍。

四月初,生季剛過,兩千五百人的隊伍,就離開了林谷,朝著山地而去,除了兵役的兩千人,還有五百人的送行隊,有林巫林琳,木火也在列。

兄妹倆往戰王部,已經跑了有三次,木火卻從沒去過,難免覺得好奇,有了行動能力,自當跟著見見世面,傳說中的王部,他還從沒見識過。

事實上,為了避免影響候部的狩獵,保證食物來源,通常是先去參加典禮上供,帶回服役的部隊,第二年的時候,再帶著新的隊伍前往服役。

但對于強大的候部,有充足的預備糧食,或是像木候部這樣,以種植業為主,狩獵影響較小的部落,人性化的規定,就變得稍顯無用且多余。

一次就能做完的事,何必再麻煩兩次呢?直接帶著去就行,如今的木候部,狩獵的食物來源,比重已經大大降低,有充足的糧食和飼養肉食。

狩獵只是訓練新兵的手段,老戰士們,都去進行更危險的拓荒,以他們的實力,危機四伏的叢林,不過是更廣的獸欄罷了,有什麼可畏懼的?

……

從叢林出發,到達了山地,山地是山候部的地盤,與四四方方的叢林、沼澤和荒原,有很大的不同,山候部所統領的山地,呈現圓環狀分布。

山地總覽,長三千五百里,寬五千里,中間有三千里長、四千里寬的範圍,是天候部的高原,山候部佔領著邊緣的地區,東西較廣,南北較窄。

穿過東邊的山地,就到平坦的高原,天候部與山候部大同小異,領土都是環狀分布,只佔領外圍的高原,中間最肥沃的地域,就是戰王部所在。

南北兩千三百里,東西長達三千里,戰王部佔領的原野,四周較為平坦,中心稍稍凸起,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微凸的大山,也被稱作戰王山。

戰王山植被密集,青草茂盛,土壤肥沃,資源富饒,靈植、礦產都異常豐富,範圍內,有十座大鹽礦,十座大銅礦,十座大錫礦,數百株靈植。

四月初啟程,六月初的時候,隊伍才到達戰王山,戰王山的部落,只有一個,那就是戰王部,領土之內的部落,不是成了族人,就是成了奴隸。

當每個部落發展到巔峰,都會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領土內的資源不夠用,本來,自己的領土,存在其他的部落,就是因為資源過剩,開采不足。

相當于暫借,自己資源不夠的時候,自然就要取回來,小部落沒了活路,要麼選擇融入,要麼選擇遷移,要麼選擇反抗,然後戰敗,成為奴隸。

到最後,部落的領土里,就只剩下自己人,族人的差距漸漸體現,原先的部落人,會更親近,受到重用,後來融入的,會遠離,做的事就更多。

平民和貴族的區別,逐漸就體現了出來,只是他們自己,還沒有這樣的意識,三王部把族人們,分為了親族和眾族,實際上,就是階級的雛形。

戰王部有六萬人,兩萬親族,四萬眾族,另有奴隸三萬,共九萬多人,其中普通戰士三萬人,奴隸戰士五千,他們也有青銅,能夠保證安全性。

異能戰士的具體數量不曉,卻知至少不會低于三十人,中期戰士少說也有十人,只對後期戰士而言,就有最少三人,一個戰王,以及兩個親王。

從進入戰王山開始,沿途所見到的事物,就不斷沖擊著木火,這樣的發展,對木候部並不出奇,可放在原始時代來講,卻是足以驚訝的事情。

王部會煉制青銅,雖是劣質青銅,卻也劃了層次,有粗制的和細制的,粗制青銅質量,在凶獸骨之上,細制青銅質量,幾乎能夠匹敵異獸骨。

他們用青銅打造武器,王部的親兵,都配置著細制青銅器,正常的戰士,也有粗制的青銅器,賞賜、交易給候部的武器,也基本是粗制青銅。

除了青銅武器,更有青銅盾牌、青銅片甲、青銅器具,可盾牌和片甲,都是違禁品,只有王部才能用,更加稀少的青銅器具,也只會用來祭祀。

正常生活使用的器具,基本是較軟的純銅,銅器,在各候部之間,也有少量的運用,比石器更加輕便,塑形簡單,比陶器更堅固,結實耐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