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百五十四章,城牆的歷史

小丫頭站在上面,看著我這些兵馬俑笑道︰「你們的皇帝回來了。」

顧長天听到之後,愣了一下。

然後上去就是一個腦瓜崩,什麼玩意。

這是短視頻看多了吧。

「什麼鬼?你在嚷嚷什麼?還皇帝呢?你皇帝的話那我就太上皇了。」顧長天無情的嘲諷道。

小丫頭不忿的嘟了一下嘴巴。

「好了。我們來拍照了。」

顧長天招呼她們都過來拍照。

「茄子!」

這一幕定格。

顧長天蹲在最前邊,小丫頭和果果站在他後面。

後面是許姬和戴安娜半蹲著。

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既然來了兵馬俑,那麼接下來似乎可以華清池走一走。

華清池是我國的四大皇家園林之一,是古代皇帝旅游沐浴的行宮。

華清池依驪山傍渭水,風景極好且帶有很多「皇跡」。

傳說遠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這里就已成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

後來多代皇帝都在此建游幸宮。秦始皇還在驪山下建了帝陵。

華清池在唐初開始重建,在唐玄宗執政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對華清池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他幾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歲盡始還長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之名句。

華清池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布驪山上下。

初名「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唐玄宗更華清宮,因在驪山,又叫驪山宮,亦稱驪宮、繡嶺宮。華清宮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執政以後。唐玄宗悉心經營建起如此宏大的離宮,他幾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歲盡始還長安。

安史之亂後,政局突變,華清宮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後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華清宮。後歷代皇家有維修,到解放前已是湯池寥落,宮殿蕭疏。

華清池,解放後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這可是唐代帝皇度假的聖地,雖然顧長天並不是很向往。

不過到底是皇帝度假的地方,可以的話還可以看一下。

這里環境還是挺優美的,不過相比其他名勝古跡來說,風景差了點。

喜歡歷史的可以來瞻仰一下,可以看看古跡,感受一下皇帝度假的心情。

不要要說游山玩水的話還是差點意思。

也就欣賞一下吧。

要說感覺完全沒有兵馬俑來的強烈。

至少顧長天是這樣感覺的。

這里還有溫泉,顧長天還帶她們去泡了一下。

據說這里的溫泉有一定的礦物質,對身體有好處。

可真真假假就不知道了。

管他真真假假。

去泡就是了。

顧長天許姬等人到景點的售貨處買了泡溫泉需要的泳衣。

泡溫泉顧長天是沒有感覺到什麼礦物質的了。

工作人員︰你要感應的了這些東西你也神了好吧。

不過泡溫泉是真的舒服。

顧長天指的並不是看到許姬和戴安娜床泳衣的舒服,你懂吧?

就那種單純的身心放松!

這麼解釋,應該懂了吧?

顧長天想要舒服,可不是誰都會讓你舒服的。

這不,小丫頭又閑不下來了。

拿著水就潑顧長天。

顧長天這個暴脾氣是忍不了的了。

手一揮,水也潑了過去。

然後一大一小就打起了水戰。

然後波及周圍,許姬和戴安娜還有果果也加入了戰場。

打的那是一個天昏地暗啊!

但有一日握風雨,敢叫天地換顏色。

從華清池出來後,時間也已經來到了下午。

找了一個地方吃飯,休息了一下又駕車去京安的城牆了。

京安城牆又稱京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廣義的京安城牆包括京安唐城牆和京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京安明城牆。

京安明城牆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圍繞「防御」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從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牆已經有  1400  多年的歷史,從明初擴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之一。  唐末天裙元年(904年),駐防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因城大不易防守,對長安城進行了一次改築。天祜年改築時放棄了長安的外郭和宮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門,北開玄武門,以便防守,但對城垣並未擴大或改修。以後歷經五代的後唐、後晉、後漢、京安稱為奉元城,是西北的一個重鎮。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將軍徐達率軍從山西渡河入陝,元守將遁逃,徐達佔領奉元城。明朝廷改奉元路為兩安府,是京安得名的開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十一年(1378年),京安正式構築城牆。城牆用黃土分層夯築。牆頂內外沿築女牆,外沿女牆有垛口5984個,內沿女牆無垛口。城牆外壁四周每隔120米有一馬面,共計98個,上建墩樓。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其中城西南角為圓形。

明隆慶二年(1568年),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將城牆外壁和頂面砌了青磚,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

明崇禎九年(1636年)西巡撫孫傳庭修了四關土城牆。有四個城門︰東為長樂門,西為安定門,南為永寧門,北為安遠門。每門門樓有三重︰閘樓、箭樓、正樓。閘樓在外,箭樓在中,正樓在里,箭樓與正樓之間的圍牆為甕城。整個城牆構成一個嚴密的防御體系,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

清代曾對京安城牆進行過12次補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西巡撫畢沅主持的工程最大,對整個城牆外壁加厚了磚面,城牆內壁每隔40~60米用青磚砌築一道溜水槽,排除頂面雨水。

民國後至新中國成立後,新闢城門12座,東有朝陽門、中山門,北有解放門、尚武門、尚德門,西有玉祥門,南有含光門、勿幕門、朱雀門、和平門、文昌門、建國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