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妙賞 五十六、耀武

作者︰賊道三痴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

陳操之是九品征西掾,軍府按定制撥給小吏一人為陳操之處理日常雜務,該屬吏名叫左朗,出身寒門,年過三十猶是最底層的濁吏,謙卑已滲透到骨子里,對陳操之是畢恭畢敬,辦事雖算不得麻利,好在言語不多、為人誠信。

四月三十,西府休沐日,陳上操之來姑孰已品經六天,算是安頓下寒來了。便分別給三兄陳尚、好友士顧愷之,還有6葳吧蕤寫了一封信,派來手震送去建康,謝玄也派打了一名信使與來震結伴回京,送信給叔父謝萬和阿姊謝道韞。

來震剛出門,左朗進來稟道︰「汝南周琳來訪。」

陳操之與汝南周迥有過一面這緣,周迥亦是謝道韞求婚者之一,但這個周琳卻是沒有听說過,問左朗,左朗也說不認得,只說是個十二、三歲少年。

陳操之便命左朗請那周琳進來,那周琳童子裝束,和宗之差不多大,面如芙蓉,舉止得體,見到陳操之,恭恭敬敬行禮道︰「家姊命我來謝過陳兄一一」見陳操之面露疑問之色,便解釋道︰「我姊夫就是郗嘉賓,我前日自豫州來此看望阿姊。」

陳操之恍然,離京時郗曾托他帶了一些物品給其妻子周氏,陳操之到姑孰的次日,便讓小嬋和黃小統把物品給郗夫人周氏送去,郗不在,陳操之自是不便登門拜訪。只寫了一封書帖代為問候,沒想到郗夫從會讓其幼弟前來答謝,陳操之曾听郗說過,其岳父周閔無子,以弟周頤之子周琳為嗣。

魏晉南北朝貴族女子取名不俗,尤以皇後的名字為稀奇,曹丕的皇後名郭女王、晉惠帝皇後賈南風、當朝皇太後褚蒜子、王獻之與司馬道福生的女兒後來也做了皇後的名叫王神愛一一所以,郗夫人的閨名叫周馬頭也就不顯得過分奇怪了一一

郗夫人周馬頭出身汝南大族周氏,其父周閔官至尚書僕射、加中軍領軍,其祖父名氣更大,便是那個周伯仁,史稱「雖招時論,然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陳操之對這個周伯仁印象深刻,不只是因為周伯仁曾非禮紀瞻妾,而是因為周伯仁與王導之間的恩怨,當初王敦叛亂。王導因為是王敦族弟,怕受牽連,跪在宮闕外請罪,值周伯仁入宮,王導哀求說︰「伯仁,我一家百口都要托付你了。」

周伯仁毫不理睬,入宮對明帝說王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留周伯仁飲酒,周伯仁喝得醉醺醺出宮,王導還在宮門前,又求周伯仁,周伯仁不答,卻噴著酒氣說︰「今夜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于肘後一一」王導自然以為周伯仁不救他,甚恨之,其後王敦入建康,征求王導的意見,問是給周伯仁高官做還是殺掉?王導都是一言不,于是王敦就殺掉了周伯仁,後來王導料檢中書故事,看到了周伯仁救他的奏章,言辭感人、殷勤切至,王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對諸兒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王導是痛悔終生一一

周伯仁就是典型的魏晉人物,既高貴又放蕩、既彷徨又執著,留給後人的教訓是︰做了好事要留名一一

陳操之看到周琳就想到佷兒宗之,周琳比宗之大一歲,但稱呼陳操之為陳兄。

「陳兄,」周琳說道︰「久聞陳兄的豎笛曲是江表一絕,家姊和我都想聆听一曲。」郗時常夸贊陳操之,桓伊楓林渡口贈笛一事,周馬頭、周琳姊弟都听得耳熟能詳,周琳年紀雖幼,卻雅好音律,听說陳操之將入西府,便從豫州趕來,望阿姊,二是想听听陳操之的豎笛竟有多美妙動听一一

陳操之不是迂執的人,略一躊躇,說道︰「好,何時去?」

周琳睜大眼楮道︰「自然是早早益善。」

陳操之含笑道︰「那好,就現在去。」讓小嬋攜柯亭笛,又命黃小統去請謝玄與他同往。

郗寓所並不在鳳凰山下,而是與大將軍府毗鄰,都在城西,比軍府其他官吏的住處寬綽豪華得多,也凸顯郗地位的然。

郗夫人周馬頭自不便出來相見。由幼弟周琳代為應客,郗夫人周馬頭隔著屏風與陳操之、謝玄二人略事問答,陳操之便執柯亭笛吹曲子《憶故人》,才清吹幾聲,就听得屏風後有人低聲說話一一

陳操之墨眉微皺,柯亭笛吹口離開唇邊,簫聲頓止。

屏風後的郗夫人周馬頭趕緊致歉道︰「陳郎君莫怪,有一女客來訪,我去去就來,抱歉,抱歉。」足音急促,往後院去了。

陳操之暗暗奇怪,這女客怎麼從後院來?也不便問,對周琳道︰「我吹罷兩支曲子便告辭。」

周琳道︰「好,主要是我想听陳兄的曲子。」

陳操之便將《憶故人》、《紅豆曲》這兩支曲上子各吹奏了一遍,洞品簫聲清高而寂寞,仿佛暮春寒的向晚。夕士陽西下,遠山吧青崗,如手霧繚繞;又仿佛夜風帶打來的清香,沁人心脾,嗅之又杳然;更仿佛江南煙雨一般的思緒,迷蒙纏綿,百轉千回一一

屏風後足聲細碎,有數人來到。而後便悄然無聲,直至簫聲裊裊消散。

陳操之清晰地听得屏風後一聲嘆息,就是這一聲嘆息,也不勝婉轉柔媚之致。

陳操之一愣,心道︰「這是郗夫人周馬頭的嘆息嗎?不對啊,那位女客的聲嗽怎麼有些耳熟?」

陳操之不便久坐,即與謝玄一起告辭,周琳送出府門,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對陳操之是肅然起敬了,說道︰「陳兄,在下想拜你為師學豎笛,不知陳兄可肯答應?」

陳操之想著宗之也說過要向他學豎笛,現在卻遠隔千里,說道︰「軍府沒有那麼休閑,不是吹拉彈唱之所,你既喜愛音律,我可以錄見支曲譜贈你。」

離開郗寓所,陳操之與謝玄一路往鳳凰山方向行去,謝玄問道︰「子重可知郗夫人女客是誰?」

陳操之道︰「不知。」

謝玄道︰「郗嘉賓寓所與將軍府毗鄰,後園有甬道相連,這女客大抵是桓大司馬女眷,極有可能便是那李靜姝。」

陳操之微笑道︰「那我要退避三舍了。」

謝玄道︰「西府兩大難惹之人,郝隆你算是惹過了,但這個李靜姝萬萬不要惹。」

陳操之道︰「阿遏此言何意,我去惹她作甚!」陳操之現在與謝玄關系又密切了幾分,以阿遏相稱。

謝玄笑道︰「子重,你還不知道你的豎笛曲有多麼魅惑人,當年一一不提了。」心里想的是︰「當年我阿姊可不就是先被你豎笛曲迷住的嗎。」

「荒唐!」陳操之笑道︰「這麼說我得摔碎柯亭笛,絕口不再吹曲了。」

謝玄笑道︰「那就是罪過了一一子重,我方才所言倒不是開玩笑,桓大司馬召見屬吏議事,常以女妓隨侍,就好比後漢大儒馬融,晚年居家教授時,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陳女樂,以此來品鑒學生德行、磨練學生心態一一」

陳操之笑了笑,心道︰「夫子動心否乎?我陳操之不是那之徒。」

……

五月初一正卯時,桓溫命門令史召集西府長史、司馬、參軍、從事中、兵、鎧、士曹、營軍、刺奸、賬下都督、外都督、掾屬,齊赴子城校場觀看演兵耀武。

姑孰子城長五百丈、寬三百丈。主要用于屯兵、以及軍械的制造和管理,軍士的眷屬並不住在子城,在姑孰城南有一大片土房是兵戶聚居區。

東晉沿襲曹魏實行世兵制,所謂世兵制,就是兵民分離,兵戶另立兵籍,受朝廷和軍府嚴格控制,兵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世代當兵。曹魏時,士兵還要實行「錯役」制。就是說士兵服役地要與居家地分離,士兵若逃亡,其妻子要受懲罰,西晉以來,這項嚴刑峻法廢除,士兵出征本來就不可能把妻室帶上,只是平時練兵屯田,居家不再分離已。

自晉太康年間推行佔田制以來,這些兵戶也大都有了田地,處境雖較曹魏時有些改善,但依然是等同于農奴,淪為兵籍的是罪犯、流民和俘虜,這樣的士兵戰斗力是不強的,所以桓溫又以募兵制來補充兵員。其麾下荊襄戰士戰斗力最強。

辰時初,姑孰子城東北大校場。嚴鼓三通,角號齊鳴,身空青、赤、黃、黑四種顏色的兩千步兵列成四隊,操練涵箱、魚鱗、四門等十種陳法,又有一隊五百人的騎兵自校場東南角直沖而來,巨大的馬蹄聲仿佛雷神的戰車滾過,眨眼間沖過方圓十里的大校場,各種兵器盤旋飛舞,具飛龍騰蛇之變。

桓溫好事功、重武力,練兵有過人之處,伐蜀大勝和兩度北伐皆有斬獲並非僥幸。

桓溫立在戰將台上,望著校場上往來馳驟的荊襄精銳步騎,意氣風,問身邊的陳操之︰「陳掾,我西府如此雄師,可光復中原否?」

陳操之道︰「定能成大司馬之志。」

晉人風致常常迷惑小道的思路。感謝熱心書友找到的郗妻子姓氏。非常感謝,小道繼續碼字,要熬到凌晨兩點左右會有第二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