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深情 四十六、求婚

作者︰賊道三痴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

雪紛飛,玉皇山至九曜山是白茫茫一片,氣溫在冰點積得很快,那些常青的松柏又是積雪又是冰凌垂掛,枝條常被壓折,墜落在地「嚓」的一聲,連這聲響都是帶著冷意的。

冉盛嗓門大,陳操之讓他喊︰「你們先別上來,山道結冰,小心滑倒,我們下來接你們。」

陳操之、來德和冉盛換上高齒蠟屐,陳操之又命來德帶上幾截麻繩,三人頭戴竹笠,各持一杖,踩著厚厚一層積雪下到山來,見山下停著兩輛牛車,車稍各掛一盞素絹燈籠,嫂子丁幼微、英姑、小嬋、青枝、雨燕、阿秀、宗之和潤兒都來了,駕車的是來福、來震父子,還有荊奴也來了。

陳操之既歡喜又擔憂,說道︰「嫂子,這大雪天的你們怎麼都來了,凍著了可怎麼辦!」

丁幼微麻衣喪髻,風致楚楚,在燈籠和雪光交映下,臉頰白得近乎透明,雙唇淡淡的紅,削肩微聳,笑著朝手尖呵了一口氣,說道︰「是好冷啊,可是宗之和潤兒都說要過來與丑叔一起過除夕,干脆就都過來了,一家人團圓守歲,也不會冷清。」

宗之和潤兒小凍得紅撲撲,還說︰「丑叔,我們不冷,快帶我們上山去吧。」

陳操之便命來德和冉盛宗之和潤兒上山,七歲的潤兒見冉盛蹲下來背她,有些忸怩道︰「丑叔,你背潤兒吧,要不,潤兒自己走。」

冉盛見潤兒要他背,繼續蹲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臉漲得通紅,很是尷尬。

陳操之笑道︰「丑叔要照顧一下你親還有英姑,就讓小盛背你。」

潤兒這才「噢」的一聲輕伏在冉盛寬大的脊背上,冉盛躬著腰站起身,與背著宗之的來德上半山腰的草棚去。

雪這時小了一些。但還是隨風漫卷。入衣領。一點濕涼。

丁幼微、英姑、小嬋和青枝是穿著布履。陳操之道︰「嫂子這怎麼行。上到草棚襪履全濕了。」

丁幼微道︰「不妨事。我們都另帶了襪履了就另換。」

陳操之蹲。取出幾截麻繩。仰頭道︰「嫂子麻繩纏在履底。上山不怕打滑。」

丁幼微左足稍微抬起。陳操之就麻利地把一截麻繩在嫂子丁幼微地足踝至履底交纏了兩道。很快又把右足也纏上——

丁幼微感覺有些異樣窘。

陳操之又去為英姑纏足,英姑連聲道︰「不敢,不敢,怎麼敢勞小郎君。」想要自己來,年老腰腿僵硬,頗不方便操之已經三下兩下纏好了。

小嬋、青枝、雨燕和阿秀笑嘻嘻各自纏好,小嬋低頭看丁幼微和英姑足上纏著的麻繩道︰「還是操之小郎君纏得好,真是奇怪啊君做什麼事都做得好。」

陳操之一笑︰「好了,上山吧。」將手里的繡杖遞給英姑。

玉皇山不高棚就在半山腰,距離山腳不足百丈,陳操之小心翼翼地跟在年近五十的老丫環英姑和嫂子丁幼微身後,若她二人有個閃失可以及時扶住。

丁幼微走得很小心,生怕自己滑倒要小郎攙扶,小郎身材挺拔,比她高一截,過了年就是十七歲,不能算是少年人了,叔嫂之間要有些避忌才行。

山道雖然冰雪難行,好在路程短,也只一刻鐘就上到了半山腰草棚,宗之和潤兒立在茅檐下等著,潤兒「格格」笑道︰「娘親、丑叔,小盛剛才跌了一跤——」

冉盛臉漲得通紅道︰「那不算,只是手撐了一下地而已。」

潤兒道︰「那要滾得一身雪才算是跌跤嗎?幸好我抱得牢,不然就栽出去了,不過就算栽出去也不要緊,雪厚厚的,不會傷著。」

丁幼微含笑薄嗔道︰「就你話多,趕緊進去,莫吹冷風。」

丁幼微、英姑、小嬋、青枝、雨燕、阿秀六人的布履都被雪浸濕了,且喜襪子未濕,進草棚換上干淨的布履,來福和來震提著兩個大食盒進來,食盒里是湯餅和麥飯,還有一些糕點,居喪守孝期間,只能吃這些。

陳操之讓來德跟隨其父兄回陳家塢,明日午前驅車來接嫂子丁幼微一行回去,荊奴就留在這里。

獨臂荊奴在左間草棚燒水熱湯餅,冉盛當下手,不需小半個時辰,熱氣騰騰的湯餅和麥飯還有糕點就端過來了。

狹小的草棚里擠著十一個人,很是熱鬧,兩個火盆旺旺地燃著,宗之和潤兒擠在人堆里覺得樂不可支。

丁幼微眼眸濕潤,在丁氏別墅的四年里,她朝思暮想回到陳家塢,現在終于回來了,只是慶之永遠不會回來,阿姑也走了,這世上總沒有稱心如

美無缺之事,有這一雙可愛孩子伴著,更有何求!

宗之和潤兒都想起了祖母,潤兒問陳操之︰「丑叔,這大雪天,祖母能看到我們嗎?」

陳操之道︰「能,星辰總是在天上,風雪阻隔不了的,祖母在天上,也在我們心里,我們想著祖母,祖母就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是不是?」

兩個孩子齊聲道︰「是。」

升平三年的除夕夜,簡單而溫馨,寒風掠過草棚上空、掠過松柏梢頭,出嗚嗚的低嘯,有雪花從門隙里飄進來,宗之和潤兒笑著去追,說這是雪蝶。

陳操之案頭有初陽台道院借來的葛師著作《神仙傳》十卷,便講些神仙故事,小嬋四婢、宗之、潤兒還有冉盛都听得津津有味,後半夜,兩個孩子實在困了,趴在母親丁幼微膝上睡著了。

丁幼微和小嬋把兩個孩到陳操之平時睡的那草墊上,蓋上粗,荊奴和冉盛也到隔壁草棚去歇息或說話。

一張簡陋猶皮的松木幾案,這是來德制作的,方便陳操之讀書習字,丁幼微跪坐在松木案一側,翻看陳操之寫的《明聖湖論玄集》,微笑道︰「小郎現在寫的文章嫂子都快要讀不懂了。」

陳操之道︰「都是緲空闊之論,是準備日後去建康呈獻給那些大人先生們看的。」

叔敘話,不知不覺色入戶,天色漸亮,陳操之道︰「現在是升平四年春正月了。」

巳時,來、來震、來德三兄弟駕三輛車來接丁幼微一行回陳家塢,陳操之也一道回去參加錢唐陳氏祖堂的祭祖儀式。

正月十六,陳尚與孫泰同赴建康,等候入士籍的消息,陳操之依舊在玉皇山為母守墓,青草萌芽、春暖花開,陳操之手植的那些松柏樹苗大多成活了,舒展開枝條,在春風里搖曳。

二月二十四,這日劉尚值來玉皇山與陳操之討論《焦氏易林》的學習心得,草棚外的冉盛叫道︰「小郎君,有客人來了,有族長四伯,還有馮縣相,啊,那個是徐博士——」

陳操之、劉尚值來到草棚外朝山下一望,三長、五隨從正上山而來,陳氏族長陳咸領路,身邊是馮夢熊和徐藻徐博士。

陳操之、劉尚值趕緊迎下去,拜見徐藻博士,徐藻肅然道︰「待我致奠了陳母李氏再敘談。」

陳操之作為孝子陪徐藻到母親墓前祭奠,然後請徐博士到草棚坐定。

徐藻打量著陳操之,說道︰「自吳郡別後,也近一年了,操之是長成了,雖然容顏清減,但精神內蘊,並未因哀毀而頹廢——」又看了看松木案上幾疊書卷,點頭道︰「《孝經》雲‘身體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操之居喪不忘勵學,可謂孝之至道。」

因說起徐邈,徐藻道︰「徐邈月初已隨顧愷之赴荊州,我此來是為徐邈向馮兄愛女求婚的——」

陳操之、劉尚值都是愕然。

一邊的錢唐縣相馮夢熊微微而笑,顯然是應允了這門婚事了。

陳操之向徐博士和馮叔父道了喜,心道︰「仙民端謹持重、學識豐贍,有為帝師之志,前途無量,義妹凌波能嫁給仙民,自是良緣佳偶。」

劉尚值關心自己前程,問徐藻︰「徐博士可知吳郡6使君起復攝職否?」

徐藻道︰「朝廷詔旨已下,征拜6使君為左民尚書,6使君尚未決定是否應召。」

劉尚值問︰「那吳郡太守又是誰接任?」

徐藻道︰「依然是褚丞郎代行太守之職。」徐藻想必是听聞了關于陳操之與6s間的謠言,說道︰「褚丞郎品行為吳郡人所詬病,這太守之位他是坐不穩的,听說褚丞郎想與陽翟褚氏聯宗,只怕是痴心妄想吧。」

錢唐褚氏是末等氏族,而陽翟褚氏是高等士族,當今皇太後褚蒜子就出自陽翟褚氏,褚儉想攀褚太後的高枝,也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啊,就比劉尚值要攀大漢宗親一般,褚太後曾垂簾听政,是個極有眼光和手腕的女人,豈會讓陽翟褚氏與風評頗劣的錢唐褚氏聯宗!

徐藻在錢唐盤桓了十余日,于三月初六回吳郡。

就在徐藻離開錢唐的次日,三月初七,陳尚從建康回來了,陳尚正月十六啟程赴建康,兩個月不到就回來了,有何大事?

———————————————

凌晨還有一章,碼字碼字再碼字,盡快走出困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