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玄心 七十八、雄辯祝英台(求月票)

作者︰賊道三痴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

嶺的清晨,樹影橫斜,暗香浮動。

這是松江北岸的一座小山嶺,山勢平緩,最高處也不足三十丈,之所以叫梅嶺是因為滿山都是梅樹,綠梅、白梅、紅梅……現在已是二月中下旬天氣,大多數梅花都凋落了,只有三葉梅還在盛開著,落花滿地,細碎一層。

陳操之最喜登山,尤其是花木茂盛的山嶺,看到了總想穿花越樹、凌其絕頂,所以這日一早他與冉盛二人在6府管事安排的一個執投陪同下,登上了梅嶺高處,四望平疇曠野、農事正興,那江邊沼澤地的葦子中不時有鶴鸛沖天而起,出高亢的鳴叫。

陳操之不禁悠然道︰「華亭鶴唳,也可日日得聞啊。」

身後的6府執役說道︰「陳郎君你看,葳蕤小娘子也上山來了。」

陳操之站在高處往下一看,半山處梅樹扶疏間,髻巍巍、淺藍衫子的6葳蕤正拾級而上,偶一抬頭,正與陳操之目光相接,嫣然一笑,遙作施禮狀,足不停步,轉眼又隱沒在花樹下。

6葳蕤帶著小婢短鋤和簪花上到嶺頭,陳操之施禮道︰「葳蕤娘子,荷瓣春蘭一早讓人送到小惜園了,娘子見著沒有?」

6s微微垂下眼睫︰「見到了,多謝陳郎君。」

陳操之道︰「以後往返吳郡,我必從華亭過,即便無花可救,听听鶴唳也很好。」

6葳蕤緋紅著臉,指使簪花和短鋤去尋山頂附近有無盛開的三葉梅?又見冉盛和那僕役也離著十幾步遠,便低聲道︰「陳郎君是在取笑我嗎?」

陳操之眼望一鶴排雲直上。說道︰「怎麼會。心里很歡喜。」

6葳蕤臉又紅了一些。輕聲道︰「我以為陳郎君要從華亭過地。就先到這里來了。那荷瓣春蘭已是病了好幾日黃斑了——」說到這里。忍俊不禁笑出聲來。瞟了陳操之一眼。又道︰「因為早已揚言出去。僕役也每日在渡口守候。等到十四日未見你來。我就知你未走這條路了。但荷瓣春蘭也不能不治呀。所以就派人去郡上請你來此——」

冉盛和那墅舍僕役走過來了。陳操之、6葳蕤便都不說話。看著朝陽照過來。梅嶺映彩疊翠。春風拂過來。但覺心曠神怡。兩個人雖然默立不言。心底情愫卻如春草般勃勃滋長——

不遠處地短鋤銳聲道︰「娘子。娘子。這里一株三葉梅開得極好。」

6葳蕤移了一下腳步。忽然覺得很膽怯。不敢看陳操之地眼楮。說道︰「陳郎君。去看梅花嗎?」

陳操之應了一聲。跟在6葳蕤身後。見她兩手提著裙裾。粉襪青履。腰肢款扭。雙足起落。走得甚是輕盈。陳操之很喜歡看6葳蕤走路地樣子。活潑、美麗。宛若翩飛地彩蝶一般。

在那株開滿紫色花朵的三葉梅樹下,6葳蕤說道︰「陳郎君,這梅嶺原沒有這麼多梅樹,是我先伯祖士衡公遇難之後,伯祖母戴氏為寄托哀思在此嶺手植四十三株梅,因為士衡公遇難時是四十三歲,次年便植四十四株,以後逐年增加,至今年要植九十九株了。」

陳操之道︰「世人只知6平原愛鶴,不知6平原也如此愛梅,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6平原才高品潔,正如這清雅俊逸的梅花,為世人所景仰啊。」

「梅具四德,說得真好!」

一個婦人的聲音突然從陳操之身後響起,陳操之雖然吃驚,但表面上聲色不動,從容轉身,見是昨日遠遠看到過的6葳蕤的繼母張氏,當即深深一揖︰「小子陳操之,拜見6夫人。」施禮畢,風神瀟散,靜立一邊。

6葳蕤近前施禮道︰「葳蕤見過張姨——張姨,這位陳郎君就是安道老師向你說起過地那個陳操之,是特來救治荷瓣春蘭地。」

張氏打量著陳操之,微笑道︰「是畫墨蘭的陳郎君嗎?」

陳操之躬身道︰「是。」

張氏道︰「張安道是我從兄,他很欣賞你。」

陳操之道︰「蒙安道先生夸獎,愧不敢當。」

6葳蕤對陳操之道︰「陳郎君,我張姨亦極擅花鳥畫,你若遇繪畫疑難,可來向張姨請教。」

張氏笑道︰「豈敢,陳郎君是衛協先生的弟子,我兄張墨也不敢做他師父。」

陳操之道︰「我從衛師學畫才兩個月,衛師現已回壽陽,學畫初起步,疑難處處,正苦無人教導,若6夫人不棄,小子定要時時來請教。」

6葳蕤道︰「張姨,昔日衛夫人傳授王羲之書法,師徒二人俱為世所重,堪稱佳話,張姨收陳郎君為徒又有何不可?」

張氏搖頭笑道︰「不行,

收得徒弟,我兄若得知也要笑話我。」

6s道︰「安道先生知道我學了衛協先生的筆法,也未責怪我啊,還夸我呢。」

張氏只是不允。

陳操之道︰「6夫人,在下昨夜畫了一幅荷瓣春蘭,想請夫人指點。」

張氏這下子倒未拒絕,說道︰「指點不敢,看看無妨。」

當即一起下山,陳操之去住處取了那幅春蘭畫稿到小惜園向6夫人蘇文紈請教,6夫人蘇文紈對陳操之的奇異畫風甚感驚奇,觀賞久之——

6夫人出于名門張氏,家學淵源,能書善畫,談起書畫來,總是有許多話說地,而且陳操之人物俊秀、言詞清雅,雖是寒門子弟,但6夫人對陳操之的觀感怎麼都不會差地,當陳操之告辭時,6夫人還邀他有暇便來華亭作畫,6氏墅舍風景秀麗,小惜園花卉甚多,盡可入畫。

陳操之謝過6夫人,乘6氏馬車離開華亭,在路上,想著6葳蕤那明麗含情的眼神,真是讓他無比愛惜,心道︰「6葳蕤有她的痴,可也有她的心機——6葳蕤是在和我一起努力嗎?」

……

陳操之回到吳郡已經是二月十七日上午巳時,走到小鏡湖畔就看到對岸的徐氏草堂前有人影往來,便對身邊的冉盛道︰「徐博士和仙民他們到了。」

還未走到草堂前,就見劉尚值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高聲道︰「子重,你終于回來了,趕快趕快,仙民這回危哉了!」

隨後又看到丁春秋,也叫道︰「子重來了,子重來了,快來快來,仙民招架不住了。」

陳操之吃了一驚,一撩袍裾,大步趕去,問︰「仙民怎麼了,犯了何病?」

劉尚值卻又笑了起來,拉著陳操之地手往左邊那間草堂走去,一邊低聲道︰「仙民不是犯病,是問難反被別人問倒了,新來的兩個學子,說是同胞兄弟,兄長祝英台,弟弟祝英亭,兄弟二人都不過是十六、七歲,卻是儒玄雙通、很是淵博,那個叫祝英台地,尤為厲害,談鋒之利,我真是聞所未聞,仙民已經是左支右絀、疲于應對了,我和春秋在門外旁听,那祝英台辨難玄妙非常,我二人根本不敢進去,進去也只有被他三言兩語駁得啞口無言,只有子重你或許可以敵他,不然的話我徐氏學堂顏面盡失了。」

听到「祝英台」三個字,陳操之大奇,真有祝英台?女扮男裝出外求學地祝英台?與梁山伯生死相戀雙雙化蝶的祝英台?好象記得梁祝傳說最早是出自東晉,難道這段淒美愛情故事將要在徐氏草堂生?不過祝英台怎麼又有一個弟弟祝英亭?這與傳說不符啊——

又想︰「或許是同名吧,祝英台名字也不生僻,只要是姓祝地偶然取到這名不稀奇,就看這個祝英台是不是男扮女裝了?若果真是男扮女裝的,那就要等梁山伯出現了,徐氏學堂目前還有姓梁的……」

劉尚值見陳操之蹙眉思索,便推了推陳操之︰「怎麼,子重你也怕那個祝英台?」

陳操之一笑,問︰「徐博士不在嗎?」

劉尚值道︰「徐博士是昨日到吳郡的,今日一早就去拜會6太守了,隨後就來了這兄弟二人,仙民照例出題問難,這兄弟二人認為徐博士不出面而由仙民出面問難是渺視他們,于是提出相互辯難,仙民一時氣盛,就答應了,哪曾想到那祝英台思辯如此厲害——子重,這回就看你的了。」

但听得左那間草堂傳出一個清泠泠的聲音,如山間曉風、似冰稜相擊,詞意又如大河奔流,雄辯滔滔︰

「——然道隱而無跡,樸而無名,不可得而法也;無已,仍法天地,然天地又寥廓蒼茫,不知何所法也;無已,法天地習見常聞之物,八章之‘上善若水’、一十五章之‘曠兮其若谷’、三十二章之‘猶川谷之于江海’、四十一章之‘上德若谷’,皆此之謂也,不然,何以謂之‘功成身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徐邈勉強支撐了一刻鐘,這時已經完全跟不上祝氏兄弟尤其是祝英台的思路,臉漲得通紅,但少年人的自尊又讓他不甘心就此認輸,苦苦思索生平所學,然而往往話一出口,就被那個祝英台以更利捷的言鋒摧挫得無言以對,就好比是溺水者,拼命掙扎出水面要喘口氣,但剛一探頭,卻遭竹竿當頭痛擊——

這個祝英台辯駁起來真是毫不留情面啊!

————————

上架了,書友們把月票投給小道吧,感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