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夫人不得空

作者︰剎時紅瘦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芳期其實並沒有來過仁明殿,還沒機會仔細端詳過陳皇後的鳳顏呢,眼下她被這位親親熱熱地拉著手挨坐在一張軟榻上,再要堅持回避著目光,芳期自個兒都覺得別扭了,陳皇後這般的禮賢下士,芳期也就趁機打量了番這位母儀天下的貴人。

華麗的釵鈿高髻下,著實是張普普通通的面容,清秀溫柔,眉眼還真得細看才能看出幾分韻味,她臉上在笑,眼楮里也努力在笑,但眉間甚無奈地流露出絲縷郁愁,芳期還留意她用心想表現得熱絡,看得出本身的性情也並不冷傲,只是像有什麼無形的繩索拘束著她,剛一松懈,自己就提醒自己要端正緊繃。

陳皇後也並沒說什麼目的明顯的話,就認認真真在和芳期嘮家常,從女紅針鑿說到胭脂水粉,自婆媳關系而及妯娌相處,沒哪個字在點子上。

直到芳期都到時間告辭了,陳皇後才總算說到了挨邊的話︰「夫人若得閑,不如去梁國公府多走動走動,又或者入宮來看看我,官家也都說了,讓我交予夫人一塊玉牌,有此玉牌可以直通禁內,晏國師去了福建,若是家里遇著什麼煩難,夫人可千萬莫與咱們外見啊,無論有什麼難處,直管跟我說。」

「謝聖人恩賜。」芳期還是不忘禮數。

「我虛長夫人幾歲,夫人若不與我見外,便稱我一聲姐姐吧。」

芳期當回到自己家中,還在品度陳皇後的一席話,有點無奈︰這位母儀天下啊,和人套交情都著實有些生疏,把我一口一聲夫人的稱謂,讓我不與她見外稱她為姐姐?唉,我可不得空閑時常和梁國公府走動了,更莫說入宮。

她有孕已經三月,雖體態上還看不大出,喜脈卻是被診了確鑿,且等過了元夕,就該抓緊籌辦善堂了,這件事她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對于人間疾苦,芳期最先是因鄂霓的敘述了解,但那時她也僅以為只有陷于淮河以北,被遼廷統治的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生感慨,卻又有心無力。直到在往富甲臨安這一夢想挺進的過程中,真正因為韶永行的發展接觸到了更多的雇工,他們更多都是生活在臨安城中的底層貧民,芳期親眼目睹這些人得到一個穩定的營生時多麼欣喜若狂,他們根本就不怕勞累,因為有了固定的收入,讓他們如釋重負的是,再也不怕家中的父母子女患疾而無錢請醫延藥。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韶永行獲得穩定的生計。

繁榮的臨安城,仍然有多不可計的乞兒,他們大多得等到黎明之前,才會往好容易清靜下來的酒館食肆乞食,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客人們醉的醉散的散,衣衫襤褸渾身惡臭的他們才不會被酒館的伙計驅逐,才可能贏得一些憐憫,討得殘羹冷炙果月復。

又別說這些乞兒了,芳期有回听明皎說,她家里有個僕婦,是一年前聘的良雇,有日哭哭啼啼來告假,說是丈夫病故了,明皎一問,才知僕婦家中丈夫和孩子是一同患病,不是什麼急癥,只都需要用參葺入藥,僕婦問明皎預支了一年工錢,卻不夠給兩人抓藥,丈夫就放棄服藥,將生存的機會留給了兒子。

明皎問僕婦為什麼不向她借貸,便是再預支工錢,也不至于讓丈夫失治。

僕婦哭著說「誰能想到娘子會有這樣的慈悲心,原以為答應預支一年工錢給兒子看病已經是活菩薩了,再則相比起小兒來,孩子爹身體更健壯,以為有惠民署領來的湯藥能熬過去」。

芳期听說了這件事,居然才知道惠民署有免費派發給民眾的湯藥。

還是鄂霓告訴她們幾個養尊處優的人︰「惠民署派發的湯藥多為防患時疫,幾乎都是藥不對癥,其實有很多百姓,哪怕家有薄產的,患病雖不至于不能請醫,可病癥稍重,大多無法服藥調養至痊愈。臨安除了惠民署外,還有不少佛寺、道宮以及善堂,都能收治貧苦病患,不過也很難提供足夠的藥材,保證患者痊愈康復,有太多人一旦患疾,都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對于高門大戶權勛豪貴,「身患疾恙」似乎是件小事,但對于平民百姓而言,最害怕的就是「疾恙」二字,所以盡管明皎夫婦二人心善從不苛薄下人,他家那僕婦卻不敢「得寸進尺」,因為在他們看來疾恙纏身根本就不是幾貼藥就能治愈的小事,尤其是得用參葺調養的地步,這回好了,下回再犯,還能一直求助于主家?下人如此不省心不知進退,主家多半會解雇,僕婦失了穩定的生計,對于家境更有如雪上加霜。

明皎和芳期都不能理解的事,鄂霓卻知道那個僕婦以及她的丈夫為什麼會有那樣的選擇。

其實最先提出開辦善堂的是鄂霓,但她沒有那麼多錢,不僅她沒有,連襄陽公府也沒有那麼大的財力一直維持善堂。

芳期其實早有了抉擇。

她想和晏遲成為真正的夫妻,長相廝守不離不棄,她也決定等晏遲復仇之後,就隨晏遲歸隱山林,她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很多的錢財,她當然不打算「富甲山林」,所以她雖說按照晏遲的授意索賄,卻認真是想將之筆不義之財「還之于民」。

龔夫人提供的那處宅院,芳期已經去考察過了。

宅院位于梅家橋以西,屬于城中僻靜之處了,芳期就干脆將宅院後頭一片菜地及果林都買下,考慮著日後善堂中若收容有無靠卻還能勞作的貧民,他們也能靠著種植些蔬果補給善堂所需。

既是善堂,當然不需要花苑亭台這類華而不實的建築,得考慮搭建更多的屋舍,拆建在所難免,起初自然也得雇些人手,幫著龔大夫照料病患,而善堂需要長期維持,如何管理,怎麼注資,到底應當接納什麼條件的人長期寄居,如何防範好吃懶作之徒佯作貧病無靠消耗善堂物資,等等等等細處都需要定章成文,芳期還想著日後她離開臨安,善堂要繼續運作下去,少不得交給信得過的人掌管維系。

所以從一開始,芳期就約上了幾個好友,外加自己的長嫂,一同商量細則。

又剛好金屋苑里與寧姬交好的張姬,她听說國師夫人要開辦善堂的事,頓時有了個念頭。

張姬幼年,其實是為一女冠收養,後來養母過世,她一度也是在所善堂棲身,怎知開辦善堂的商賈後來也因同行的打壓賠了買賣,善堂辦不下去,張姬再度失了庇靠,才淪落風塵,她希望能去國師府開辦的這所善堂負責日常維系,芳期見了她,听她說了不少善堂日常會有的瑣雜。

最常見的,便是有乞兒會去討食,若不予吧,善堂本就是照濟貧苦,拒絕乞兒討食與初衷有違,但若予吧,就有乞兒蜂擁而至,財力再是豐足,也無法長期照濟上百乞兒的一日三餐。

張姬的提議是對于乞兒,實施按勞給食,也就是若非病患殘障,善堂概不布施任何人飲食,對于走投無靠者不是不能提供住食,但必須讓求庇者付諸勞力為抵。

而對于勤快本份的投靠者,倒未必長期庇養于善堂,大可薦其往別處商行作為良雇,又或者國師夫人自己就有不少生意和產業,酌情給予求庇者生計,這樣一來就不會造成善堂人滿為患。

又有常見的事,是貧苦人家常因無法養活子女,不得不將孩子丟棄至善堂,有天生弱癥的嬰孩,也有康健無疾的,甚至還有養到七、八歲大,但愚頑不靈,牙行拒絕替這樣的孩子尋薦雇主,爹娘也嫌棄這樣的孩子養來無用,就丟棄在善堂不管不顧了。

種種情況張姬都有針對處理的建議。

芳期就覺得她確然有持管善堂的能耐,所以允了她立時就去善堂「任職」。

等過了元夕,芳期正欲往祛罷宮等處,告知梅橋西的善堂設辦一事。

李祖繼雖被明正典刑,但祛罷宮並沒有被他牽連,現下是雪庵客暫代住持,不過他也聲明了等有更合適的人選他會立即交卸住持之權,像祛罷宮這樣的道觀,長期都有貧病者求庇,但道觀當然無法收容這麼多的無靠之人,往往只能薦往其余善堂。

怎知芳期還沒著手「推廣」,善堂就有了兩撥人求庇。

先是此日,付英去善堂督促營繕,回來後復命,說有兩兄弟,把他們的老爹送去了善堂,說老爹病了快一年,請了醫,也吃著藥,可病癥始終未得根治,今年天氣又格外的冷,老爹的癥狀就加重了,兄弟二人著實是沒錢再給老爹請醫延藥了,只好把老爹送來善堂。

經龔雪松診治,患者得的並不是什麼重病,只是因久病咳喘,耗傷肺氣,用補肺湯即可,不過患者需要長期調養,才能康愈,根據芳期制定的收治細則,善堂可以收治患者,不過而得患者的兩個兒子付諸勞力抵償費用。

芳期情知若無意外的話,付英大可不必專門回稟她這一事件,問︰「難道那老爹的兒子不願討諸勞力?」

「倒並非不願,只不過據那兄弟二人稱,他們兩個都要靠做散工糊口,家里沒有別的人能夠照顧久病臥床的老父,才商量著把父親送來善堂,如若他們來善堂幫工,老爹請醫延藥倒是不用愁了,可他們兩個的衣食耗用又當如何?所以,他們打算用賺的部分工錢,做為老爹的診金。」

芳期不由蹙了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