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謊言背後

作者︰唐家太公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張輔還記得,那一天的風很大,火借風勢,大火很快就蔓延到了其他的幾大殿,到最後被大火燒毀的,遠遠不止奉天殿一處。

當然那一天皇宮之中最後死的也不止是建文帝朱允炆一家三口,宮中的嬪妃們為了避免亂兵之辱,保全名節,抑或感念建文帝對她們的恩情,懸梁吞金,投火自盡追隨建文帝而去的也不在少數。

等到火勢漸弱,眾人才開始奮力救火,終于撲滅了大火。

張輔指揮著衛士們從奉天殿的廢墟當中挖出了兩大一小三具被燒得面目全非的焦尸,正是建文帝朱允炆和馬皇後以及太子朱文奎。

然而這時候極富有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燕王朱棣偏偏在這時候帶領著眾多大小官員們固然趕來了。

他一副好像剛剛才听說宮中大火消息的樣子,滿面吃驚的表情。

當他看著挖出來的三具焦尸的時候,居然毫不避忌,一下子撲倒在地,手撫焦尸痛哭流涕,淚如雨下,簡直是呼天搶地,痛不欲生。

(根據《太宗實錄》卷九記載,朱棣見了焦尸之後,「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意思是你真是傻啊!我本來是為了鏟除奸臣,扶助你而來,你又何苦如此呢?)

跟隨燕王而來的那些百官們見此情景,無不感動莫名,甚至于涕淚交加,都深深欽佩于燕王朱棣的重情重義。

只有侍立在一旁的張輔,看著悲痛萬分的燕王朱棣,回想起先前在奉天殿內,在紅色的火光映照下,他臉上浮現的那一股子煞氣,那有些猙獰的表情,不由得感覺到一股寒意順著脊背直入骨髓,渾身打了個冷顫。

待到悲痛稍緩,朱棣站起身來,旋即下令,讓中書省撰文,昭告天下,天子建文帝朱允炆在南京城破之時,自覺羞愧,無顏面對燕王及天下臣民,加之因為奸臣的逼迫,因而在奉天殿內**而亡,同時殉難的還有皇後馬氏與太子朱文奎,尸體焦爛,已不可辨認。

接著他又下令將建文帝的遺骸按照天子禮儀風光大葬,京中所有臣工百姓,盡皆素縞三日,以示悼念。

到最後朱棣臉上的悲痛之色一掃而空,眼里帶著狠毒的眼神命令軍隊緊閉九門,全城封鎖戒嚴,搜捕齊泰、黃子澄等藏匿起來的一干奸臣逆犯,一旁的內侍則開始宣讀早已擬好的逆犯名單,竟然多達五十余人。

張輔听了,不禁心中有些感嘆,當初立主削藩,堅決主張剿滅燕王的這些所謂忠臣義士們,在朝堂之上一個個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己如何如何的忠君愛國,誓死要與燕王叛軍斗爭到底。

等到了兵敗城破,燕軍殺進來的時候,他們卻一個個全都躲藏了起來不見蹤影。

只剩下了一個方孝孺,帶著一些沒見過什麼叫死的腐儒學子們,敢于站在御階之前痛罵燕王,志氣不改,勇氣可嘉。

然而到了最後,他們果然便是求仁得仁了,真不知道該可憐他們,還是該敬佩他們?

而那些被嚇破了膽子躲藏起來的曾經的朝廷柱石們,以為他們這種毫無意義的藏匿,真的能夠逃月兌掉這注定的結局嗎?

張輔看著站在奉天殿廢墟前的燕王朱棣那高大的身影,心中輕輕的嘆息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這之後的兩天之內,建文帝朱允炆已死的消息隨著布告傳遍天下,然而告示中最值得玩味的卻是那一句「尸體焦爛,無可辨認」。

隨之民間就傳出了關于建文帝下落的種種猜測,最為盛行的,便是其實建文帝並沒有被燒死,燒

死的不過是個替身而已。

真正的建文帝在一幫子心月復忠臣的安排和掩護下,逃出了南京城,藏身在民間,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這個說法不脛而走,不但有很多人相信,甚至茶館飯鋪中還有人繪聲繪色的在講述建文帝如何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逃月兌了燕王朱棣的追殺,如何隱藏到了一說寺廟之中,招兵買馬,暗中囤積力量,講的真是比還要精彩。

這些人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像親眼看見的一樣煞有介事。

而真正親歷過那一天所發生的一切的張輔,听到這樣的無稽之談,自然只能一笑置之。

但是他不能說,他也不敢把那一天他看到的一切泄露哪怕半個字,因為他知道,那一天跟隨著他和燕王朱棣進入皇宮的那五十名心月復衛士,已經全部無巧不巧的染上了怪病,一命嗚呼了。

可是他沒有死,不但沒有死,燕王朱棣登基稱帝之後,反而將他封為新城侯,表面上是因為感念他父親張玉在東昌之戰中為救燕王而英勇戰死的功績。

然而每一次,當張輔回想起那一天在昏暗的奉天殿內,被火光映得通紅的朱棣的那張臉上,透出的那陰冷的目光和臉上的煞氣之時,總是情不自禁的感覺到全身發冷,冷汗直冒。

不過後來的事情,著實讓張輔覺得有些奇怪,模不著頭腦。

首先是朱棣登基之後,竟然下旨讓史官抹去了建文的年號,把建文年間全部改成了沿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洪武年號。

這無疑是否認了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合法性,拒不承認這個佷兒的皇帝身份。

這和他之前以天子禮儀厚葬建文帝的行動完全是自相矛盾,惹人猜疑。如果建文帝真的已死,你又何必如此著急于想要抹去他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這簡直就是掩耳盜鈴。

于是,建文帝未死的謠言一時甚囂塵上,都說朱棣此舉分明是為了防止建文帝以恢復帝位正統之名起兵作亂,畢竟,他的皇位可是當初太祖皇帝親自傳下來的,比起朱棣的皇位可來得要名正言順得多了。

奇怪的是,對于這個傳言,朱棣雖然表面上十分惱火,下令禁止,可是終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什麼實際的措施。

要知道,當初他僅僅因為方孝孺當庭辱罵他,掃了他的顏面就滅掉了方孝孺家的十族,誅殺牽連了八百人。

然而對于這個更加讓他丟臉的傳言,卻並沒有听說因為此傳言而大興過什麼牢獄,這實在是有些奇怪。

更奇怪的是朱棣接下來的舉動,他派遣了許多官員,比如胡之流,在全國各地暗中查訪,說是查訪民情,實際上在查訪什麼,根本無人知曉。

他還不惜勞民傷財,幾乎要掏空了國庫,派遣心月復的三寶太監鄭和去督造巨型戰船,帶著軍隊到海上去拓展疆土。

于是新的說法便又在民間流傳開來,其實建文帝並不是藏在內陸,而是逃出了海,遠遠的躲去了海外仙山,鄭和的船隊遠航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他的下落。

朱棣登基後所作的這一切,無形中分明就是在證實民間的傳言︰建文帝其實並沒有死!

如果不是張輔在那一日親眼看到了奉天殿中所發生的一切,親耳听到了建文帝在火中臨死前那淒厲而瘋狂的笑聲的話,或許他也會選擇相信這些傳言的。

可是英明神武的皇上朱棣究竟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似乎是有意在誤導天下人,認為建文帝尚在人間。

原本張輔完全想不明白,不過經過了這些年,隨著他對于皇上朱棣的日漸了解,

他漸漸的能大概猜到一些皇上的心思了。

原本他以為,朱棣之所以要編造一個建文帝羞愧**的謊言,是為了保全他自己的顏面,不讓天下人指責他親手殺害了佷兒,奪權篡位。

現在看起來,在朱棣的心目中這些個所謂的顏面,所謂的名聲,在帝位穩固的面前,全都不值一提。

他的確是想要天下人都以為建文帝還沒有死,只有這樣,那些個潛藏在暗地里蠢蠢欲動的,對朱棣不滿,對大明皇朝不滿的人物,才會主動的跳出來,去滿世界的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他們比朱棣更加關心建文帝的死活,因為只要他們能夠掌握住建文帝這張王牌,就能夠名正言順的起兵作亂,一呼百應,甚至于推翻朱棣的統治。

然而恰恰只有他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主動跳出來了,朱棣才能夠騰出手來,不費吹灰之力把他們一個個全部都收拾掉。

這些年來那一個個被抓住的叛臣,那一個個被剿滅的亂軍,還有如今諸藩王一個個全部被封地內遷,削去了兵權,就是活生生的鐵證。

而那些個所謂在全國各地暗訪建文帝下落的胡之流們,實際上不過就是在暗訪這些亂臣賊子動靜的暗探,又或者,他們要暗訪的其實是朱棣心中更為隱秘的秘密。

皇上的心思,誰又能夠猜得透呢?

張輔從回憶之中抬起頭來,看了看站在眼前的蹇義,還帶著一臉的希冀在等待這自己的回答……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聰明人,行軍打仗或許是自己的強項,算計人心可絕非己之所長。

不過這個蹇義可絕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聰明人,甚至于簡直就是一只老狐狸。

連自己這樣行伍出身的粗人都能夠猜到的事情,是否真的可以瞞得住這只老狐狸呢?

不論他猜出了什麼結果都好,總之,不能是自己告訴他的。

張輔沒有說話,只是對著蹇義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蹇義耐著性子等了這老半天,沒想到張輔還是守口如瓶,只是等來了這莫名其妙的一笑,不覺有些惱火了。

他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好好好,你們都有秘密,都神秘,都不能講。不過我可不像你們,我又沒有一個兒子留在葉楓那小子身邊,也幸虧了我兒子年紀太大,和葉楓做不了兄弟,要不然我還不是得和你們一樣,成天價規規矩矩,畏首畏尾的,什麼都不敢說,什麼都不敢做!」

這話一說出來,不但是張輔,連一旁的夏原吉的臉色都瞬間大變,無比驚訝的望著蹇義,那表情分明在說,你怎可如此大膽,這也能說出口?

蹇義有些神秘的一笑,說道︰「此地只有我們三人,出得我口,入得你耳,過後不認,我講的又是實情,有什麼好害怕的?」

他講的的確是實情。

眾所周知,夏原吉的兒子夏瑄,張輔的長子張武(就是後來自己改了名字叫做張痴的那個張胖子),還有那位被貶黜在外的天下第一才子解縉的大公子解禎亮,他們三人與葉楓從小交好,又年紀相仿,四個人搞了個什麼義結金蘭,號稱「京城四少」。

這個大家全都知道,也沒有什麼好避諱的,可是剛才蹇義的話里面分明絕不只是這一層意思,明顯還有著更加深遠的含義。

張輔和夏原吉不約而同的對望了一眼,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盯著蹇義,心頭都冒起了一個念頭︰「難道這老小子會知道這背後的事情?」

張輔在心頭細細回想著蹇義剛才的那番話,忽然,他不由得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