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PS︰感謝書友「20180616213205983」投的月票。

這次吳爭和鄭森的會晤中,有一次不為外人知曉的談話。

鄭森在當時,問過吳爭一個問題︰「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吳王殿下將置明室于何地?」

吳爭答曰︰「不畏多,畏亂、畏不治、畏無序!若日後天下遵循道德、倫理、權益和尊嚴,吳爭願拱手讓賢!」

鄭森追問︰「以何為賢?」

吳爭想都不想,答道︰「可令漢族復興、可令華夏振興、可令中華之威傳至四海、布武天下者,是為賢!」

「揚武抑文、窮兵黷武……吳王這是想顛覆祖制?」

吳爭沉思了一會,抬頭笑道︰「何為祖制?對付一個已經不合時宜的傳統,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另起爐灶。」

「果真還是顛覆?」

「當然,如果架子還有用,盡可以讓它繼續存在著,它的存在其實並不影響現實。試想,神的存在,就從來沒有影響過古往以來的王朝政權……但核心,須重置!如果你堅持認為這是顛覆,那就顛覆吧!」

架子?

神?

重置?

吳爭的話讓鄭森驚訝、錯愕不已。

「秦失其鹿,吳王欲獵之乎?」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若有人……欲強奪之,吳王又待如何?」

吳爭哈哈大笑起來,看似隨意,卻豪氣萬丈的一揮手,道︰「在本王眼中,這天下沒有什麼是一衛北伐軍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衛……。」

鄭森隨之沉默,但在最後,他同意了吳爭關于兩軍合力共討滿清的倡議!

史書記載……是日,吳王以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豪情,感染了尚舉棋不定的延平郡王,使得北伐大業的成功之日,瞬間提前了不下十年,是為「灘滸山會盟」。

……。

衛匡國從來沒有象現在這麼尷尬過。

他倒沒有與各國番人一起落井下石的意思和作為,他只是做為各國番人的傳聲筒,向大將軍府提出了抗議和要求。

可衛匡國沒有想到,此時他又做為被委托人,向大將軍府提出談判解決爭端的請求。

衛匡國無法拒絕,因為這同樣牽扯到教廷、和他自身的利益。

「尊敬的吳王閣下……這是一場誤會……死了太多無辜的人,是時候結束這本不該發生的戰爭了……。」

衛匡國注視著意氣風發、剛剛回到杭州府的吳爭,詞不達意地說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已無後顧之憂的吳爭,微笑地看著衛匡國,「馬爾蒂尼先生,咱們可是老朋友了……有話請不妨直說。」

「我受聯合艦隊統率克里?索恩將軍的委托,此來是請閣下同意就北伐軍港口侵佔各國商人貨物案,雙方進行交涉……。」

吳爭笑著搖搖手道︰「馬爾蒂尼先生誤會了,北伐軍征用各國商人在港貨物之事,本王早有決斷,由大將軍府財政司原價賠償,並支付相應利息,這無須交涉……需要交涉的是,就各國聯合艦隊入侵我朝海疆、並致使我水師遭受重大損失之事。」

二人的立場顯然不同,相差太大了。

一個是侵權案,另一個是侵略案,雖一字之差,性質卻完全不同。

吳爭攔住欲爭辯的衛匡國,微笑道︰「公是公,私是私,你我之間的交情無法左右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如果馬爾蒂尼先生願意,可以做為我的貴賓留在杭州府,且之前我對你所作出的允諾不變……。」

衛匡國有些著急,道︰「可這場戰爭已經傷害了各國商人的利益……甚至是教廷。」

吳爭臉色漸漸收斂起笑意,「這麼說,聯合艦隊中,也有教廷的一份子?」

衛匡國忙不論道︰「閣下誤會了,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教廷一直視閣下為遠東最親密的朋友……。」

「那就好。」吳爭臉色稍霽,「只要教廷沒有參與,那這事不難解決。」

衛匡國急問道︰「閣下欲如何解決聯合艦隊與閣下水師之間的糾紛?」

「不對!」吳爭正色斷然道,「這不是糾紛,這是侵略與反侵略的正義的戰爭,反侵略者可以得到追究侵略者完全的處置權。」

「可……聯合艦隊並未戰敗。」

「他們逃了!」

「聯合艦隊尚有近千艘戰艦。」

「本王身後,站著千萬百姓!」吳爭不再給衛匡國面子,冷言反懟道。

衛匡國不得不緩和了口吻,「尊敬的吳王閣下,大將軍府現在需要的不是戰爭,只有和平……才是正確的選擇,沒有商人願意處于戰爭之中,財產安全才是他們的必選項。」

「連家門都無法周全的大將軍府,顯然不需要和平。」吳爭一字一句地冷冷說道。

衛匡國不得不鄭重問出了他的來意,「閣下可否提一個能夠使雙方都能體面結束戰爭的選項?讓這場該死的戰爭盡快結束,讓一切重回往日,讓和平早日到來?」

「馬爾蒂尼先生,本王願意擁抱和平,但前提是,聯合艦隊須向大將軍府投降,本王可以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讓他們回國。」

衛匡國愣了,這與他原先猜度吳爭會提出的要求,顯然是天壤之別。

一支僅剩二百多艘主力船的艦隊,以一種威脅的口吻,令一支尚有不下五百艘主力船的艦隊投降?

衛匡國驚訝地看著吳爭,說不出話來,他實在不明白,面前這個年輕人,哪來的這麼大的謎之自信和底氣。

……。

吳爭的底氣,來自于與鄭森的會盟,這無可置疑。

東亞最具實力的艦隊前三中的第二、第三一旦聯合,實力已經可以抗衡聯合艦隊。

何況是已經佔據道義高地和先聲奪人的水師面對的,不過是手下敗將罷了。

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吳爭有了足夠的戰略回旋余地,而聯合艦隊的「根據地」,只是尚未開化的東番島,那兒甚至連象樣的軍工坊都沒有。

也就是說,聯合艦隊的火器、彈藥補給,需要從萬里之外而來。

這才是吳爭真正的底氣。

然而,戰爭並沒有迅速再次暴發。

雙方,不,三方都需要戰術收縮,如同是擊出一記重拳前的回縮一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