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吳爭是真搞不懂這些東西的腦回路,下令將那十來車金銀財物傾翻在府衙門前,並揚言傳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汝等就值幾十兩,這些個髒銀,本王嫌它齷齪。」

這事在坊間迅速傳播出去,著實替吳爭贏了一片贊揚聲,也讓徐州百姓忘記了吳爭剛剛還賣尸體刮銀子的「惡事」。

但不可否認,吳爭同樣得罪了一大批從古至今都是被官府優渥以待的中上階層。

在這些人眼中,果然傳言非虛,吳爭,就是個異類。

相較于吳爭自得其樂,張國維等人是真郁悶了。

十幾車金銀哪,就算是馭馬拉的平板車,可一車萬把兩(一斤十六兩)總還是有的,這十幾萬兩要是拿回杭州府,不得再造出幾十門大炮、幾千發炮彈來?

這事的風波還沒過去,吳爭「變本加厲」又頒布了一道命令,更掀起了徐州城內一陣混亂,吳爭要打土豪、分田地!

乖乖里個咚,這事若是讓官員們去執行,那估計兩、三個月,甚至一年半載都不會有大的進展。

因為不管清廷還是義興朝,亦或者大將軍,哪一方的官員,身後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白利益牽絆,所謂「來自于民」嘛。

可如今代替官員執行的,是北伐軍二衛。

先不說吳爭在將士們心中的地位,就說這些北伐軍士兵,十有八九來自于社會底層,這樣的命令,還真嫌不多,最好來個十七八個,也不嫌多啊。

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就在這樣一個什麼都不確定的局勢下,熱火朝天地暴發了。

徐州府地域偏小,相較于揚州、淮安府,地界僅二者的四、五分之一,命令的傳達,在短短一天之內,便由北伐軍迅速執行。

徐州府頓時「雞飛狗跳」一團亂糟糟,有人歡喜有人憂,那些富戶、巨賈猝不及防地遭遇「天雷轟頂」,各自為戰,一時間竟作不出有效反應來。

面對著如狼似虎北伐軍士兵的槍口,哪還有反抗的膽量?

而普通民眾是既歡喜又憂愁,你說這白得的土地和財物堆在自己面前,不取吧不甘心,取了吧又怕日後遭報復,真是難煞了徐州府民眾。

但大部分人,最後還是取了,有道是「有便宜不佔黃八蛋」嘛。

可,這不開玩笑嘛,連大將軍府轄下十幾府,吳爭都不敢這麼「肆意妄為」,卻生生在「光復」在三、四天的徐州府,大搞這一套。

張國維等人前腳進來,勸吳爭收回成命,後腳蘇克薩哈、索尼就追進來了。

「吳王,您不能這麼做!」

蘇克薩哈臉色很不好,他憤怒地道︰「如今談判還未完成,徐州府歸屬尚未確定,吳王這麼做,豈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嗎?」

吳爭施施然道︰「本王在自己的徐州府施政,干汝等何事?」

「你……!」蘇克薩哈一時語塞,可眼中喃出的火焰,怕是能烤焦人。

索尼適時上前道︰「吳王若真要執行此令,能否到談判決定歸屬之後……听聞義興朝使團已至蕭縣,不日便可到達,吳王想必也不急在一時吧?」

其實這話很有道理,在場的人,不管是哪方,心里都清楚吳爭此舉的用意,那就是搞亂徐州府。

可問題是,一個混亂的徐州府,所產生的影響力和破壞力是巨大的,勢必影響到徐州府周邊,這會極大地動搖如今的統治根基,不僅僅是清廷,也包括義興朝,乃至吳爭的大將軍府所轄之地。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數千年的上層統治根基,會因徐州府這一「惡政」而崩塌,無論是誰當家作主,都不能容忍這般作為,敢為者,必被扣上「亂臣」之名,誅他九族。

問題是,誰能、誰敢給始作俑者吳爭,扣上這罪名?

事實上,所有人都認為吳爭瘋了,自己在給自己挖坑。

這也是張國維等人一听說此事,急忙前來勸阻的主因。

就算如張國維這般良臣,也認為吳爭此舉太過荒唐。

因為這不是為百姓好,反而是害了百姓。

君王牧天下,無法真正牧守一方,皇帝真正可以統治的是臣,而非民。

把臣都得罪光了,誰來替皇帝牧民?

在張國維等人心中,已經視吳爭為君上,豈能不來勸諫、阻止?

而蘇克薩哈、索尼雖是滿人,但好歹是大學士,這其中的緊要,豈能察覺不到?

在他們看來,吳爭這是破罐子破摔,明知無法佔據徐州,得不到就毀了它。

想著徐州崩亂,無法回去交差,二人心里是真的心急如焚啊。

然而,吳爭就是這時代的一個另類,他听到索尼的話,搖搖頭道︰「赫舍里大人有所不知,本王雖年青,可也知道時間不等人哪,有道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啊!這樣,你們談你們的,本王做本王的,互不干涉,如何?」

「這叫什麼話?」蘇克薩哈怒道,「談判之後,吳王拍拍走了,留下一個爛攤子……。」

「放肆!」張國維喝道,「請納喇大人在我王面前注意言詞!」

蘇克薩哈確實被激怒了,他大聲道︰「我乃大清的官,代表我朝前來停戰和談,自然要據理力爭!」

張國維急上一步,正要反懟,被吳爭伸手一拽。

吳爭道︰「讓他說唄,嘴長在他臉上,咱不能不讓人說話不是?去,傳本王令,因本王身體不適,和談暫緩。」

張國維先是一愣,隨即會意過來,大聲應道︰「是……不過王爺,清廷正副使皆在此地,就不必向他們通傳了吧?」

吳爭點點頭,「也是,納喇、赫舍里二位大人正好在此,就這麼定了吧。」

蘇克薩哈、索尼聞听早已色變,他們相視一眼,心里大急。

堂堂攝政王死在徐州,必須立即對朝野有個交待,否則,京城必亂。

可如果此時談判暫緩,得不到吳爭配合,那多爾袞的死因就會迅速傳揚出去,勢必造成清廷背上戧害多爾袞的惡名,從而引發內亂,這個責任,二人實在背負不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