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馬士英有些得意,他學得很象,仰頭看著天,背負著雙手,施施然道︰「想要不重演這場悲劇,就得走一步想三步,不,至少得想五步……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就要解決它,才能避免再犯同樣的錯……北伐其實不難,難在統一人心,一個人心不穩的國家,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分崩離析。如果不解決好這些,北伐有何意義?」

黃應運看看馬士英,再看看遠處正在建造的戰艦,那龐大的身影,形成的震懾力,讓黃應運不由得放聲嘶吼起來。

悲憤、興奮、委屈、不甘,還有一絲……敬佩。

黃應運心中隱約感到,眼前所看到的這一切,已經不是一個明室麾下諸侯應有的實力了,而是爭霸!天下!

從馬士英的話意中,黃應運能依稀口味和印證這種感覺,吳王圖得,不僅是北伐,而是天下。

正是這種呼之欲出的沖動和壓抑,讓黃應運無端地想嘶吼。

原來,安西王和自己夢寐以求的一切,在吳王的江南,早已成了習常。

這種心理上的落差,讓黃應運想拿頭撞牆。

可謂是,五味雜陳。

馬士英笑著搖搖頭,他也這麼過,可後來,馬士英習慣了。

做為過來人,馬士英沒有理會黃應運,而是遠遠走開,任由黃應運在那瘋狂渲瀉。

……。

黃應運第二次見到吳爭時,是去松江府的鐵路修建現場。

當時吳爭也在視察工程進度。

為了趕工程進度,從杭州至吳淞大概七、八百里的鐵路,被分成了三段,杭州至嘉興段,嘉興至華亭段,華亭至吳淞段。

每段由南北同時開工。

動用了二萬多人力,都是之前大戰中所俘虜的清兵,當然,九成以上都是漢人。

吳爭對俘虜是這些俘虜是「仁慈」的,給了他們悔過自新的機會,只要修建完鐵路,便可恢復自由,無論是留在江南,還是返回江北,都不會阻攔。

所以,這些人的勞動積極性挺高,進度也很快,吳爭是滿意的,心想,估計一年半下來,就可以試運行了。

與黃應運踫上時,吳爭當時的心情不錯。

他微笑著對黃應運道︰「看了這幾天,你心中有何感想……說來于本王听听。」

黃應運眼神復雜地看著吳爭,喟嘆道︰「學生這幾日,看到了許多半輩子不曾看到的,听到了從來不敢想的,也見識到了北伐軍的強大……但凡軍工坊、造船所、商會等等,這其中有任何一樣如果為大西軍所有,那麼今日,湖廣應該早已收復。如今吳王這些全都擁有,逐鹿天下,北伐必定成功!」

吳爭笑意更濃,奉承話誰都願意听。

黃應運接著道︰「可學生依舊想不明白,吳王還在等什麼?吳王完全不必擔心,渡江北伐因孤軍深入,而遭清軍包圍,其實只要北伐軍渡江一擊,以風卷殘葉之勢,收復揚州全境,如此,江北軍民必附之者眾,可謂一呼百應之局……清廷主力被牽制在西南、西北,根本來不及趕回救援,若吳王收復揚州,兵鋒直指徐州,清廷震動,天下震動,當可成不世之偉業。」

吳爭呵呵笑道︰「老馬沒和你解釋過嗎?」

邊上馬士英忙道︰「屬下解釋過了,就按王爺當初回答的話,原封不動說予他听了。」

黃應運搖搖頭道︰「馬大人確實是向學生解釋了,但學生經過這幾日反復思量,總覺得……不妥。」

吳爭問道︰「何處不妥?」

黃應運道︰「吳王天縱奇才,學生自知不如,但心中有四個字想一吐為快。」

「盡管講就是。」

「因噎殘食。」黃應運緩緩說道,「智者不取。」

吳爭神色不動,帶著原有的笑容,回身指著正在修建的鐵道,對黃應運道︰「知道這里修建的是什麼嗎?」

黃應運答道︰「之前不知,但經過馬大人解惑,如今已經知了……只是學生不明白,杭州至吳淞官道通暢,吳王耗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修建這樣一條鐵路,有何意義?粗略估算,這條路所耗費的錢財,怕是足夠十萬大軍,渡江收復揚州全境了吧?」

吳爭呵呵大笑起來,「你說得有道理,不過你還是少算了所需的耗費……本王告訴你,這條鐵路所耗費的錢財,足以讓十萬北伐軍,攻克徐州了。」

黃應運以為說動了吳爭,忙道︰「吳王容稟,這時候停下來還來得及,將這些精鐵打造成鋼刀、火炮等利器,即刻備戰,不日北伐,定能……。」

吳爭抬手,打斷黃應運,道︰「揚州之北,包括徐州、天津,雖說普通民眾還有反抗,但整個士人階層,大都已經歸附滿清,本王揮師北上,是去殺光他們嗎……對了,他們或許會降,不,他們一定會降!可降是真心的嗎?肯定不是!那本王要這些人何用?殺殺不得,用不甘心,留著是禍害……難辦得很哪。」

黃應運有些頭暈,他理解不了吳爭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

吳爭笑道︰「如今南直隸有天子,雲貴有皇帝。江北各府之人,各有各的利益,他們一旦被本王壓制,利益訴求得不到回應,自然會去找兩皇帝……黃應運,你不會想不到最後的結局吧?那是一場比韃子屠城更悲慘的事。因為,那是漢人在自相殘殺!」

黃應運漸漸會意過來,他听懂了。

吳爭在名義上,還是義興朝的吳王,如果揮師北伐,收復江北,那麼朝廷再次北遷,土地和人口自然是歸義興朝的。

但西南有永歷朝,一旦北地光復,永歷朝自然也要上京,義興朝自然不會容忍。

讓誰成為遜帝?

就算兩個皇帝都自願遜位,手下的大臣願意嗎?

如此一來,雙龍相斗,同室操戈之局,絕對無法避免。

這樣一場知根知底的內戰,必會對天下造成比滿清南下更大的破壞。

有隆武朝和魯監國互殺來使、劍拔弩張的前車之鑒,這一切在預料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