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合用就行,倒不是吳爭是個實用主義者,而是現實逼著吳爭采用實用主義。

詩和遠方,對如今的吳爭來說,太過奢侈了。

吳爭沒有太多時間,用的方法其實就是後世流水線作業培訓的方式,不需要你懂,只需要你按部就班,一兩個技術人員可以引領成百上千個目不識丁地人搞科研,雖然缺失了創造力,但可以速成,後世兩彈一星,就是這麼造出來的,否則,數以萬計的基層科研人員培養,至少得花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哪能十幾年之間造出兩彈一星來?

而此舉,讓江南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吳王要對大將軍府轄下各府官場及北伐軍序列,從上至下來次大換血了,當然,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期限為三年。

一個生手,在擔任副職的三年中,與上司慢慢完成新老交替的過程。

或許,在這三年里,雙方可以達成一種正治默契,或許可以在這三年中,彼此完成一種妥協,以此來避免一刀切帶來的撕裂痛楚。

這是關系新政持續推行,最基礎必要的一步。

會議確定農業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字專項法律,嚴格實施深耕、改良土壤、土地勘查規劃,合理施肥,興修水利、合理用水,培育、推廣糧種(貧瘠之地向廣東引進番薯進行合種),合理密植,防治蟲害,進行田間管理,工具改良,特別是對長江流域肥沃的土地,這原本就是相對高產區域。此事由左布政使熊汝霖全權負責。

這是吳爭一力堅持推行的,四年多來,關于農業產量的問題,吳爭對見到的、听到的,有了一個統一的認識,也為困擾心中的疑惑釋疑。

此時的百姓,春播夏收,再種一茬,再秋收,和後世沒啥區別。

可產量卻不及後世三成,為何?

是以前的百姓很懶嗎?其實不然,和後世人差不多。

問題出在三個方面,一是土地計量不同,那時的畝小,只有後世市畝的約四分之三,宅院也是如此,一畝小院,說得也不是後世的市畝。

二是糧種沒有很好的改良,農戶通常使用的種子,是上一季收割余下的種糧,而非後世有專門經過篩選改良的糧種站。

三是耕作方法落後,這一點是最大的原因,百姓往往播種之後,就不再打理了,除非有大旱大澇出現,甚至連最基本的施肥都欠缺。

這倒不是說百姓懶,而是當時人口少,大明人口巔峰時期,在冊人口也才二千萬戶左右,相當于人口剛超過億。

如此地廣人稀,人均田畝就多了,一丁分二十畝,算是少的,象唐時,一丁有百畝(其中四十畝永業田),象這樣的畝數,要細細打理,在沒有機械輔助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糧種優劣不分、參差不齊,播種後疏于打理,是畝產不高的根本原因。

要解決這個問題,在此時很難,人口是個大問題,千百年來養成的慣例也是大問題。

但現在,吳爭有了底氣,因為此戰有數萬俘虜,而且個個是男丁。

將他們做為最底層的耕種人口,在吳淞新城周邊劃出數十萬畝試驗田,進行耕種。

只要試種一季,一旦高產,足以引百姓爭相效仿。

政令推行,最好就是引百姓主動效仿,這才是牧民的最高境界。

對于十一府所轄各縣商業,進行政策引導,吸引各地商人投資工坊,從而改變農工的比例,漸漸將商人資本轉化為工業投入,帶動工業革命。

特別是在杭州府周邊,對開設織造坊的坊主進行稅收優惠或者減免,並對工坊用地進行半價租賃,最長者可達五十年。

由官府引導,向民間推廣軍工坊剛剛研制出的蒸汽紡織機,從而促進、擴大絲、布織品的產量,帶動服裝產業蓬勃發展,奠定江南服裝業在全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龍頭地位。

吳爭有信心,提早一個甲子,讓華夏來引導世界,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而奠定華夏坐穩世界正治、文化中心的地位。

所以,吳爭開始積極對商人這個階層進行引導和改造,引導是引導商人將商業資本轉化為工業資本,這需要刺激。權衡取舍、機會成本、激勵是經濟學的三大原理。

在大將軍府轄下,每年納稅最高者可由朝廷授于正七品散階承事郎,第二至第十名可授從七品從仕郎。這是相當于一縣正堂的官位了,雖然沒有實權,但畢竟是官身,這對于千百年來,飽受壓制的商人階層而言,這道政令等于解除了他們身上的梏鏈,從下九流直接躍上與仕人並立階層的途徑。

但同時,吳爭又給他們加上了另二道枷鎖,一是涉及逃稅、偷稅、漏稅者,每千兩入獄一年,可累計,直至無期,另處三至五倍罰金,可抄沒家產作為抵償。二是為確保務工者的薪酬,規定最低合法報酬為每月三兩,凡拖欠務工者薪酬累計超過五百兩者,可由官府負責追討,超過三千兩者,入刑,最高可處八年監禁並抄沒家產。此事由莫執念領頭,按察使張煌言一路監察。

同時,單獨設立監察使司,允許監察司在各縣設立監察分支,編額十人,並額準監察司擁有一支獨立的監察部隊,人數上限為三百人,由監察使掌控。

七月二十三。

吳爭召集各衛指揮使、副指揮使及兩支水師總兵、副總兵,定調了三年的擴軍、強軍方略。

吳淞水師擁有七十二、六十四重炮艦共十二艘,內河炮艦三十六艘,斥候船二十四條,大型運輸福船二十八艘,滿編上限為六千八百人,同時,單獨編制一支三千二百人的陸戰隊。

舟山水師開始換艦換裝,並在三年內,擴編成與吳淞水師同等的新式艦隊。

杭州衛改編為北伐第一軍,人員編額擴大至五萬人,下設五營,做為北伐主力。

其余各衛皆隸屬北伐第二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