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天津衛急報,義興朝吳淞水師自大沽口西進,因船堅炮利,沿途要隘皆被火炮摧毀……此時,其中兵鋒已逼近天津。」

頓時,殿中一片死寂,片刻之後又是一片混亂,如同沸騰的開水鍋。

天津,有明之前,沒有這個稱呼。

以前,天津有個「直沽」的名稱,那是金朝貞佑年間的事,位置大概在在三岔口,但那不是城,而是寨,叫「直沽寨」。

之後,元延祐年間,為了漕糧運輸方便,改直沽寨為海津鎮,並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也就是說,明之前,天津叫海津,還是個鎮,和軍事毫無關系。

然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就是從這轉京杭大運河南下,奪了權登了基,

為了緬懷這場得意之戰,朱棣將它將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為了防備後世有人照樣畫葫蘆,朱棣在天津設衛,就是為了防止後人效仿,但天津也只是個衛,並非尋常州府,只是個軍事要隘。

大沽口,就是入海口,離天津衛不足百里,天津衛距離順天府也就三百余里。

關鍵是從大沽口至天津衛這個距離,戰艦是可以直接到達的。

也就是說,只要敵人從天津衛登陸,一個急行軍……就兵臨城下了。

當然,朱棣那時,這世界上還沒有如此強大的艦隊,可以威脅到天津衛,鄭和七下西洋的「無敵艦隊」,那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否則,就算是借朱棣十個膽子,也不敢定都順天府啊。

可就算如此,朱棣也不敢大意,設立了天津衛之後還在擴大規模防御,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于大沽海口築墩設炮。

清軍南下,大明滅亡。

原本這四年多的時間,或許可以整編一下天津衛的降清守軍。

可惜,先是慶泰朝,後是義興朝,牽制了清廷巨大的兵力和財力,大順、大西軍殘部和南面永歷朝由此有了喘息之機,更造成了清廷無力去整固天津衛。

也難怪,誰能想到敵從海上來啊。

可現在,問題出來了。

此次多爾袞本是打一場速決戰,抽調了駐京八旗,此時在京畿,可用八旗不過二萬人,別的就是降清明軍了。

這點兵力應戰是夠了,可敢派出去到天津嗎?

老窩不想要了?

清廷這下是真得震動了!

這就象後世有個偉人曾經說過,在沿海架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國家的事確實存在。

是,大明也曾經天津衛乃至大沽口有要隘,也部署了不少火炮。

此時也還保留著,可問題是射程不夠啊,不能和吳淞水師新式戰艦上的火炮相提並論啊。

要隘部署的火炮確實能封鎖海河,可吳淞水師可以在岸炮的射程之外,逐一摧毀岸炮陣地。

守軍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沿途逐一拔除,直至天津衛。

清廷如何應對?

沒有人再去糾結布木布泰的臨時「叛變」,也不再糾結多爾袞的處置問題。

在國朝的生死存亡面前,一切都可以忽略。

吳爭怕是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在無意中幫了多爾袞一個大忙。

濟爾哈朗幾步沖至傳令兵面前,急吼道︰「吳淞水師有多少船……快說,敵人有多少人?駐防天津左右兩衛作何應對?」

「回大人,敵人有大船十條,中小船不計其數……大沽口駐軍要隘皆已經被敵人炮火摧毀,駐軍皆逃往天津衛……。」

「混帳!」一向老好人的濟爾哈朗一巴掌扇翻了傳令兵,猶不解氣,再踹了他一腳。

這才回頭朝布木布泰、福臨道︰「大船十艘,一艘若以載八百人計,除去水手,可登岸者約為三、四百人,十艘約為三、四千人……可無法估算的是,中、小船有否運載兵員。臣以為,首要之事,當勒令天津衛駐軍探察清楚敵人兵力,同時,調集拱衛京畿諸軍,前往天津阻敵!」

「不可!」貝勒屯齊(莊親王舒爾哈齊之孫)大聲反對道,「京畿諸軍一旦調動,萬一有個閃失……為何應對?」

這話說出了大部分臣子心中的擔憂。

如今山東、山西乃至蒙古不少部落都有反叛,這萬一真有支軍隊殺入京畿,那空有百萬大軍的清廷,那可就真成了笑話了。

濟爾哈朗雖然被貝勒屯齊頂撞,但也沒發怒,他知道屯齊的話在理,京城兵力本就空虛,再抽調,怕是真沒法應變了。

就在滿殿群臣個個滿臉愁苦、沒有對策時,洪承疇突然道︰「要不……抽調新軍增援天津衛?」

這話瞬間讓群臣臉色為之一振,讓朝廷在財政拘緊的情況下,還投入了數百萬兩銀子的新軍,是時候該出出力了。

可這話讓屯齊等多爾袞一派的將領蹩緊了眉頭。

他們心里一個個在罵洪承疇老狐狸,太狡滑。

新軍火槍營、槍騎營皆已經被派出,一路西向增援阿濟格平叛,一路南向剿滅膠東叛亂。

傻子都听得明白,這策略要是實施,那麼抽調回來的一定是槍騎營,一是因為槍騎營是騎兵,回援速度快,二是膠東平亂進展順利,槍騎營已經將于七所部,擠壓在寧海州、墨縣和海陽縣區域之內。

可槍騎營統領是錢翹恭,濟爾哈朗的孫女婿,也就是皇帝一脈。

這次要是回援天津衛立下大功,加上多爾袞前方戰事失利、損兵折將,那麼皇帝一脈的勢力無疑便會大漲。

福臨哪會想到那麼多,他倒是從清廷的根本利益考慮,他大聲道︰「傳朕旨意,急召錢翹恭槍騎營增援天津衛,至于膠東民亂……可全權處置!」

濟爾哈朗、洪承疇、範文程等大臣迅速上前躬身道︰「皇上聖明!」

多爾袞一派將領不禁面面相覷,他們急眼望向布木布泰,希望皇太後來說句公道話。

不想,布木布泰竟也點頭表示同意,「攝政王此時無力回援,朝廷只能行權宜之計,相較于膠東民亂,天津衛軍情更為緊急……就按皇帝的意思辦吧!」

「臣等遵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