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此次前來,吳爭為得不是手雷,手雷已經被下令量產,吳爭此來,為得是改良的「虎蹲炮」。

吳爭面前的這尊鐵炮,與戚繼光的「虎蹲炮」有些神似,對于固定方式更是與「虎蹲炮」相差無比,一個「又」字形有炮架,炮管從「又」字口中貫穿,炮架的兩只腳成八字,底腳處有鐵絆,可以使用大鐵釘將其固定。

以炮管的伸縮,來調整仰射角度,外形上活月兌月兌就是一門迫擊炮的雛形。

但形似並不等于神似。

戚道昆在邊上介紹道︰「此炮長二尺九寸,炮管淨重三十九斤,炮架重八斤,重四十七斤,分拆之後,可以肩扛,也可以用車運載。」

吳爭點點頭道︰「試射過嗎?」

「已經有過數十次試射。」戚道昆道,「射程最遠可達一里半,但有效射程在八百米左右,超過這距離,炮彈的去向不可控。另外,連續射擊八至十次之後,需要至少一刻鐘的冷卻,同時清理炮膛。」

吳爭再次點頭,這很正常,黑火藥基本都是這個通病。

「此炮炮彈可以用兩種,一是戚少保所載的小鉛彈,一次可裝置一百五十顆五錢重(七斤半)的鉛彈,其射程略短,約為五百米的有效射程。其二是裝填王爺所說的單顆圓鐵彈,射程可達八、九百米。」

吳爭道︰「安排試射吧。」

「是。」

先射的是小鉛彈,炮聲如同悶雷,「轟」巨響之後,四百米外的炮靶,如同被篩子似的,一寸厚的實木板上,皆是通透的孔。

讓吳爭很滿意。

第二炮打得是仿制歐洲的鐵彈,炮彈裝得是延時引信,只是炮彈射出之後,引爆的時間很難控制,不象觸踫引信那般精確。

這次的炮聲比較脆,發得是「 」音。

炮彈射出,約模數了兩秒,「轟」的一聲巨響,遠處濃煙彌漫,夾雜著赤紅的火光閃動。

等煙霧消散,吳爭上前查看,發現原本一道一尺厚實土夯實的土牆,已經轟塌了一個一米左右的豁口,而且還有不少碎鐵片,深嵌入牆體。

吳爭滿意地點點頭道︰「非常好,可以定型量產了。不過,炮管、炮架還需要更輕便些,哪怕輕個半斤也是好的,方便攜帶嘛。」

邊上陳守節道︰「請王爺放心,之前王爺所繪的蒸汽機,已經制造出兩台,正如王爺所講,此機器用于錘打,非人力所能及的。等再仿制出更大的機器,就可用于鍛鋼了。」

吳爭大喜道︰「快帶本王去看看。」

在另一個工坊里,吳爭看到了自己繪制草圖的蒸汽機,不過還是不夠強大,大半個人高,用的也才是數十斤的錘。

「別的部件都沒問題。」陳守節解釋道,「關鍵是儲汽的罐子密封不足,一旦漏氣,非常危險,有幾人被蒸汽燙傷。」

吳爭默默點頭,這自己還真幫不上忙,沒有橡膠、工藝又不足,密封性確實是件難辦的事。

不想陳守節道︰「不過卑職和眾工匠已經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吳爭一驚,問道︰「什麼方法?」

「用細麻夯實接口,蒸汽濕潤,細麻遇水則漲,由此可進行密封。卑職已經試驗過幾次,皆無漏氣情況發生……請王爺隨卑職前往查驗。」

吳爭興奮地隨陳守節再轉到另一個工坊。

一個比吳爭個子還高,約有二米寬、三米多長的長方形鐵箱,出現在吳爭面前。

吳爭上前仔細查看,這是由匠人手工打磨出來的鐵箱,這是由里外兩個鐵箱套成的,箱體周圍是上、中、下三層鐵箍條,而箱與箱的連接處,就如陳守節所說的,夯實了白色的細麻。

陳守節在邊上介紹道︰「內箱與外箱的尺寸相差無比,把外箱加熱之後,套入內箱,然後等外箱冷卻下來,便緊緊箍住了內箱,其中以細麻夯實,如此便可做到密封。」

吳爭是真沒有想到,這時的工匠已經掌握了自緊工藝。

這太不可思議了。

吳爭確實有些激動,密封問題的解決,表示蒸汽機的功率可以增加到另一個高度。

由此帶來的改變是不可想象的。

後來吳爭才從陳守節口中知道,以細白麻做為密封,在十幾年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的舟車章節里已有明確記載,「凡船板合隙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及入,然後篩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舟念」。

陳守節更提到,明亡清軍南下之後,時任廣州知府的宋應星,在三年前已經掛冠返回江西奉新故里。

吳爭不得不贊嘆明人的智慧,也由此,吳爭對開年出兵江西,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把宋應星搞過來。

吳爭意識到,或許自己真的有可能將工業革命,提前幾十年。

而這次的工業革命,將首先出現在華夏大地。

吳爭隨即把自己知道的高壓閥結構和一些與蒸汽機有關的知識,對陳守節及一應工匠作了個介紹,同時,吳爭下令,將蒸汽機的研發,獨立成另一個單坊。

……。

回到杭州府,吳爭隨即頒布了《軍改令》。

確定了軍政正式分離,對北伐軍的稱謂、各級構成、招募、征募的觸發方式,軍人的義務和權利,待遇及福利,在法律的形式進行了明確,並確定了北伐軍軍旗。

之前,北伐軍一直延用著皇帝的龍旗,區別無非是在將旗上書寫一個姓氏。

這顯然已經不合適了。

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西歐商人的商船上,都已經掛起了國旗。

可就是到有末時,明朝依舊沒有國旗。

與外通商的明朝商人們,只能自己編造一面國旗,以在海上來區分歸屬。

商人們用一面藍底或者黃底的旗上,畫一個鮮紅的太陽,做為明朝的國旗,而這種民間的做法,居然在海商中間,形成了一種共識。

也就是說,不但明朝商人心知肚明,連外商都認可。

所以,對于吳爭而言,確定一面軍旗,其核心就是要對將士和江南民眾形成一種凝聚力。

由此來維護大將軍府的號召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