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PS︰感謝書友「莫問七劍」投的月票。

在接到廖仲平奏疏時,朱慈烺做出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調五千禁軍出皇城,按廖仲平的方略,經玄津橋向西,沿進香河,對雞籠山方向的清軍發動了側擊。

此舉,不僅僅是增援雞籠山方向的明軍,更是一錘子在譚泰和濟爾哈朗兩部之間釘入了一顆釘子,掐斷了二者之間的直線聯系,也就是說,譚泰和濟爾哈朗如果要聯系,就得北繞一圈,這需要花半天的時間。

朱慈烺的這一決斷,確實為廖仲平減輕了壓力,也為最後勝利爭取了時間。

……。

在京城君臣、百姓都盼著鎮國公吳爭援軍到來的時候。

吳爭在干啥?

吳爭親率火槍營、杭州衛,在舟山水師的炮火支援下,以犁庭掃穴之勢,蕩平了靖江三千九百清軍守兵,佔領了靖江。

就在濟爾哈朗心中隱隱感覺不對勁的時候,從丹徒出發的金山衛已經抵達龍潭外圍,隨即向駐守龍潭的清軍發起了進攻。

龍潭是個小鎮,但在王之仁的經營下,已經成了一個要隘,本是為了坑清軍的。

可王之仁重傷,加上水師傾囊而出,給了清軍一個極佳的機會,輕易佔領了這座要隘。

而此時,金山衛卻因此而陷入了苦戰,可謂是天意弄人。

吳爭本來是想以王之仁水師和舟山水師聯合封江。

到了真擋不住的時候,就在應天府水域,讓出一個缺口,讓一部分清軍突入,以應天府堅固的防御來消耗這支突入的清軍。

這樣,以鎮江府為據點,結合守軍和金山、杭州兩衛,就算鎮江水域也被突破,同樣能抵御清軍攻城。

這不是吳爭怯戰,不想與清軍堂堂正正地以正合。

實在是力有不逮,不管是朝廷還是大將軍府,僅以十府之財力,供養七萬大軍已經捉襟見肘,加上幾乎從沒有停下的戰爭,底子已經耗盡,急需修養生息。

吳爭殺多鐸,確實是想拖清廷同樣陷入這種財政困局,可絕不是想當下就與清廷決戰。

可王之仁的突然重傷,讓吳爭不得不改變原本的作戰思路。

在吳爭預想之中,應天府可以擋住清軍一、兩個月,這個時間足以讓自己從容進攻靖江,然後進攻泰興,這樣,就形成一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格局。

清軍攻應天府攻不下,可吳爭可以攻下靖江、泰興,這樣清廷勢必恐懼吳爭會率部北上,直入月復心,如果真按吳爭的想法,這事還真有可能,缺少糧餉,吳爭完全可以在沿路劫富濟貧,這事,吳爭干得出來,沒有任何心理障礙。

所以,照吳爭的想法,最好是打得清廷不得不主動撤退,理想狀態是能佔據江北一個州府,做為日後北伐的跳板。

但人算不如天算,戰局瞬息萬變,誰能知道,如此堅固的城池加上兵力並不比清軍少太多的應天府,竟不到四天就被清軍攻破。

如果吳爭能想到這點,只怕啥想法都不會有,早就直接派金山衛增援京城了,畢竟,京城一失,整個江南人的士氣都會下降,好不容易有的大好局面就會化為烏有。這樣的損失,吳爭是承受不起的。

可世上沒有如果,也沒有後悔藥可買。

吳爭得知京城危急的時候,杭州衛已經從靖江出發登陸對岸,向泰興進軍了。

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時哪怕退兵,恐怕也救不及京城了,吳爭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只是在心中祈禱魯之域、吳易進攻龍潭順利,這樣圍魏救趙,或許還能逼濟爾哈朗回援龍潭,如此,說不定能減輕廖仲平的壓力。

吳爭下令加速向泰興進軍,是加速,不是急行軍,這是為了在趕到泰興時,立即組織起進攻。

第二天凌晨,也就是濟爾哈朗打算撤退,卻被譚泰拒絕的第二天凌晨,杭州衛對泰興發起了進攻。

泰興是個小縣,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建縣,此時隸屬揚州府。

清廷原本沒有在泰興駐囤軍隊,只有三千六百兵力駐囤于泰州。

因吳爭光復長江東南十府,清廷才在泰興駐屯了一千八百守軍。

可此時,靖江被攻下的消息已經傳到泰州,那兒的三千六百清軍,已經在杭州衛前鋒到達泰興之前趕到,兩部會合之後,有了五千四百人,這就讓吳爭無法迅速攻下泰興,一天激戰之後,吳爭沒有連夜攻擊,而是下令當夜讓將士休整,等待後軍趕來。

打算天亮時發起強攻。

……。

兩天的時間,足以將戰場變化,傳到黃河邊。

多爾袞聞知軍報,就已經感覺到戰局的變化不妙。

他的判斷幾乎與濟爾哈朗相同,攻入應天府的清軍應該立即從應天府撤退。

因為龍潭絕對無法守住,金山衛是清軍守軍的兩倍,龍潭雖然是要隘,但也僅僅是個要隘。

無民可以協防,清軍死一個就少一個。

加上清軍剛剛攻下龍潭,周邊都是明軍控制的地盤,不具備任何可借力之處。

打順風仗還好,可要讓這些降清明軍與金山衛打一場殊死之戰,很可能形成嘩變。

這樣一來,攻入應天府的清軍就被隔開了,喪失了退路。

如果攻下應天府還好,可以憑應天府城牆防御,且應天府中的囤糧和百萬民眾的存糧,足以保障二萬多清軍的需求。

可如果陷入僵持,那就是萬劫不復之境。

那一萬八旗軍是絕對損失不得,就算是多爾袞也無法承擔這一萬八旗兵在江南全軍覆沒的結果。

多爾袞立即手書傳令,令濟爾哈朗撤退。

同時將戰局變化急奏朝廷,建議朝廷,只要義興朝送還豫親王多鐸的尸體,可以體面地結束這場戰爭,然後進行和談。

之後,多爾袞開始組織前鋒渡河。

這個時候,多爾袞就算再謹慎,也只能冒險一搏了。

因為一旦泰興被吳爭攻下,那麼黃河以南沿海,就沒有一支可以抵擋吳爭北上的清軍了。

這會使得局面失控,清廷或許可能由此而失去黃河之南的整片土地。

所以,就算冒險,多爾袞也須搏一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