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內閣之中,四人。

陳子龍、錢肅樂、張煌言。

少了興國公王之仁、戶部尚書馬士英,多了一個太傅張國維。

此時的陳子龍神情很激昂,他有理由興奮。

迎太子正朔還朝,擁立為帝,他陳子龍那就是慶泰朝,不,該是大明朝不朽之功臣,清史之中,當以濃濃筆墨書寫之。

「太子一旦登基,諸公今日之功業,當銘刻在青銅器上,雕琢在社稷壇上,畫在太廟牆上,千古流芳!」

張煌言微微皺眉道︰「如此大事,怎可不知會興國公、鎮國公,沒有這二位國公的慶泰朝,那還是慶泰朝嗎?」

陳子龍臉色一沉,「張蒼水,君是君,臣是臣,你捫心自問,你當年舉旗起兵之初心,如今安在乎?」

張煌言一愕,沉默了。

錢肅樂應和道︰「我等毀家杼難,為得不是高官厚祿,心中所圖唯有振興明室,收復河山,拯救天下黎民于韃子屠刀之下。僅憑此,無論我等今日做了什麼,也將無愧于心。」

張煌言喟嘆一聲,搖搖頭,不再出聲。

陳子龍沒有繼續責問,而是趁勢岔開話題道︰「興國公、鎮國公都是忠義之人。」

這話算是給王之仁、吳爭定性了。

「待新君登基之後,定會加以優渥、厚賞……如今雖說戰爭結束,可清軍依然有重兵駐扎江北,況且江都大軍需要撤回,也需要二位國公率軍牽制,以作掩護,軍務為重,此次大典,就無須召回二位國公了吧?」

錢肅樂頜首道︰「首輔所言乃老成謀國之言,錢某附議。」

一直默不作聲的張國維突然開口道︰「老夫不是閣臣,原本不該妄言……可老夫想問,若二位國公無心擁立太子,那又該如何?」

死一般的寂靜!

一柱香的時間,就是這般死寂。

在場的四人,沒有一個是傻子,張國維所說的,才是今日內閣會議真正的重點。

「應天府有三萬新軍!」陳子龍開口道,「朝廷已經召回廖仲平部……太平府建陽衛,我已下令調五千人赴京……應天府有自保之力。」

張煌言質疑道︰「夏完淳尚在丹陽養傷,首輔何以私自調動太平府建陽衛?」

陳子龍老臉一紅,道︰「事態緊急,我是不得以而為之。」

張國維面上終于顯露出怒意,「首輔視律法于不顧,以夏完淳先生之名義,私調建陽衛入京,如此安排,可是想將慶泰朝拖入內訌?」

陳子龍怒道︰「我一切所為,皆無愧于心。二鎮擁兵自重,由來已久,敢問張公,難道要將應天府拱手讓人不成?將明室斷送于二鎮之手?」

錢肅樂趕緊圓場道︰「便是為了國事……諸位,還是商議如何應對吧?」

陳子龍無心糾纏,道︰「如今最穩妥之法,便是說服興國公,只要許之異姓王爵,想來以興國公的心性,定能站在太子這邊。如此就算有什麼不測……他也獨木難支。」

他,所指的自然只有吳爭。

張煌言嗤聲道︰「首輔可以先有淳安之變,再有朝堂之上擁立鎮國公之舉,如今又擁立太子。借國之大義,行齷齪之事,無端斷己一臂,這種事……恐怕只有蠢人方能為之。」

陳子龍大怒,喝斥︰「張蒼水,你憑心而論,我陳子龍是為一己之私之人嗎?你憑心而論,我陳子龍為相這半年時間,可有取一文國帑、貪過一文賄賂,亦或是安置一個親信心月復于朝堂?」

張煌言無語,起身道︰「煌言之所以順從諸位擁立太子,乃為明室傳承正朔。可若要因此而禍害朝廷功臣、引發慶泰朝內訌……恕煌言不忍、不敢為之,告辭!」

陳子龍厲聲道︰「張蒼水,身在其位,當謀其政。你身為閣臣,豈能一走了之?」

張煌言站住,頭也沒回地說道︰「在淳安之變時,煌言就辭過一次……現在,不妨再辭一回。」

說完,將冠帽取下,放置于門邊木幾之上,指袖而去。

陳子龍目瞪口呆,指著張煌言的背影吶吶地說不出話來。

而此時,張國維起身拱手道︰「首輔有一句話說得對,勿忘初心!能與諸公擁立太子,張某無悔。可張某也認同張蒼水之言,此事不忍、亦不敢為之。張某本非閣臣,自然就沒有所謂身在其位,當謀其政之責,若首輔不滿張某言行,可向監國彈劾,罷去張某之職。告辭!」

陳子龍愣了半晌,霍然暴發了,他一把掀翻案牘,沖著錢肅樂喝道︰「你瞧瞧……瞧瞧,他羽翼已豐至此,若再給他一年半載,怕是真會篡奪天下了。」

錢肅樂沉聲道︰「首輔慎言,鎮國公終究是明室後裔。」

「三百年明室,後裔多了去了。」

錢肅樂突然嚴厲地懟道︰「可宗廟、社稷傳承,也非首輔一人能說了算的?」

陳子龍大愕,好半天悲憤道︰「連你也是如此看待陳某?陳某嘔心瀝血,所為的就是這大明天下,可到頭來,竟落個眾叛親離的結果?」

錢肅樂喟嘆道︰「肅樂失言,首輔切勿動怒……也罷,錢某自請去與興國公說項便是。」

……。

皇宮禁苑。

春和殿。

朱家兄妹抱頭痛哭,傾述這三年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太監鄭叔,在邊上抹淚不止,暗暗祈禱,滄桑之後便是陽光普照。

「太子殿下、公主殿下,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嗚嗚,怎可落淚呢?」鄭叔是真情流露,說著說著,把自個兒給說哭了。也是,當初在平崗山寨,謀劃行刺吳爭,他是拎著腦袋干下的事,差點就被吳爭一刀砍了腦袋。

這其中的辛酸苦楚,怕是只有鄭叔自己才能體會,好在這一切都過去了。

眼前的太子氣宇軒昂、眉目之間英氣勃發,正是一代中興之君的氣象。

最難得的是,太子看得起老奴。

連奴一個殘缺之人,太子都能以禮相待,何況滿朝英才俊秀?

從今以後,明室振興有望,天下安定,大明至少還得中興數百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