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鎮江城清軍,因兩個截然不同的命令,混亂成一團。

洪承疇哪怕到此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命令會造成清軍混亂。

其實很簡單,令出二門罷了。

譚泰是征南大將軍,雖說在江北隸屬于吳三桂統帥,可就算吳三桂,那也得對譚泰客客氣氣,凡事先言「請」,遇事先征求譚泰的意見。

譚泰之前下令戰略收縮,將過江清軍全數撤回,鞏固江防,擊退入侵明軍。

可現在,洪承疇令鎮江城守軍必須死守城池。

如果譚泰奉旨回應述職了,這還好些,鎮江清軍還能做出選擇,畢竟縣官不如現管嘛。

可問題是,譚泰還滯留在江心島,清軍將領誰敢忤逆譚泰?

不說他是征南大將軍,就論他是多爾袞嫡系,誰有那麼大膽?

因為譚泰的命令下得早,比洪承疇早了兩天。

鎮江清軍已經著手做好了撤退準備,前鋒都已經到了江邊了。

結果洪承疇的命令到了。

那是繼續撤退呢?

還是奉命返回鎮江城堅守呢?

不用說士兵議論紛紛,怕是將領也無所適從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支明軍騎兵到了鎮江西城外十里地。

聞知敵情,清軍這才就更亂了,城中有些將領要撤退出城去,而城外卻要返回城內。

看著緊閉的城門,宋安心中萬分焦急,這一路上,沒有吳爭的一點消息,他已經被吳小妹拎了不下十次耳朵了,要知道,這可是當著騎兵將士的面啊。

看著將士掩嘴莞爾,宋安是欲哭無淚。

其實宋安心中是松了口氣,沒有消息,要比有消息好。

真有了消息,那就說明大局已定,難以挽回。

沒有消息,那就說明吳爭應該還沒出事,事還可為。

可到了鎮江城外,見城門緊閉,騎兵又不具備攻鎮江這種堅城的先決條件,就在宋安焦躁之時,斥候稟報,北城外清軍紛亂,象是要逃跑,可又不象,因為無數人在返回城中。

宋安樂了,這真是剛覺肚餓就有人送饅頭,咱攻不了城,收拾你們這些出了城的,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于是,宋安下令,全軍迂回北城,對城外清軍進行突襲,但為了吳小妹的安全,宋安留下了百騎,令他們護送吳小妹後退三十里,以策萬全。

吳小妹雖然任性,但知道會騎馬不代表會打仗,于是也就叮囑宋安,留心吳爭的消息隨百騎離開了。

就這樣,宋安率騎兵迂回北城。

當然這些,逃不過西城守軍的眼楮。

可宋安所率的是二千騎兵,一旦加速,從速度上來說,守軍派出的信使,不具備時間優勢。

也就是說,城外清軍或許能趕在明騎到來之前得到消息,但提前不了太久。

這個時間差不足以讓他們做出有效的對抗騎兵準備。

當宋安率騎兵出現時,宋安眼中所看到的是,面前清兵一分為二,一群向江岸鼠竄,另一群恨父母少生了兩條腿,向城門方向狂奔。

這就是得到明軍騎兵來襲的清軍反應。

宋安面臨選擇,所率兵力不足以分兵,是追逃往江邊的,還是追逃往城門的。

沒有多想,宋安做出了決定,追逃往城門的!

理由很簡單,城中守軍少一個,城防就弱一分,如果讓清軍順利逃入城中,那日後攻城就會困難許多。

宋安的想法無疑是最正確不過了。

他的想法還無形中契合了整個鎮江城收復戰。

人的雙腿,自然是跑不過四條馬蹄的。

隨著明軍騎兵追近,無數的清兵不再向城門奔逃,而是向東門逃去。

可宋安勒令騎兵不得追擊,而是一路向北城門方向突進,除了被馬蹄踐踏和明軍隨手斬殺的,清兵傷亡並不多。

明軍騎兵一直突進到北城門外三、四里地,城中守軍眼見情況不妙,不顧城外還有至少上千清兵的哀求,迅速關閉城門。

宋安見狀,大呼可惜,于是下令調頭對城外清軍進行砍殺。

但這時,城外清兵已經四散,騎兵僅僅消滅了數百人,視野里就已經沒有清兵了。

明騎在城門外遛了數圈,見清軍完全沒有出城迎戰的意思,宋安這才下令,帶著幾個被俘獲的清兵轉回西門,去迎吳小妹。

……。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

老實人有福。

能在這個亂世,一直據禁軍指揮使,時有加官進爵,那真是靠著他的老實勁。

正如他在淳安之變時對朱以海說的,他只忠于監國,誰監國,他就忠于誰。

所以,哪怕是朱媺娖都對他很信任。

廖仲平是老實,可不代表著他缺心眼。

相反,他是深諳戰法,極具軍事常識的。

雖說不知道朝廷為何突然抽調鎮江城守軍回京,但他依舊從軍事力量對比中,體會出其中的異常,他判斷這明顯是給清軍渡江進攻的良機。

可這認識,不等于他能做什麼。

朝廷詔令,不是他能改變的,廖仲平只能選擇沉默。

在得知吳爭前往丹徒的那一刻,廖仲平就警覺不對勁。

清軍為何不是先攻防守薄弱的鎮江,而要先攻防守相對強大的丹徒?

坐在地圖邊,細細琢磨了很久,廖仲平幾乎就可以確定,這是個針對吳爭的陰謀,可他依舊選擇了沉默。

雖然內心是痛苦的,但他明白,但凡策劃此事的都不是他惹得起的,甚至他還懷疑,此事會不會有監國摻和其中,調兵命令畢竟來自朝廷的最高層。

然後鎮江城失守,丹徒陷落的消息傳來,廖仲平捶胸頓足,徒嘆奈何!

這種對現實無力的絕望,吞噬著這老實人的心。

他對吳爭有敬意,但凡能為國為民收復河山的,廖仲平心里都有桿秤。

他不懂什麼政治傾軋,因為他不想懂,他就明白一點,但凡象吳爭這樣的人死絕了,慶泰朝就真完了。

可今日,他得到了同樣來自最高層的命令,率軍往鎮江方向救援吳爭。

廖仲平再也不想沉默,他暗暗決定,吳爭活著,拼死救援,吳爭死了,那就攻鎮江,拼了!

從應天府通往鎮江的官道上,急行的大軍,佔據了官道不夠,沿邊的小道都被佔據。

百姓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無不避至田里驚恐地張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