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博洛听了,趕緊躬向道︰「屬下失言了。」

多鐸這才緩和了語調,「福州港之戰,據潰兵描述,彈中雨下,火炮轟擊次數數不勝數,黃斌卿又怎麼舍得下這麼大的本錢,這不符合常理。再有,黃斌卿立下如此大功,不說其它,單就救駕之功,就當被隆武冊封國公之位,可這幾日攻防下來,他卻從未露面。城中也未樹起他的旗號。咄咄怪事啊?」

這話真沒錯,這個時代的戰爭,旗號很重要。

譬如說,城中如果是黃斌卿主帥,那麼城頭所豎的旗幟,一定是「黃」字帥旗。

可現在,城頭豎的是「鄭」字旗和「張」字旗。

這說明,主帥肯定不是黃斌卿。

那麼就更奇怪了,如果確是黃斌卿率舟山水師救了隆武的駕,那麼理所應當,黃斌卿應當為主帥,至少是一門主將才對。

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說來也巧,此時有斥候前來稟報。

「稟王爺,浙東傳來急訊,半月前慶泰朝水師在杭州灣擊敗隆武舟山水師,舟山水師已盡入慶泰朝之手。」

博洛聞听愕然。

多鐸「噌」地起身,用力一擊案板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本王听聞港口炮戰,有種似曾相識之感,原來是這小子在其中搗鬼。」

博洛此時也醒悟過來,「王爺這麼一說,屬下也想起攻打杭州城時,吳爭指揮的火炮了,這種火炮轟擊的情形,果然如出一轍。」

「住嘴!」多鐸厲喝道,杭州城一戰,他敗得太過屈辱,這是他心中的一絲痛,不想被提及。

博洛聞聲閉嘴,不敢忤逆。

多鐸大喝道︰「來人,速派人傳信攝政王,慶泰朝背信毀約,遣水師助隆武攻擊我軍,致使福州城易手,數萬將士傷亡……本王懇請攝政王殿下調兵征討應天府。」

說到此處,多鐸轉身對博洛下令道︰「命方國安立即率部攻平崗山、瀝海兩地,不得有誤。」

博洛這里不得不開口了,「王爺,如今我軍兵力不足,福建、廣東未定,不宜重開戰端啊。」

多鐸暴怒,一腳踹向案板,可惜,他的一只腳被齊踝炸斷,如今是安得義肢,哪有原配腳靈活?

好的那只腳踹出,這只假腳就承受不住了,身子一歪,整個人轟然倒下。

博洛趕緊沖上前攙扶。

多鐸羞憤交加,厲聲大喝道︰「吳爭,本王發誓,必殺你!」

……。

收復紹興之心,吳爭一直都有。

前世今生,都是紹興籍人,眼看著紹興淪陷敵手,這是一種煎熬。

況且父親還滯留平崗山,吳爭更是心中不安。

數月過去,已近年關。

吳爭很想一家團聚,可這,需要一個契機。

以應對朝野的口誅筆伐。

人啊,就是喜歡安逸,那些回到南京的文人們,又開始了他們吟詩填詞、紙醉金迷的生活。

吳爭是真不明白,說好的北伐呢,說好的光復呢?

敢情整個慶泰朝就自己一人想要北伐不成?

吳爭絕對有理由相信,如果自己在杭州對紹興動兵,應天府必定有文臣聚集起來彈劾自己擅動刀兵,引發戰爭。

吳爭知道,這個時候,自己還需要依仗著這些人去治理各地,哪怕整個朝堂的人全換個遍,新任官員,無非也是這個德性,這是這個時代的通病,根深蒂固,沒法治。

吳爭只有在杭州打造出一片新的景象,才能去吸引他們,慢慢潛移默化他們、改變他們。

可這需要時間,吳爭等不及了。

戰爭來得非常突然,就象是老天知道了吳爭的心思,清軍率先發動了進攻,這給了吳爭出兵收復紹興的契機。

可是,讓吳爭發愁的是,清軍的驟然發動,竟然是三面同時進攻。

清廷以濟爾哈朗為帥,譚泰、何洛會輔之,以江北集結的三萬八旗軍,八萬明軍降軍,沿靖江、泰興、儀真、江浦四地全線發起進攻,整條長江水域上,處處是戰場。

王之仁派人向吳爭緊急求援,希望吳爭調水師第三營(原舟山水師)增援,朝廷同時詔令吳爭調有力之一部北上增援。

可吳爭能調嗎?

在接到軍情的同時,瀝海陳勝傳來急訊,紹興府清軍向瀝海和平崗山異動,雙方已經發生小規模戰斗。

南北受敵,吳爭有些手足無措施了。

新兵還在訓練,而這支新軍,吳爭從招募時就沒打算將他們作為步兵投入戰場,他是在等待衛匡國的火槍。

而除去這支新軍,吳爭麾下三萬多軍隊,分散在杭州、嘉興、松江三地。

此時,馬士英向吳爭諫言,不管應天府,那里有著王之仁的兩支水師和錢家兄弟的禁衛軍,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抽調建陽衛夏完淳部增援,也比從杭州調兵速度快。

馬士英向吳爭指出,瀝海、平崗山或許才是清軍進攻的重點,因為清廷非常清楚,慶泰朝以南京為都城,必定是嚴防死守,倉促發動戰爭,僅以十一萬大軍想迅速突破興國公兩支水師的攔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吳爭深以為然,當然,馬士英的話,正好破例了吳爭的意願。

于是令麾下將領制訂渡江收復紹興府的戰術部署,然後親自提筆,寫了兩封信,一封送至王之仁,一封送去建陽交給夏完淳。

同時,吳爭咬牙調出水師第三營,令其立即北上,歸入王之仁轄下,僅留下運載軍隊的船只,以供渡錢塘江之用。

戰爭已至,杭州府瞬間忙亂起來。

外商紛紛離開杭州港出海躲避戰亂,百姓開始向北面嘉興、蘇州府逃難。

在莫執念的建議下,吳爭立即下令封閉城門,除外商之外,百姓不得離開杭州府。

這道命令,讓杭州城頓時安靜下來,沒有了逃出去的希望,百姓們反而平靜了。

人心嘛,都是這樣,沒有希望,就沒有綺念。

而莫執念建議封城的意圖,卻是怕細作搗亂、破壞,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好在杭州府在之前,被吳爭的「肅反運動」清理得差不多了,戶籍的更新和曾經降過清的人員清理,極大地遏制了細作進入杭州城的可能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