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無獨有偶,南京城西南面,聚寶門外,有個要隘城,名叫越城。

原本是拱衛南京城之用,而此時已經駐囤了數萬大軍。

其中,有三萬多人,是剛由錢肅典叔佷編練的新軍。

而此時,這叔佷倆同樣為監國及朝廷的到來糾結著。

他們叔佷可謂忠義之士,從小受錢肅樂思想的耳聞目染,對于忠國忠君無須置疑。

但叔佷倆卻是年輕人,年輕人心中渴望改變,不僅是改變現狀,還想改變未來。

如果僅僅是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武夫,那麼也就听命行事就罷了。

可他們叔佷,卻是飽讀詩書之人。

讀書識禮義,但讀書一樣會讓人知道許多書上不曾提及之事、之物、之禮。

這就象是地上一只螞蟻,越來越強壯的同時,它渴望爬得更高,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直到有一天,它發現或許飛上天,才能看到得更多。

如果二人不逢這亂世,或許能安分守己,進個舉或者進士,做個縣令或者更高一些。

但現在,他們都已經是千戶,經歷了血與火拼殺的千戶。

投筆從戎,有思想的文化人成為了武將,這是非常有破壞力的,反之也非常有建設性。

「九叔,你說靖海候是怎麼想的?原以為他是個曹操,可如今看來,似乎是錯怪了他。」

錢肅典同樣困惑,「我也無法理解,按理說,將監國攔在平崗山,對他而言易如反掌,隨便一個理由,就能制止朝廷北遷,這樣就能使得他在應天府,統攬全局。而你我心里都清楚,不管從私欲還是公義,由他來掌管應天府全局,更符合如今的形勢所需。監國殿下他的心思,太難揣摩,殿下監國一年以來,雖然英明公正,可畢竟是女子,不懂軍務,對北伐光復恐怕力有不逮……哎,他的心思,太難揣摩。」

「是啊,不過這樣也好,如果他真有異心,你我恐怕真難說服先生和爹爹,到頭來,這事還不鬧得家中雞犬不寧?」

錢肅典瞪了佷子一眼,「朝三暮四,取禍之道。你我既然有心改變這個天下,就應該執著己見,豈能朝令夕改?況且,朝堂之上,令出多門,居高位者庸庸碌碌,不思反攻北伐。如此下去,清軍南下之日不遠矣。」

錢翹恭苦著臉道︰「你當我不願意啊,可如今先生等一眾早已枕戈待旦,欲奉迎魯王升階登基稱帝,不知道他們是否已經私下有過溝通,若父親也贊成此事,那此事就已經成為定局。就憑你我二人,如何改變,況且靖海候若也贊同,你我又如何勸說,總不能按著牛頭強飲水吧?」

錢肅典皺眉道︰「此事確實難解,監國殿下是女子,勸進登基難于服眾,本來如果靖海候能滯留朝廷于平崗山,只要人不到,就算城中這些人想要勸進,恐怕也難以成事……哎,都怪這吳爭。」

錢翹恭道︰「可眼下,夏完淳等人都還在等候你我答復,他可說了,奉信為主,他不參合,可若真要為此事引起內訌,他寧可卸職回松江府打漁去。」

「是啊,強敵當前,這事確實棘手,如今城中三方鼎立,興國公、夏完淳及你我三部,興國公實力最強,你我次之,夏完淳部最弱。本來靖海候若在,此事可一言而決,可他卻去了平崗山,他的麾下將領對此事的態度又非常推諉,一問三不知,只說全憑靖海候之意行事。這樣下去,恐怕監國與魯王對尊位之爭,就不可避免了。」

錢翹恭突然道︰「若立魯王,結果就是若在紹興一般,依我之見,只要吳爭不反對,還是擁立監國殿下升階。」

錢肅典道︰「可監國殿下是女子,怎能讓陳子龍一班鴻儒心服?」

錢翹恭道︰「是啊,要是吳爭早于殿下等人到就好了。可偏偏他還滯留在杭州……哎,真要鬧將起來,夏完淳肯定不能棄陳先生于不顧,陳先生可是他的授業恩師,又與他亡父是摯友,這關系定不能讓他置身事外。更難辦的是,父親對此事的看法如何,還不清楚。」

錢肅典想了想道︰「事已迫在眉睫,如今之計,最好還是保持現狀,如此至少不會讓幾言鬧得不可收拾。」

錢翹恭皺眉道︰「叔的意思是,按壓陳先生等人,不讓他們勸進?」

錢肅典點點頭道︰「這是最好的辦法,殿下已經監國有日,只要維持原狀不變動,想來出不了大事。」

「可陳先生的脾氣你也知道,僅憑勸說肯定不是,你我又不能強行阻攔,這樣會引起我部與夏完淳部的對峙。況且,就算將陳先生等人看管起來,可監國殿下到來,總不能讓他們不露面吧?畢竟他是大明重臣,魯王監國時授他為兵部尚書,節制七省軍漕,唐王登基時也授其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等職,雖說他沒接受,可終究身份特殊。」

錢肅典一咬牙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先看管住,等監國殿下入城之後,再听听你爹的意思。」

「那……好吧!」說到這,錢翹恭突然道,「可如果興國公參合進來,又該如何?」

錢肅典略一遲疑,道︰「興國公至今未露心跡,看來是選擇坐觀了,想來也是正常,他與靖海候走得比較近,監國殿下是靖海候迎來的,興國公自然也會听听靖海候的意思再作決定。如此兩相制衡,想必興國公不會突然參合進來。」

「那我……先與夏完淳商議?」

「行。你就告訴他,咱們兩不相幫,只听殿下的命令行事。」

……。

當天下午,洪武門前。

陳子龍、徐孚遠、宋征輿等人聚眾于此。

他們登上臨時搭建的高台,當眾進行演說。

號召南京城學子士人、前朝達官顯貴共同倡議擁立新君,組建內閣、共襄大事。

吃瓜看熱鬧的百姓越聚越多,從開始看熱鬧,慢慢被陳子龍激昂的話給吸引。

一時間,滿城人心沸騰,圍觀的百姓高達十萬之眾。

形勢漸漸變得不可控。

越來越多的人涌向洪武門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