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原本吳爭是打算直接沿海岸線北上,從長江入海口至應天府的。

可在錢塘江口,得到了厲如海的稟報。

得知錢肅樂等人安然無恙,確實大喜。

而錢瑾萱藏身隊列之中的消息,直將吳爭驚出了一身冷汗。

開玩笑,雖說到今日吳爭都沒見過這女子長啥樣,可她名份上卻是自己的妻子。

這要是落入清軍手中……吳爭一時連帶著把錢肅樂都恨上了。

這 牛脾氣的老頭,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

好在有驚無險,讓吳爭松了口氣。

可看到馬士英這部分,吳爭愕然了。

從他的記憶中,馬士英就是個奸臣,說他禍國殃民已經是輕了。

按脾氣,這種人就該死了喂狗的。

可吳爭看著厲如海字里行間的意思,顯然有著為馬士英求情的味道。

加上三界阻擊戰,馬士英確實功不可沒。

如果沒有他,至少厲如海肯定是殉職,回不來了。

從這一點,吳爭能體諒厲如海的心情,有恩報恩,大丈夫處世,不就應該如此嗎?

管他是奸臣還是忠臣,既然有恩,就得報還。

以他是惡人為借口,恩將仇報,這不是大丈夫所為。

也正是這性格,吳爭捏著信,靠上了朱媺娖的船。

將信遞給朱媺娖,吳爭道︰「老天保佑,錢大人一行安然渡江了。」

朱媺娖看著信紙,臉上陰晴不定。

她看完之後,第一句是︰「該申飭錢大人,怎能如何輕率,將靖海候的準夫人置之危境!」

令吳爭為之一愕。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良久。

吳爭終于切入來意,「殿下以為馬士英當如何處置?」

朱媺娖隨意地將信紙遞還給吳爭道︰「此事自然由靖海候與朝廷諸公商議之後,本宮再作決定。」

吳爭心里一嘆,這女子對權謀之道,越來越嫻熟了,這一手太極拳打得,已是爐火純青的境界了。

沒奈何,吳爭只能道︰「以馬士英的口碑和他的罪過,已經足夠取死之道,至少我朝諸公也不可能容忍他在朝堂之中,朝夕相對。可按厲如海的意思,馬士英此次確實有大功于我朝,若非他救援及時,厲如海及所部必將盡數殉國。此功,不可沒!」

朱媺娖眼神閃爍,看著吳爭道︰「听靖海候的意思,是想讓本宮代為說項,以留他在朝堂之上?你可曾想過,馬士英可是弘光朝的大學士、首輔,就算本宮同意收留他,又該如何安置他?若官位高了,朝中諸公如何心服,若官位低了,豈不畫虎不成反類犬嗎?」

吳爭沉默起來,朱媺娖的話切中了事情的本質。

說到底,這就是官員們同仇敵愷的主要原因。

也是魯監國時,驅逐馬士英的主要原因吧。

他曾經的官位太高,高到無法安置,至于他做過的惡事,反倒是其次了。

再怎麼著,就象王之仁也投過清,朝廷中很多官員都投過清,可現在不一樣好生待在朝堂,大嘆「世風不古」嗎?

而馬士英一朝首輔,終究沒有投清,想這兩年來,他能聚集起這數千人馬,為得恐怕也不是想投清吧?

正是因為這一點,吳爭才決定助厲如海一臂之力,全了他報恩的願望,來找的朱媺娖。

吳爭想了想,對朱媺娖道︰「殿下所說有理,要不臣有一法,朝廷論功授他一個爵位,然後將他的官爵授于臣的三府之地,如此,既顯得朝廷賞罰分明,也不至于讓他留在朝堂礙諸公之眼。」

朱媺娖反而一愣,思忖了一會道︰「你就不怕他反客為主?」

吳爭心中一動,繼而笑道︰「如果他真有這本事,也是他應得的,臣沒什麼可擔心的。」

朱媺娖的問題很尖銳,馬士英之前是弘光朝首輔,手下門徒眾多,真要是朝廷給了他名頭,那在那三府之地借機收攬門徒壯大起來,吳爭就有養虎為患、反噬自身的可能。

朱媺娖見吳爭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卻依舊堅持己見,就不再勸了,「既然靖海候有意收留此人,本宮也不反對,等與朝廷諸公會合之後,本宮會為此事說項。」

「謝殿下。」

……。

如今的杭州城,早已不是清軍佔領時杭州城。

這說的不是吳爭在杭州施行了什麼惠民政策,事實上吳爭啥也沒干,也沒有時間干。

光復杭州沒多久,吳爭就踏上了北伐之路。

雖然吳爭心底確實想做些什麼,但沒時間。

況且在吳爭看來,現在做些什麼,對于光復大業起不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

大明的失敗不是黨爭,也不是外患,而是從根子上的腐朽。

這是吳爭得出的結論,明人不缺與敵死戰的勇氣,也不乏錚錚鐵骨的文臣武將。

每個朝代將傾,都難免有投降的敗類,將明亡的原因全歸綹到這些敗類身上,也太看得起他們了。

吳爭做出根子上腐朽的證據,也不是所親身經歷的內耗,這在任何朝代都有,現在也不比其它時代更嚴重。

吳爭所看到的是制度,無論是制訂制度的人,還是執行制度的人,他們為著一己私利去欺上不瞞下。

譬如說莫執念說的商稅,其實那些士大夫們真不知道商稅豐厚,農稅才是與民爭利的道理?

不,絕對不是,如果吳爭真這麼認為,那絕對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不用說明朝,往前千年,古人對政治和權利、戰爭的理解,就已經不下于吳爭。

後人不過是整理、拾掇前人的牙慧,當然,也有進行增補和改進。

所以,明代士大夫們心里很清楚商稅對于朝廷和國家的意義。

可他們就是堅決反對,不僅將提議加賦的官員們冠以亂臣賊子,甚至利用黨爭,殺之而後快。

而且,就連崇禎為了遼東戰事,臨時加征「三稅」都只施行了一年就廢止了。

不僅廢止「三稅」,還變本加厲,同時免除江南當時所謂受災的兩省地區一至三年的農稅。

好嘛,真要免稅,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那就算大明因此而亡,在算如願以償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