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樣任人屠宰的格局不破,明軍崩潰是早晚的事。

所有將領急在心里,可一時間拿不出辦法。

形勢萬分危急之時,救星終于到了。

陳勝與池二憨率軍趕到,拯救了明軍于危亡之間。

沈致遠迅速率六百多騎兵,沖擊博洛尾部。

池二憨部一分為二,一路由池二憨率領增援廖仲平部,一路由陳勝率領由另一面側擊博洛部。

這近六千生力軍的到來,迅速緩解了搖搖欲墜的態勢。

戰局開始平穩,雙方的戰力取得了平衡。

這個時候,錢肅樂終于做對了一件事,他兩次提議將城中三千守軍派出,直擊之前被明軍打得狼狽不堪的前攻城清軍。

而這時,朱媺娖、張煌言都沒有反對,張煌言毛遂自薦,要求親率大軍出擊。

于是,這支三千人的軍隊,成了壓垮清軍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多鐸的大軍被死死地擋在了西面入口,無法加入戰場。

而戰場中,原攻城的清軍僅有四、五千人,加上博洛三千多騎兵,加起來不過八千人。

而明軍扣除廖仲平部和之前傷亡,還有約七千人,加上沈致遠的騎兵和陳勝所率二千人,如今再加上張煌言率軍出城三千人,總計兵力已經達到一萬二千人之眾,而這其中近一半是生力軍。

博洛騎兵雖強,但經過幾次沖殺,馬速已經降低,與明軍步兵形成膠著,很難再發動高速沖鋒。

也就是說,在這個局部之中,清軍已經落在下風。

勝利的天平開始向明軍傾斜。

如果真能將這一部分清軍擊潰,那說不定紹興府的歷史還真能改寫。

因為折損了這一部分清軍,多鐸麾下除了留守驛亭和派駐紹興府的人馬之外,就只有他親率的一萬人了。

這種兵力只能與明軍割據相持,而無法碾壓消失。

可這僅僅是願望,博洛戰場敏感度非常高,他在確認多鐸大軍無法迅速突破明軍阻擊時,就迅速接管了戰場清軍的指揮權,下令以一千騎兵為先鋒開道,另二千多騎兵殿後阻擊,全軍向北撤退。

這個命令,拯救了戰場清軍。

張煌言率部正在向北的路上,最北面的原攻城清軍此時還未與張煌言部接觸,從容而退。

面對虎視眈眈的清軍騎兵,沈致遠不傻,六百多騎自然不能追擊。

陳勝部接近到沈致遠部後面,停下了腳步。

張煌言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停止。

博洛等步兵撤遠之後,才帶著騎兵遠去。

戰場在一柱香的時間內,迅速安靜下來。

西面戰場敵我雙方也在月兌離,廖仲平部已經折損過半,如果沒有池二憨三千人增援,恐怕早已崩潰。

多鐸很清楚,今日恐怕無法得逞了,于是見好就收,率軍緩緩撤離戰斗。

明軍無力追擊,大戰終于平息。

此戰,敵我雙方前後所派出的軍隊都超過二萬人,傷亡人數也非常接近。

清軍總計傷亡四千余人,其中三千來自于原攻豐惠的軍隊,這支軍隊,如果沒有多鐸率軍來援,恐怕真有可能被明軍打殘。

從戰前一萬人,到撤退時僅剩不足四千人。

而明軍的傷亡近五千人,傷亡最大的分成兩部分,一是多鐸率軍來援,廖仲平部舍生阻擊,至戰斗結束時,其部僅剩一千人出頭,不可謂不慘烈,廖仲平也以此戰,論功晉三級,任衛指揮使之職。

另一部分重大傷亡,是被博洛騎兵突擊所產生,短短一柱香的時間,傷亡達八百人,之後博洛率軍來回犁了幾遍,所過之處,明軍傷亡慘重,這部分的傷亡人數,總計在二千人以上。

由此,如果不算池二憨來援的軍隊,明軍基本上可以說是被打殘了。

但道路是曲折的,結果卻是好的,畢竟勝利了,撤退的是清軍。

可沒有人高興得起來,這個時候,就算是絲毫不懂軍事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豐惠城是守不住了。

滿打滿算,明軍大概還有一萬出頭的兵力,人疲馬乏不說,關鍵是已經失去了後援,能派的援兵已經到了,紹興府周邊唯一還僅有明軍的就是池二憨留在杭州府的五千人,可那五千人動不得,萬一紹興府失守之後,清軍渡江而上進攻杭州城,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吳爭又無力回援,那之前所付出的心血,就將付之一炬了。

所以,豐惠肯定是守不住了。

這個時候,所有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此次開戰以來,明軍將士不可謂不英勇,朝廷上下不可謂不齊心。

可還是輸了。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每個人的心中都是這麼一句悲愴的話。

當天晚上,監國長平公主朱媺娖諭令,棄守豐惠,轉進平崗山。

平崗山前的老槐村,一下子涌堵了,上萬人的涌入,令它不堪其重。

好在戰爭之前,陳勝、沈致遠、姜伯禮等已經做了幾個月的戰備工作。

老槐村作為平崗山寨的最前哨,已經修成了完備的戰略設施。

除了沒有修築護城河,一座半圓依山的一丈高小城,已經初具雛形。

加上吳爭始終有著將平崗山寨建成「諾亞方舟」的想法,日常財力、物力的強力支援。

其中所囤積的糧草和戰爭器械,也夠這萬人消耗上幾個月的了。

而朱媺娖以及錢肅樂等朝廷諸公,進入了平崗山寨,臨時政府依舊完善。

……。

吳爭的判斷沒有錯。

洪承疇一旦決定死守應天府,那應天府周邊的清軍就會被迅速抽調到應天府。

王之仁率水師攻入鎮江城,城中守兵僅八百人。

興國公王之仁以五千步兵,一戰而下,輕取鎮江。

三天後,魯之域派信使傳來捷報,攻克太平府。

由此,明軍對應天府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吳爭在次日拔營向西。

兩天後,丹陽光復。

時間定格在四月十八日這一天,這是南明第一次對應天府發動收復戰的時間。

魯之域部九千余人出太平府攻應天府。

吳爭率六千人經句容攻應天府。

王之仁率水師一萬、步兵六千人攻應天府。

明軍合計兵力達到三萬一千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