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如今從驛亭轉進至豐惠的明軍卻高達八千人,典型的客強壓主啊。

加上從上下尊卑上來說,陳勝根本沒有決斷的份,怎麼可能去扭轉這種局面呢?

雖然陳勝苦口婆心地解釋,這不是怯戰,而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為了日後更好地抗擊清軍,為了……。

可這個時候,說一切都是白費。

連魯王朱以海都認為趁此兩軍會師,兵力高達一萬二千人之際,不但不應該撤退,更應該主動出城與城外清軍決戰。

而朱以海的這個建議,竟有不少官員附和。

陳勝傻眼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之前派去吳莊的人回來稟報,吳老爺子死也不肯離開吳莊。

陳勝這下是真急了眼了,如果吳老爹出了什麼事,讓他怎麼和吳爭交待。

于是,陳勝做出了此戰他最錯誤的事,他離開了豐惠,親自帶著此時已經回城的沈致遠部騎兵,前往吳莊,按吳爭的命令,強行帶走吳老爹。

這個決定,直接使得豐惠城的明軍指揮權落入了錢肅樂等人的手中。

而錢肅樂等人剛正有余,軍事能力卻……。

陳勝若在,至少可以勸阻,或者用他自己手下的人馬去拾遺補缺,可陳勝的這一離開,讓錢肅樂等人失去了任何掣肘。

可想而知,擁有一支上萬人的軍隊,且是一支從戰火中洗禮出來的軍隊,這是何等讓人血脈賁脹的事啊。

這就象一個窮慣了的人,突然擁有了億兆財富一般,完全失去了自制能力。

加上眾人一心想要光復大明,如今城外一萬清軍已經戰損至不足七千人,以一萬余擊七千,怎麼也不會輸不是?

可他們卻不知道,戰斗從來不完全是以人員多少來決定成敗的。

……。

陳勝的心性很穩重,原本他是不會這麼輕易離開豐惠的。

但再穩重的人,也有其弱點。

陳勝的弱點有兩個,一是對吳爭的信服和依賴,準確地說,是盲從。

從當初官道與吳爭初見,到後來連戰連捷,不可否認,吳爭的常勝形象已經在將士心中豐滿,而這些經歷,陳勝是從頭至尾的追隨在吳爭身邊。

敬仰已經不足以形容陳勝對吳爭的敬重。

所以,吳爭的命令對于陳勝而言,不亞于聖旨。

對于這樣一個自己敬仰的對象,他老父的安危,在陳勝心里,遠比豐惠重要,甚至比他自己的命更重要。

再有一個就是,陳勝畢竟是個人,常人。

面對著監國、錢肅樂,他只是個小小的千戶,他無法去左右這些大人物的決斷。

這對于陳勝而言,也有些怨氣在里面,說不過你們,咱躲得起吧?

綜合了這兩個原因,陳勝離開豐惠率騎兵營去吳莊,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陳勝依舊沒有預料到,韃子會來得這麼快。

多鐸攻下驛亭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急令博洛率騎兵奔襲吳莊。

杭州城之敗,讓多鐸一直無法釋懷。

想想也是,堂堂豫親王率六萬大軍進攻杭州城,到最後被吳爭一個小年輕打了個完敗,雖說這敗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可敗就是敗,沒有任何可解釋的。

至少對清廷來說,這就是不可容忍的罪過。

多鐸自己也這麼認為。

抓住吳爭的親人,以此要挾吳爭投降,這是多鐸想要達到的目的。

博洛的五千騎兵,在驛亭城外水田遭受了不少的損失,但此時依舊有四千余騎。

與陳勝所部一千五百騎兵在吳莊外倉促相遇,直接暴發了一場遭遇戰。

這是這支騎兵第一次與敵人如此正面打上一場,而且兵力還絕對劣勢的情況下。

可如今這支騎兵已非吳下阿蒙,這些日子在沈致遠的率領下,配合陳勝一直襲擾豐惠城外進攻的清軍,算是鍛煉出來了。

雖然依舊不能與韃子騎兵比單兵技能,但已經可以一戰。

當然,這個時候也已經不是想不想戰的事了。

雙方主將甚至連命令都沒下,雙方騎兵早已接火了。

這是一場混戰,但混戰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兵力多的一時無法加入戰場,因為韃子騎兵已經吃過了水田的虧,而吳莊本就是個農莊,除了一條平日運糧的小道,四下都是水田。

也就是憑借著這個優勢,雙方在小道上激戰,明軍騎兵竟沒有落入下風。

但這僵持時間保持得並不長,所謂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博洛隨即重演之前的那一幕,令後面的騎兵下馬,涉水下田,以箭陣從左右側擊明軍騎兵陣線。

陳勝自然也懂,于是雙方都派出了弓手,結果就成了騎兵、弓手各自交戰。

但形勢漸漸變得于明軍不利,因為明軍無法形成對韃子的弓箭壓制,反而被韃子壓制得陣線後移,這樣就使得僵持的騎兵陣線開始松動。

陳勝有些急了,他沒有忘記此來的目的,急令沈致遠道︰「快,帶一支騎兵,帶吳老爺子去平崗山寨。」

沈致遠此時正在興頭上,竟拒絕道︰「陳千戶去吧,我留下指揮。」

陳勝大怒︰「這是軍令,你敢抗令?」

沈致遠這才悻然領命,帶著二十余騎而去。

陳勝知道今天這局難解了,首先兵力相關懸殊,能堅持到現在,不是明軍騎兵戰力強悍,而是佔著水田之便,使得韃子騎兵無法以人數優勢輾壓過來。

其次,時間對己方不利,萬一韃子有增援,那麼不單自己這支騎兵無法月兌身,還會連同吳老爹一起被害。

讓沈致遠去,陳勝是考慮到兩點,一是沈致遠畢竟與吳家有淵源,好說話,還有一個原因是,萬一事有不測,讓沈致遠帶吳老爹撤往平崗山寨,自己率部殿後,哪怕拼至最後一兵一卒,只要保住了吳老爹和沈致遠,也算是對吳爭有了個交待。

這個時候,陳勝已萌死志。

他對戰局的推斷是敏銳、正確的,水田終究成不了阻擋韃子進攻的最後屏障。

但他還是錯估了沈致遠對吳老爹的影響力。

這是他今日犯的第二個錯誤,這錯誤差點讓他麾下騎兵全軍覆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