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洪承疇望著城下燃起的火牆,臉上露出了一絲嘲弄之意。

就算他再多疑,到這個時候,都已經不介意吳爭背後到底有什麼意圖了。

因為到了這份上,招已經使到盡頭,想變招已經晚了。

而今日明軍傾囊而出,只要此戰盡殲明軍主力,那就算吳爭有什麼陰謀,也可無視。

洪承疇臉上的嘲弄表情並沒有持續多久,甚至僅僅只有一瞬間。

繼而替代升起的是驚愕。

因為距離太近,他可以清晰地看見那些明軍士兵,推著板車神色堅毅、義無反顧地沖進火牆。

洪承疇驚悚了,什麼時候,明軍的士氣如此高昂了?

他自己就是帶過明軍的人,一支軍隊,不要命的人不用多,百人之中有一、二人,這就是一支強軍,上了戰場,榜樣的示範效應是無窮的。

有這麼一、二人去帶動整營人馬,足以決定一場戰斗的勝敗。

洪承疇有些短暫地失神,心中暗嘆,可惜了……可惜了這麼一群虎賁。

欣賞、惋惜是一回事,指揮殺人是另一回事,洪承疇再次下令,集中箭矢射殺板車周邊的明軍士兵。

這個時候,板車後面的明軍士兵已經被引燃,身體本能已經不受主觀意識控制,一旦驚呼、蹦跳、拍火,露出的軀體面積就大了,加上距離更近,從上至下,死角幾乎已經沒有。

在清軍士兵集中射擊下,明軍士兵紛紛中箭矢倒地。

至此,百余架板車,幾乎整軍覆沒,沖過火牆的僅僅三架。

洪承疇卻臉色大變,他不是怕這三架板車炸毀城門。

就算城門被炸毀,他依舊可以指揮城中守軍與明軍巷戰。

兵力遠勝于明軍,沒什麼可怕的。

他臉色變是因為,明軍這百架板車已經被火牆引燃,可問題是沒有一架發生爆炸。

這就很沒道理了。

事有反常必為妖,洪承疇有些急了。

他發現,對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對方的意圖究竟在何處呢?

他終于出城樓,在親衛的遮掩下,向城下探頭張望。

沖過火牆的三架板車,在明軍士兵奮不顧身地推搡下,斜靠于城門兩側時,洪承疇印證了心中的猜測,這些板車是個誘餌,上面根本沒有火藥,明軍主帥無非是以這數百人的性命,來遮掩他真實的目的。

可他的真實目的在哪呢?

本來就走在隊伍前列充當「遮彈板」的重甲兵,因為在接近城牆時,被板車加速追上,可此時卻已經追了上來。

他們移動速度不快,但非常穩健,十來步的火牆,屏息之間就能越過,幾乎對他們造成不了傷害。

洪承疇驟然醒悟過來,他歇斯底里地喊叫道︰「阻止他們……阻止重甲兵靠近城門……!」

可問題是他已經離開了城樓,就算傳令旗手追隨在他的身邊,也無法立時佔據高點,向數十里城牆的守軍下令。

能看到旗令的也只有近前的數百守軍。

本來數百守軍還是可以起到一定阻止作用的,但他們面對的是重甲兵,箭矢對他們如同隔靴搔癢根本不起作用,用石頭、滾木從數丈高的城牆上砸,目標又太小,效果雖有但不大,根本阻撓不了重甲兵靠近城牆。

至少有二十多名重甲兵在這一瞬間,憑借著三架板車搭起的掩護,進入到城門橋洞。

洪承疇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失誤,情急之下,踹翻身邊掩護他的親衛,向城樓沖去。

一沖進城樓,洪承疇就急令城門守軍撤下城牆,準備迎擊明軍。

這個時候,洪承疇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了明軍主帥的用意。

一切只為了破城,板車是障眼法,真正的殺著,還是原本以為是死士用來做人盾的重甲兵。

而重甲兵進入城門橋洞,幾乎沒有任何方法再能阻止。

如果是普通士兵,可以從上至下,灌注火油逼退,或者從預設箭孔射擊,可這些對重甲兵短時間根本不起作用。

這麼多重甲兵,所積攢的火藥,肯定不是一個小數,洪承疇知道自己錯了,他能想到的唯一應對就是將士兵撤下城牆,與明軍巷戰。

可時間……真得來不及了。

洪承疇此次親自督戰,調動了半數以上的大軍上數十里城牆防御,這個規模的大軍,哪是說下城就能下城的?

加上洪承疇從城牆處跑回城樓下令,再上旗令傳出,這個時間,足夠讓進入城門橋洞的重甲兵收攏起各自拾的火藥包,堆積起來壓實,然後……引爆。

為了達到最大的爆炸效果,這二十多名重甲兵月兌下了他們身上的重甲,將火藥堆圍攏壓實。

他們知道在這種程度的爆炸中,身穿重甲,或許還有一絲保命的機會。

可他們義無反顧地月兌去重甲。

「轟」地一聲,天崩地裂,一股悶響如同九天落雷,一股偌大的煙塵伴隨著火舌沖天而起。

整座城樓就象平白矮了一大截。

這破釜沉舟之計,不全是吳爭一人的籌劃,來自是手下各將領。

孫兆奎和沈自炳、沈自駉的先登營。

季從廉、黃得勝等烈士遺孤和江陰數百名剛入伍的壯士,組成了百余架板車隊。

吳爭不忍,可拗不過他們的堅持,更無法拒絕他們欲為江陰城十萬冤魂復仇的訴求。

數里外的吳爭強遏著眼中欲滴落的熱淚,擎刀斜指天空,奮力下劈——殺!

他一馬當先,二千騎匯攏成一道鐵流,向城門席卷而去。

數里的距離,對于沖鋒的騎兵而言,就是數呼數吸之間。

明軍騎兵早已對之前先登營和板車營的那一幕看得血脈賁脹,此時就象找到了渲泄之口。

從涌入城門的那一刻起,沒有任何憐惜,面對撞上的清軍,不問青紅皂白,就是劈面一刀。

慌亂的城中數千守軍根本無法推擋這種變局,紛紛投降。

而此時從城牆上撤下的清軍,正好遭遇宋安部進城,發生激戰。

吳爭所率二千騎兵如入無人之境,直沖進城中府台衙門,將常州城中一應官員盡數擒獲。

至此,常州城光復已成定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