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

作者︰八無和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朱以海僵硬的臉終于動了,不得不說,吳爭雖然反對了他的轉進,可听起來比那些文臣武將的諫言順耳多了。

朱以海甚至有些感激起吳爭來。

「吳千戶真能保證這股敵軍絕不進入會稽?」

吳爭將與魏文遠、廖仲平商議的計劃當眾簡單說了一遍。

文武官員都點頭認同,可吳爭發現,錢肅樂看向自己的眼神很陰沉。

確實,這支韃子目前是孤軍,它們缺少糧草,雖然速度快,但一旦向當地百姓下手,就無法掩藏蹤跡。

對于孤軍而言,暴露就表示會被圍殲。

「吳千戶此言當真?」

「臣願立軍令狀。」

「好!孤信你一回。這樣,從熊侍郎、孫侍郎這次從海寧所征壯丁中抽出一千人,補充魏鎮撫、廖千戶二部各五百人。此戰指揮,就交由……吳千戶總攬。魏鎮撫可有異議?」

魏文遠看了吳爭一眼,答道︰「臣無異議。」

「那散朝之後,你就自行與二位侍郎交接吧。吳千戶,不要讓孤失望。」

「臣遵命。」

……。

從兵部交接了一千壯丁,吳爭部這次沒有傷亡,用法著補充。

將人員交給魏文遠和廖仲平,三人準備離開。

此時張煌言趕來,說是張國維找他有事。

吳爭心領神會,讓魏文遠和廖仲平先行回去。

自己隨張煌言,去了張國維宅子。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同道中人,很自然是聚在一起的。

熊、孫兩位侍郎赫然在座。

菜還是老三樣,茴香豆、五香干、花生米。

酒還是紹興老酒。

見吳爭、張煌言來了,張國維站起來招呼道︰「吳爭,不必引見了吧?」

吳爭忙抱拳道︰「見過熊大人、孫大人。」

熊汝霖呵呵大笑道︰「吳爭,老夫是聞你的大名很久了。今日一看,方才知道是少年英雄。」

吳爭無端臉一紅道︰「下官不敢當。」

孫嘉績搖搖頭,笑道︰「帶兵者,須知當仁不讓四字。」

吳爭心中一凜,拱手道︰「多謝孫大人賜教。」

「賜教不敢當,你吳千戶堂上一句話,可抵我等一萬言啊。」

吳爭听出來了,孫嘉績對自己堂上一番,有意見。

剛想分辯,只听錢肅樂冷冷道︰「真以為殿下是信了你之言?就以為朝堂上個個是傻子,唯你一人聰明?不過是忌憚你手中人馬罷了。可你是否想過,惹眾人忌憚,便是取死之道?」

吳爭心中又是一凜,忙拱手道︰「小子愚鈍,多謝錢大人賜教。」

錢肅樂冷哼一聲,不理會吳爭,仰頭自飲了一杯。

吳爭有些尷尬,心中以為,錢肅樂對自己把錢翹恭置于生死之地不滿。

可吳爭心中對錢肅樂從來都是敬重的。

不想因此而生疏,留下溝壑。

于是上前,向錢肅樂單膝下跪道︰「錢大人,吳爭確實看不慣錢翹恭放蕩不羈,不服管束,但從未想過要以此來報復,置錢翹恭于死地。」

錢肅樂理都沒有理,頭扭向一邊。

吳爭不甘心地說道︰「錢大人也帶過兵,當知軍中與朝堂不同,軍中如果令出二門,戰時就是天大的災難。錢翹恭帶來千人,幾是吳爭所部兩倍,如果吳爭不加以約束,如何號令衛所?」

張國維見情況有些僵,連忙打圓場道︰「希聲老弟,我等都知吳爭不是那種小人,既然是令郎自己請戰,希聲老弟又何必怪罪于吳爭呢?」

錢肅樂將杯重重一放,頭朝著張國維,但話是對吳爭說的。

「犬子自請為國赴死,我為何要遷怒于人?這小子狂妄,自認天賦異稟,好的不學,就學歪門邪道,堂上之言,何等浮滑?真以為堂上諸公听不出來?世間事,黑白分明,對錯有界、漢賊不兩立,豈容你圓滑?他日立于朝堂之上,還不定如何禍國殃民呢?」

吳爭再次正容拱手道︰「小子銘記錢大人教誨,不敢或忘。」

那邊熊汝霖呵呵笑道︰「希聲老弟過了。少年人嘛,總要吃過虧才能長記性。好了好了,今日頭次與小兄弟相聚,沒得壞了氣氛。來,來,一起舉杯,為大明、為驅逐韃虜!」

孫嘉績附和道︰「天下最難得的是志同道合之人,如今國難當頭,時局維艱,能遇諸位同行,便是萬幸。今日同飲此杯,來日共赴黃泉,是為快事!」

張煌言反駁道︰「孫大人別的話,我都認同。可唯有共赴黃泉之言,煌言不敢苟同,大人今年貴庚?煌言今年才二十有六,共赴黃泉,豈不虧煞?」

人人知道張煌言在故意說笑,孫嘉績自然也不例外,他連聲道︰「如此說來,確實是孫某言誤了,當自罰一杯。」

說完,一口飲盡。

被二人這麼一鬧,錢肅樂也繃不住臉了,和聲道︰「起來吧,莫道是我欺負後輩。」

吳爭這才起身,解開了疙瘩,心中也暢亮起來。

這六人愣是造光了兩壇子酒。

吳爭離開時,錢肅樂追了出來。

已顯酒意的錢肅樂流著淚道︰「吳爭,錢某膝下僅有此子……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

看著錢肅樂未老先衰的面容,吳爭心中一疼。

後世被傳頌的「錢氏四忠」四個字,浮現在吳爭腦海里。

在這場悲壯的殉難中,除錢肅樂外,錢家還有十余人以不同形式投入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斗爭中,其中以身殉國的還有錢肅樂三個弟弟錢肅範、錢肅遴、錢肅典,史稱「錢氏四忠」。

吳爭鄭重地應道︰「錢大人放心,吳爭理會得。」

……。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戒備和整訓。

吳爭等人也想過,故意撤出三界,然後設伏。

可這很不現實,韃子根本不會上當。

嵊縣至會稽、上虞必經三界。

如果撤退,韃子更會懷疑其中有詐。

所以,還不如光明正大地排兵布陣,建造設施,加以布防。

有句話說得好,不管你來不來,我都在這兒。

明軍就在這,就看你敢不敢來!

吳爭也很清楚,最多十天,韃子就會來,它只有兩條路,攻入紹興府獲得補給,要不就撤回杭州。

沒有第二條路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