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訂)

作者︰青史盡成灰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趙桓駕臨蕭關,李孝忠引兵進駐兜嶺,被西夏視作生命線的橫山,徹底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湊巧的是這天居然是端午,呂頤浩特意給趙桓送了一盤粽子。

「光給朕準備的?」趙桓隨口道。

呂頤浩賠笑,「臣知道官家體恤下面的人,統領以上,都給準備了,沒多給,一人兩個,傷病員也送去了,都是糯米甜棗的,沒有什麼花哨,就吃個味吧!」

听了解釋之後,趙桓終于點頭,拿起一個熱乎乎的粽子,扯下粽葉,正要下口,突然,趙桓又道︰「呂卿,你怎麼看這一戰之後,三國之間會怎麼走?」

呂頤浩幾乎要把粽子放進嘴里了,卻也只能暫時放下。

「好教官家得知,臣以為憂多過喜!」

趙桓皺眉,明明是宋軍大展神威,怎麼落了這麼個評價?

呂頤浩探身,認真道︰「官家,這一次出師西夏,說到底不是要和西夏決戰,也不是要開疆拓土,邊境揚威。」

趙桓頷首,「沒錯,其實最重要的目的是和西夏結盟,一起對付最重要的大敵——金人。當然了,捍衛西北邊疆,勿失疆土,也同樣重要。」

呂頤浩鎖著眉頭,略微沉吟道︰「正如官家所言,我們不但保住了疆土,還痛擊西夏,固然值得高興。可西夏如今的戰力,又如何能配合大宋,牽制金人呢?」

趙桓干脆把粽子放下,西夏的戰斗力,讓他大失所望。

什麼五路伐夏,什麼平夏城之戰,趙桓一度以為那時候的西軍強到離譜,西夏也不是尋常之輩,才能打得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可現在一看,很有可能,那就是菜雞互啄,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

而經過整頓的御營,在幾次戰役之後,迅速蛻變,擁有了和金人掰手腕的可能。而僅僅是可能,便可以碾壓西夏。

趙桓可不認為已經五十多的李乾順,有本事大刀闊斧,改革西夏,提升戰力。

既然做不到,跟西夏結盟的意義就一落千丈。

甚至還要考慮,萬一西夏成了豬隊友,大宋還要分出更多的兵馬保護,實在是劃不來。

現在看起來,西夏能立國二百年,屹立不倒,說他們不能打,那是扯淡。

比如元昊早期,西夏就相當凶悍。

但時過境遷,總有相當長的時間,處于低谷。幸運的是,西夏太貧瘠了,沒有太多人在乎。直到不挑食的蒙古人崛起,才徹底覆滅這個小國。

「呂卿,朕原想西夏能牽制金國兩到三個萬戶,最好是逼著金人分出西路軍精銳,應付西夏。這樣的話,入秋之後,金人南下的時候,兵力就能大為縮減,我們的壓力也能小很多。」

呂頤浩凝重道︰「官家,以金人的厲害,三個萬戶,用好了,足以牽制咱們的十萬兵馬啊!很有可能會影響整個大局,」

趙桓垂著頭,不說話,呂頤浩突然想到一種可能,低低聲音道︰「官家,能不能徹底放棄陝西,把所有兵馬南撤,跟金人在黃河決戰?」

放棄土地,尤其是放棄西北這麼重要的土地,是要承受巨大壓力的,弄不好都要被當成國賊痛罵,呂頤浩提出這個意見,也是仗著十二分膽子。

因為西夏不管用,在西北放多少兵馬,都很難阻擋金人的攻勢,不如收縮兵力,大踏步往南走,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地點,和金人決戰。

這種建議在道理上絕對說得通,只不過從情感上不那麼讓人舒服。

「呂卿,陝西到底是整個戰線的一環,如果放棄陝西,會不會引起人心浮動,到時候河東怎麼辦?河北怎麼辦?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土地都落到金人手里吧!」

呂頤浩再度語塞。

不得不說,明明軍事上贏得很漂亮,可討論起大局,竟好像輸了一般。

趙桓的郁悶可想而知。

索性把金人扔在一邊,只說大宋和西夏。

「曲端和李世輔還沒有消息吧?」

呂頤浩道︰「的確沒有,不過倒是有密報,說是橫山一線,有不少兵馬內調,包括鹽州駐軍。」

「看起來是曲端得手了!」趙桓一聲長嘆,「朕也沒有料到,此人竟然有此等大智大勇,敢殺入西夏月復地,若非膽大包天,也著實是一位將才。」

呂頤浩怎麼會欣賞一個不遵旨意,狂妄大膽的武夫?在此之前,他對曲端沒有半點好印象。

可盡管如此,也不得不承認,殺入西夏月復地,著實給宋軍巨大鼓舞。

而且伴隨著西軍整體衰敗,曲端、吳階差不多算是最後的西軍了,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

「官家,臣以為應該讓劉晏率領騎兵,突入橫山,接應曲端。即便因此擴大和西夏的戰斗,也在所不惜!」呂頤浩認真道。

趙桓微微點頭,「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咱們也不能把抵御金人的希望寄托在西夏的牽制上面。說到底還要增加自身實力。不管如何計算,下一次金人入寇,總不會比上一次更艱難!」

趙桓的話,幾乎一錘定音。

想想也是,去年金人南下,鬧出了多少笑話?

那麼多守軍不戰自潰,童貫棄太原,趙佶棄龍椅,整個大宋朝野,都怕得要死,十幾個金人,就能追著幾千宋軍逃跑……

很顯然,這並不是冷兵器戰斗的常態。

而這一次再戰,不管怎麼樣,大舉潰逃的情況,不會出現。朝中也經過了整頓,主戰力量完全主導朝局,又有御營可堪一戰,就算事情再糟糕,大宋也不至于亡國。

只要打不死,就會成為變強的砥礪。

還是那句話,早晚有一天,要直搗黃龍!

趙桓也干脆放飛自我,跟西夏能打到什麼程度,就什麼程度,不必給自己添煩惱,當務之急,就是把曲端順利接出來,這麼一員大將,可不能折在西夏的手里。

趙桓果斷下旨,劉晏也出動了,李永奇也去了,吳家兄弟也出動了,所有人都在積極尋找,想要知道曲端的情況……甚至劉晏向趙桓建議,干脆沿著曲端的路線,也突入西夏月復地算了,跟他們徹底來一個翻江倒海。

趙桓對這個建議倒是高度重視,可還沒等他付諸實施,居然傳來了消息,曲端回來了!

沒錯!

這個在西夏折騰了一圈,攪得雞犬不寧的混賬東西,全須全尾兒,安安全全回來了。

不但回來了,還騎著高大的鐵象,趾高氣揚,嘴咧得都要上天了!

「曲端,你還活著?」

吳階失聲驚呼,黑紅的臉膛都有點煞白。

曲端沖著他呲牙冷笑,「吳大?你盼著老子死是吧?告訴你,老子不但沒死,還殺了這個老東西!

說著,曲端將一顆蒼白的頭顱甩到了吳階面前,嚇得吳大一哆嗦。

「認識不?這是西夏梁王,叫嵬名安惠,就是被老子殺死的!」

「還有,老子把西夏國主的承天寺給燒了,城外的行宮也給毀了,老子還在興慶府外面撒了一泡尿!」

曲端越說越興奮,竟然揚天狂笑,「老子到了興慶府,當年五路伐夏,都沒有到的地方,老子去了!吳大啊,你不是想取代老子嗎?就憑我的這份功勞,你也能取代?你想屁吃啊!哈哈哈哈!」

曲端瘋了!

壓在心頭的話,全都傾倒出來,半點不留,把吳大罵得一陣紅一陣白,難以應付,也不知道這貨說得是真是假……

而就在這時候,楊惟忠趕來了,作為宋軍當中的老人,他自然見過安惠。老將搶步上前,提起嵬名安惠的頭顱,仔細端詳半晌,突然老淚橫流!

「死了!果然死了!」

楊惟忠喜極而泣,當年死在這個老東西手里的宋軍可是不少。

終于是報應不爽!

確定了梁王的身份,大家對曲端的功勞就信了九成。

只是曲端這麼折騰,西夏怎麼就能放他出來?

難不成有鬼神在背後保佑不成?

「老太尉,為將者,當懂天時地利,知道陰陽五行,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全都在肚子里裝著,要做到無所不懂,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曲端搖頭晃腦,猛吹牛皮……

楊惟忠氣得胡子亂顫,惡狠狠道︰「曲端,一會兒你去見官家,也這麼胡說八道嗎?」

瞬間,曲端老實了,他訕訕道︰「我能順利回來,也跟一個人有那麼一點關系。」

「誰?」

「仁多保忠!」

「誰?」

「仁多保忠,老太尉沒听過?」

楊惟忠愕然半晌,忍不住仰天長嘆。

他如何沒听過!

不但听過,而且還打了多少次交道!

當年楊惟忠築平夏城的時候,仁多保忠就是西夏重臣,隨著太後一起南下,跟大宋打了多少次!

等到李乾順親征,鏟除老臣,仁多保忠也身在其中,被解除了兵權。

後來據說仁多保忠想投靠大宋,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西夏的所有一切,都裝在仁多保忠的肚子里。

只要有半點可能,李乾順就會殺了仁多保忠,永絕後患。

偏偏李乾順沒動手,還冒出來流言,國主的心術,不必多說。

可萬萬沒有料到,幾十年時間過去了,甚至世人都忘了還有仁多保忠這麼一號人物。偏偏他就冒出來了,而且還把曲端帶出了西夏,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楊惟忠根本不敢置信,逼著曲端帶他去見仁多保忠……幾十年前的老對手,竟然暮年重逢!

楊惟忠切齒咬牙,「你這個老猴子,竟然還活著!」

仁多保忠呲牙賠笑,還躬身施禮,「罪人見過楊老太尉,給楊老太尉問好!」

仁多保忠顫顫哆嗦,要往下跪拜。

楊惟忠急忙伸手,當他的手剛踫到仁多保忠的時候,老頭立刻順勢站起來,人家壓根就沒打算跪!頭發都快掉沒的,果然比有頭發的無恥……

楊惟忠氣得暴跳如雷,「好你個老猴子,到了現在,你還敢耍我!你信不信老子現在就砍了你!」

仁多保忠呵呵一笑,攤手道︰「若是老朽一條賤命,能換來老太尉對我家族照料,我願意雙手奉上這顆皓首!」

楊惟忠認真看了看仁多保忠片刻,心中了然,下一秒,他伸手抓起仁多保忠的胳膊,扭頭就走。

「跟我去見官家!」

楊惟忠心潮澎湃,步伐格外有力。

仁多保忠比他的年紀還要大不少,歷經西夏幾代皇帝,還多次領兵出戰,本身也是部落頭人……就這麼說吧,此老就是西夏的一部活字典。

不論是朝野掌故,還是山川地形,部落分布,兵力狀況……悉數裝在他的心中。

有此老在,西夏對于大宋,就是透明的!

「官家,官家!大喜啊!」楊惟忠扯著嗓子大吼,「有這個老猴子在,西夏臣服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