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黃豆大帝

作者︰青史盡成灰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趙官家只身前往臨潢,連個侍衛都沒帶,更不要說那幾位大將了。

糟糕的是趙桓還一去不回了。

弄得大家伙面面相覷,官家不會出事了吧?

一念及此,眾人都面面相覷,憂心不已。

曲端干脆道︰「要不咱們攻城吧,憑著現在的兵力,臨潢擋不住咱們。」

韓世忠直接給他個白眼,「曲端,就沖你這話,就能辦你個陰謀弒君!誅了你的九族都不夠!「

一句話,就把曲端嚇得老實了,根本不敢廢話了。

大家伙擔憂趙桓的安全,卻也知道不能硬干,就只能干著急。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半天之後,便是岳飛都坐不住了。

要不干脆以軍務為名,沖進臨潢,不管怎樣,先把官家搶出來再說……正在他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趙桓笑呵呵出了臨潢,身邊還有兩個人相送,正是耶律大石和蕭塔不煙!

兩口子送老親家,這待遇可不是一般。

三個人都有點醉意,尤其是趙桓,更是老臉泛著紅光,喜氣都寫在了臉上。

「大石,天下英雄,不過你我二人,朕有中興江山的夢,你有恢復故國的夢……我們因緣際會,走到了一起,成了盟友,親家,彼此堪稱知己,何其有幸啊!」

大石臉上也帶著笑,但明顯沒有趙桓這麼得意,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趙官家,我就算得了失心瘋,也不敢和你比啊!」

「不!」

趙桓擺手,正色道︰「這話可要說清楚,不是你比不上我,是大宋的條件比大遼好太多了,咱們倆換個身份,被動的就是朕了。」

大石眉頭挑了挑,顯然很受用,卻也嘆道︰「老親家心胸如此,當真是中原天子,大石終究是莽夫一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雙方熱鬧地進行著商業互吹,轉眼到了臨時的宋軍大營這邊。

「大石兄,老親家……明天就輪到朕請客了,我一定給你準備一份豐盛的大宴!」

耶律大石用力抱拳,「我拭目以待!」

……

趙桓還真不是撒謊的人,他跟耶律大石談了一項最大的生意,也正是這個生意,讓大石終于放下了戒心,決定和趙宋繼續前緣。

「你們都坐吧……用不著替朕擔心,我去送錢,還能出事嗎?你們見有人會殺財神爺嗎?」

趙桓信心滿滿,笑容可掬。

手下諸將卻是遲疑不解,尤其是韓世忠,他好奇道︰「官家,但不知送了多少錢,是一次?還是每年都要?」

岳飛也是一驚,遲疑道︰「莫非是歲賜?」

趙桓擺手,「你們放心吧,這麼丟人的事情,朕不會干的。其實朕和大石談的核心只有一個字。」

趙桓用手指沾著茶水,在桌上寫了個字,大家伙一起探頭,卻發現趙桓寫的是油!

沒錯,趙桓跟耶律大石談的核心生意,就是油!

其實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宋代飲食差不多是古代的一個高峰,基本上煎炒烹炸,各式菜肴,已經相當普遍。

別的不說,光是東坡肉在後世也是一道名菜。

所以說想靠著炒菜發財的,可以歇著了。

大宋百姓,尤其是北方人,還有個癖好,那就是油炸!

這一點倒是有那麼一點發達國家的味道,油炸食品,永遠的神!

《夢溪筆談》里面就提到過,北方人不問何物,皆用油炸。而大宋百姓最常用的油就是在黃河一帶,廣泛種植的芝麻榨出來的芝麻油。

芝麻出油率高,而且味道香醇,在提煉手段稍微原始的宋代,毫無疑問是最好的植物油。注意啊,更高級的動物油可不是尋常人能吃得起的。

百姓要是能弄到一塊肥肉,煮著吃不香嗎?怎麼舍得拿來熬油。

所以只有一些有錢人家,才有高級的豬油,如雪般細膩香濃的豬油,簡直比藥材還珍貴。

毫無疑問,在大宋,油是一個比食鹽還暴利的行業,而且還是沒有被朝廷壟斷的行業。

戶部那幫人不是不想,畢竟連酒曲都沒有放過,又怎麼會放過更有油水的油呢!

只不過朝廷是真的沒有辦法。

宋人雖然喜歡油,但是主要的農田種的都是糧食,只有在房前屋後,在一些畸零地塊,種點芝麻,不成規模。

收獲之後,就在村里的小油坊榨了,朝廷根本沒有插手的余地。

如果說壟斷酒曲,還算是技術活,有利可圖。那榨油是真的沒有辦法,只能听之任之。甚至珍貴的油都不會拿到市面交易。

村里的鄉親,提著一壇子油,去看城里的老朋友,然後拿著贈送的一百個錢回家,這總沒有問題吧?

也只有在開封這種,敲骨吸髓,雁過拔毛的地方,才會針對油脂交易收稅,不過也僅此而已,沒有更多的干擾。

歸結起來,油脂需求巨大,且生產分散,不管是朝中,還是民間,都沒有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沒有什麼百萬漕工的問題。

算來算去,這都是最好的生意。

「朕和耶律大石談了兩樣……其一,朕準許他們向中原輸入羊油,而且價格好商量。」

草原最尷尬的一點就是沒有什麼能賣給中原的,卻又什麼都仰仗中原供應,鬧到最後,就不得不搶劫。

這玩意無關對錯,自然條件使然。

不過趙官家卻給大石指了一條明路。除了牛馬肥羊之外,他們也可以宰殺牛羊,熬出羊油牛油。

然後將油脂裝壇密封,趙桓會專門安排市場,進行交易,朝廷還會給優惠稅率。

油脂交易,毫無疑問,能給大石帶來一條長久的財路。

這可比一次給多少錢實惠多了。

耶律大石總算承認了趙桓的誠意。

只不過接下來趙桓提出的一項建議,卻讓大石徹底心動了,還是砰砰亂跳的那種。

趙桓給大石一個建議,讓他種黃豆,然後用黃豆榨油。

這可不是趙桓忽悠大石,更何況耶律大石也是遼國進士出身,又經過了多年磨煉,豈是輕易能上當的。

可豆油這個提議,卻是大石無法拒絕的。

首先黃豆不是新鮮玩意,這東西還有個名字,叫「菽」,長期以來都是五谷之一,先秦的時候,還是重要的主糧。

後來麥子和水稻比例越來越大,擠佔了黃豆的份額。

就在黃豆岌岌可危的時候,出現了個一個神人,劉徹的叔叔,淮南王劉安。

堂堂一位藩王,不干正經事,醉心方術,想要長生。

這也就罷了,你老實燒鉛煉汞也就是了。

不!

他偏偏獨闢蹊徑,愣是對黃豆下手,折騰來折騰去,愣是折騰出了豆腐這麼個神奇的玩意,從此流行兩千年,長盛不衰,哪怕到了後世,吃豆腐也是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順便說一句,或許是劉安的名氣太小了,在民間的傳說里,豆腐是關雲長發明的,咱也不知道關羽的刀法是不是磨豆腐的時候,琢磨出來的……

總而言之,黃豆不稀奇……甚至耶律大石還知道,在遼東的地盤上,由于氣候惡劣,水稻和麥子種植都很困難,事實上不少契丹人會種黃豆,並且把黃豆當做飼料,喂養牲畜。

這一點上,趙桓也果然沒有騙人,在後世東北也是黃豆的主要產區,品質相當不錯。

再接下來,就是拿黃豆榨油。

這事情卻也不是趙桓信口胡說。

在宋代之前,主要使用葷油,植物油是個稀罕物。

可是到了宋代之後,油炸興起,人們瘋狂追逐油類,各種能榨油的種子,都被找出來了。

陝西有人用杏仁,山東甚至把蒼耳子都拿出來了。

只不過在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當中,最受宋人推崇的還是芝麻。

無他,芝麻含油量高,稍微用手捻一下,就能感覺到油汪汪的。

最顯而易見的東西,自然是最先被利用的。

所以大宋的百姓以芝麻油為主,奈何不是什麼地方都能產芝麻,因此一些地區也探索了用黃豆榨油的辦法,也有成品出來。

這一點耶律大石早年在燕京的時候,就親眼見過。

只不過當時豆油很不普及,且榨油工藝比芝麻復雜多了,就沒有得到重視。

很顯然,黃豆是能榨油的,趙桓依舊沒有騙人。

事情到了這一步,一條財路,也就呼之欲出。

大石可以廣泛種植大豆,然後榨油,趙桓承諾,大宋可以通過海運,把豆油送到更加缺乏油脂的南方地區。

黃豆可是個好東西,不但榨油有暴利,而且榨油剩下的豆粕還能用來喂養牲畜,契丹十幾萬人馬,只靠著一個臨潢府能養活得了嗎?

難道你耶律大石願意永遠受制于大宋?

想發財嗎?

種黃豆吧!

想自給自足嗎?

種黃豆吧?

想讓遼國再度偉大嗎?

還是種黃豆吧!

……

趙桓甚至把話挑明了,就算大宋和大遼鬧翻了,不收購黃豆,你們吃豆子不也能頂飽嗎?

除了多放點屁,沒有別的毛病。

群臣都听傻了,呆呆望著趙桓,他們好像第一次發覺,趙官家還有這麼恐怖的商業能力,真是讓人驚嘆!

趙桓笑容可掬,他給出的路子,幾乎無懈可擊,大石一定會選擇,甚至從今往後,大石的後半輩子就跟黃豆分不開了。

也不知道以後的教材封面,會不會有個漢子,手里捧著金燦燦的黃豆,發出痴痴的笑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