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卷︰錯料一帆超十程 第125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十)

作者︰著作佐郎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汴京城依舊是喧囂的,雖然躲藏在這喧囂之下的,從來都不缺少浮躁與陰謀,一雙雙黑色的大手,似乎正從青石板路面之下探江出來,遮住來來往往的人群當中,某些個倒霉鬼的腳踝,然後將他們拽進這浮華亂世的深淵之中。

年輕的紀生是一名名談不上優秀的菜農,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蔬菜之類的玩意兒幾乎與普通的市民絕緣,因此他早早的結束了自己的生意,帶著一些曬干的菌類蘑菇,和一些千年之後的人們無法辨認的蔬菜,踏上了返回住處的小路。

小路至上,有一家相熟的圖庫,此時正在磨刀霍霍的看一下心道的幾頭肥豬。

豬並不是宋朝人愛吃的食物,皇宮里的肉類配籍當中差不多只有一層是豬肉,其他的絕大多數是羊肉,其次都是牛肉。

不過最近住到玉津園去的官家卻越來越喜歡豬肉的味道,因此汴京城里的豬肉價格竟然也稀里糊涂的跟著漲了疑點,甚至某些達官顯貴們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竟然也嘗試著吃起了豬肉。

此時的豬類品種大體還沒有經過後世的改良,因此味道實在是不怎麼樣,當然唐朝以來的飲食習慣也不太容許這樣的物品出現在餐桌上,其實差不多也就是在宋代人們慢慢的開始接受豬肉,這個本來就應該屬于農業文明的常規肉類來源。

當然紀生並沒有這麼宏大的歷史觀念,也不覺得豬肉應該是它腸胃里的最終歸宿。他和其他的宋朝百姓乃至宋朝官家一樣,喜歡吃羊肉更多一些。

因此,見到這位屠夫要殺豬的時候,他是下意識的想要繞著走的,不過兩人畢竟是熟識的交情,因此還是要過去打個招呼的。

「王大哥,今年生意怎麼樣啊?快過節了,我听說那些大戶們都訂了不少肉啊。」

王屠戶平時不光處理肥豬的問題,羊啊牛啊,也是能夠料理的清清楚楚的。當然請他殺牛的人並不多,而宋朝法律牛,這種可以用來耕田的牲畜是不允許輕易宰殺的,即便是在富貴的汴京城里吃牛的禁令,執行的並不嚴格,也沒有人來請他處理牛。

畢竟在相對狹窄的市場里,頭部的候選者才是大加對耳熟能詳的選擇,而且能吃得起牛肉的大部分都是些大戶人家,雖然普通市民也有不少,但他們也似乎是在追隨大戶們的選擇,只請那幾位處理牛肉的高手去斬殺那些肥牛。

另外就是包括搶金回回也就是一賜樂業人在內的許多少數族裔,在處理大型牲畜方面又有著獨到的手法,也引起了開封府城內一些人的好奇和時常光顧,比如說一賜樂業人某些買賣,就經常會引起大人物的光顧。畢竟挑筋回回的名頭可不是蓋的。

這位王大哥殺牛的手藝或許趕不上某些一賜樂業人當中的高手,但他說話做事卻有自己獨到的風格,首先它至少是一個常量的,其次,他雖然殺牛不行,但吹牛的本事確實在這附近響當當的,因此即便是听個樂子,大加也喜歡在這里稍微停留片刻。

這是今天這位王大哥的心情似乎格外的沉重,三言兩語之間,他的心事就不自覺的流露了出來。

「紀小哥兒應該是知道的,我家是受過先帝恩澤的。如今這汴京城里風雨飄搖,說不得哪個時候就要弄出什麼蛾子來,我現在是非常擔心官家的安全啊。」

紀生是個談不上多麼本分的生意人畢竟在這個做汴京城里謀生計,老老實實地做活的,因此那些生意上的小手段他也是會一些的,而且還經常用。

因此他的心思還是比較活絡的。

一听對方的開頭語,他就知道這位王大哥的心頭是放不下先帝恩情的。只是他也知道一個小小的屠戶是不可能在上層的權力爭奪當中,為官家謀得什麼好處的。

真要讓他做什麼的話,那他也只能拿出這一身料理肥肉的本事,在官家遇到危險的時候,將那些個不開眼的東西全都放在案板上剁碎了。

只是他終究只是個屠戶而已,把子力氣倒是可以拿出不少來,但真的論起軍中格斗之術,恐怕擺在案板上的,還有他的胳膊和大腿。

這就是他擔心的地方。

面對這樣的場景,紀生還能夠說什麼呢?他只能安慰對方說︰「放心吧,不會打起來的,太後和陛下都不是那麼沒譜的人,並京城這麼多人需要和和美美的過下去呢,她們怎麼可能會在這個連接關頭打起來呢?那樣的話,幾十年之後的便經常在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將會用怎樣的言論去評價他們,又會有怎樣的言論去評價大宋朝廷呢?」

紀生的這番話說的非常大的,因此也讓王屠戶覺得有些犯忌諱,他趕緊示意對方收聲,然後小聲的和對方說起了最新听到的消息。

「先帝可能還不知道那個叫做張齊賢的家伙已經投案自首了,而且根據沈新苑和大理寺傳回來的消息,他好像已經招供幕後指使就是當今的太後,而且他還說了很多听都沒有听說過的消息,只是那樣的消息就不是哥哥我能夠打听到的了。」

紀生並不是一個穿越者,它只是一個三四十來歲的普通菜農而已。因此听到這番話之後,也沒有往穿越者的方向去思考,只是覺得。一個嫌犯的招供,即便矛頭指向了當今的太後,也不見得會引起皇帝的憤怒。

然而他這只是下意識的想法而已,因為他很快就想起來皇帝與太後上一次鬧得不愉快,正是和那個叫做半月灣的家伙有關,而這一次太後在上一次比試之後,顯然是惱羞成怒的使徒派人去報復官員,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太後是個心胸狹隘的人。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一個垂簾听政的太後做出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恐怕是給了那些支持皇帝的人,一個絕佳的口舌,如此說來,就算小皇帝不想做什麼,那些支持他的人,那些生怕大宋江山會落到劉家手中的宗室成員們也會在這個時候攛掇著他去對太後動手。

照這樣想下來的話,紀生都已經明確的意識到他的觀點,不可能不去做出改變了,腥風血雨的確如同王屠戶所說的那樣,正在逐漸的吞噬著安靜祥和,準備過年的汴京城。

他有些惶恐的看了一眼王圖虎,然後有些緊張的問道︰「照這麼說來,我是不是得回家緊閉門戶才對?」

原本心中還有些擔憂的王屠戶,在听到了他的這番話之後,突然膽子就變得壯了起來。

「回什麼家呀?你就留在大哥我這里,萬一玉津園那邊有什麼動靜,咱們就一起沖出城去保護當今陛下的安全,太後當權,那只是意識之中而已,這大宋江山是不能落到外姓人手中的,哪怕是前唐的武則天,你也深刻的知道這一點,我就不信當今太後那麼,聰明的女人會悟不透這其中的門道,既然一切都是徒勞,他又何必冒險去做呢?」

這話說的敞亮而又透徹,讓紀生忍不住對王屠戶刮目相看,其實他並不知道這並不是王屠戶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別人告訴他的,但這個時候紀生哪里還有能力去分辨這些?

如果讓他留在王屠戶這里,伺機響應玉津園那邊發生的事情,他卻是萬萬做不到的。

他家的幾個孩子只有那麼一兩個歲數大了一些,其他的都還小,有一個甚至才剛剛學會走路而已,這時候要是沒有了他這個當家之主,一家的生計就不會再有著落了。

不過,就在他準備推著自己的車子,他也是在離開這里的時候,他卻突然又想起了王屠戶,王屠戶這樣的情況比自己還要糟糕,他人丁更加單薄,雖然大兒子已經學了一些他的手藝,但能不能撐起這片天來還很難講,畢竟歲數太小關系又不熟。因此他這個頂梁柱子要是有什麼閃失的話,恐怕更加沒有著落的會是他。

這讓他又突然停下了原來的腳步,忽然轉過身去對王屠戶說。

「大哥先帝的恩情,那是像雨水一樣灑遍了汴京城的。你沒有必要因為他當年的那些恩惠,而時刻惦念著大宋朝的江山,畢竟你只是一個屠戶而已。說破大天,先帝也好,今上也罷,都不見得知道你的名字,你這樣為了他們拼命恐怕是不值得的。」

這番話一出口,讓王屠戶愣愣的站在原地,好久沒有出聲,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他還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但神情卻突然變得剛毅起來。

「我知道,向我們這些小民施加一些小恩小惠是哪些掌權者們慣用的伎倆?若是按照以前我在看透這一點之後,自然不會再將之當一回事。可兄弟是有所不知啊,我們家所說的這小恩小惠,其實已經斷斷續續了好多年,他們所求的也不是其他事情,只是想保著自家兒子的安全而已,就像我們想保著自己家兒子的安全一樣,一個皇帝被逼到我們小明一樣的選擇盡力,可見他所面對的威脅有多麼嚴重,我說先這樣就算沒有這些想一想會,即便站在一個普通宋朝百姓的立場上,有些事情恐怕你大哥我也得去做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