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從陌生老者的嘴中,听到兒子劉盈日後,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緣故,不幸身亡的消息。
呂雉只覺自己心頭一緊,拉著劉盈的手掌不自覺收攏,耳旁傳來劉盈呼痛的聲音道,「娘親,手好疼……」
劉盈的驚叫聲喚回了呂雉的心神。
她低頭俯視兒子小臉上柔弱的表情,怎麼都無法想象得到,他會在日後因自己的緣故身亡?
呂雉心中念頭倏然千思百轉,剎那間也不知道來回思量了多少次,最終把目光放在劉樂的身上。
她甚至懷疑,這一切是否劉樂在故意搗鬼?
但是呂雉思來想去,都沒有猜到,劉樂為何會如此大費周章,戲弄自己的原因?
說起來劉樂和劉盈姐弟兩人的關系,比起自己和她們的關系還要更加親密,更加深厚。
要不然劉樂就不會因為,劉盈的王太子之位,而對其父劉邦屢屢施加壓力。
而且在之前,分明已經迫使劉邦,承認劉盈王太子的位置,並且馬上就要向所有人宣布事實。
如果眼前的這一切,都是劉樂所施展幻術的話,那麼祂這麼做的理由又會是什麼呢?
重重謎團,一層又一層的包圍了呂雉,讓她難以明了,劉樂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呂雉腦海急速開動,想要尋找出,破解眼前「幻術」至關重要的關鍵所在。
劉樂見呂雉臉上神色不動,眼珠卻飛速旋轉,暗覺好笑,轉頭對楊廣詢問道,「說起來,你的皇家圖書館中,應該有《史記》和《漢書》這前兩史吧?」
楊廣無語望天,好長一段時間才緩緩答道,「什麼亂七八糟的皇家圖書館,這是天朝該有的名稱嗎?」
「我大隋朝的圖書,按照朕的命令,貯存于東都洛陽的宮內觀文殿東西廂里。」
「東廂藏甲,乙兩部,主要藏書為經與史,西廂則存丙,丁兩部,乃是子和集。」
「而除此之外,在觀文殿的後面還修了兩個文物庫,東邊叫妙楷台,收藏古跡;西邊稱室跡台,收藏古畫。」
劉樂露出怪異神色,眼前這個「穿越者」老鄉,看起來皇帝做的很是稱職的模樣。
竟連這等文化方面的細節,都知道的如此清楚,還真有干一行愛一行的架勢。
楊廣卻被劉樂盯視的有些難為情,尷尬一笑,左右躲藏道,「這其實並不是朕的功勞,而是歷史上原本的那個隋煬帝,對于圖書事業就極為重視。」
「他本人亦是有名的詩人皇帝。」
劉樂听到這里時,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所以說,你究竟有沒有抄後世的詩詞?」
面對劉樂的清脆質問,楊廣勉強一笑,弱弱道,「迄今為止,朕只抄了不到五首詩而已,而且還不是很出名的那些。」
劉樂笑而不語。
楊廣見劉樂一副不相信的模樣,拂袖變色道,「真的沒有騙你,古人說詩以言志,古代流傳下來的詩詞名篇,都有其特定的環境和語氣,並非簡單拿來即用。」
「所以才有一被貶就寫詩的調侃,而朕堂堂一代帝王,你覺得有幾篇能夠符合朕身份的?」
楊廣說到這里突的一愣。
他仔細回想了一下劉樂的詢問,卻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恍惚中差點連自己的發言都忘記了。
呆呆的楞了一會,才慢慢的回過神來,疑惑不解道,「對了,剛剛我們談到哪里了?」
劉樂輕吁一聲。
剛剛祂只顧著說的順口,指責楊廣妄圖做文抄公的問題,無意中暴露了自己亦是「穿越者」的信息。
幸好祂現在實力,和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發覺到不對勁時,靜悄悄地抹除了楊廣的一段記憶。
這才使得隱瞞許久的真相沒有暴露出來。
以楊廣的低微功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記憶,已經被祂抹除去了一大截,正在向滿心疑惑的呂雉奮力推銷道,「朕看呂後的樣子,似乎並不相信朕方才所說的話?」
「其實朕是有證據的,在朕的皇宮中,保存著二十四史中的《史記》和《漢書》。」
「這兩冊史書上 ,都詳細記載和西漢有關的歷史,而呂後你在劉邦死後,獨攬朝政長達十六年時間,算得上是著名的歷史人物,所以在史書里也有自己的獨立篇幅。」
楊廣正在向呂雉推銷期間,又是一個恍惚,覺得自己好像又忽略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卻是劉樂又想起來,剛剛祂問楊廣時,好像提及了「二十四史」相關的問題,趕緊繼續打了一個補丁,再次消除了楊廣的記憶片段,免得他發現破綻。
如此兩次下來,反而讓楊廣開始變得疑神疑鬼,暗想自己難道得了失憶癥不成?
否則怎麼會三番四次陷入失神的狀態呢?
這時劉樂伸出小小的手掌,直接探入身前的虛空里頭,取來了《史記》和《漢書》兩冊史書。
然後就在楊廣和呂雉的眼前,「砰」的一聲,把取來的所有書籍全部放在呂雉的眼前。
楊廣看到呂雉身前,那比人還要高的書冊,不由地伸手捂額,暗自申吟一聲。
要知道,大隋朝可沒有後世的印刷術,每一冊書籍,皆由人手工抄寫而成。
《史記》有近五十三萬字,《漢書》更是高達八十萬字,這兩書相加一共一百三十多萬。
一百三十多萬的書籍,對于後世來說,如果是正版的話可能會有十幾本,二十幾本,加起來還有一定厚度。
但如果是某些不良盜版書的話,特別是某段時間,那些一概署名「黃易」的黃皮盜版書,就只是一本不到五厘米的厚磚頭而已。
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史記》共有一百三十卷,《漢書》一共一百二十卷,如果是漢代以前竹簡的話,不管是重量還是佔地面積,都會更加的不可想象。
幸好大隋朝的紙張已經十分流行,但因為印刷術還沒有興起的原因,所有的書籍都是用手抄寫,每一張紙上能夠抄寫的字數,有很大的限制性。
因此根本就無法和後世的便利相比。
呂雉同樣目瞠口呆的望著落在自己身前,那高度驚人的書籍,露出錯愕的神色。
這些是什麼東西?
沒等呂雉反應過來,一冊書籍在劉樂的操控之下,輕飄飄地落入了她的手心。
呂雉望著書籍表面上的字,才發現竟是以「隸書」寫成,而非時下流行的「篆書」。
「篆書」是秦國丞相李斯創造的書法,亦是秦始皇下達強制命令,實施書同文所采用的字體。
而「隸書」則是秦朝內史程邈,在得罪秦始皇後,被投入雲陽獄中,經過十余年的苦思,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才成隸書三千字。
始皇得知後,發現「隸書」書寫效率大大增加,便釋放程邈而用為御史,以其便于官獄隸人佐書,故名曰「隸」。
在秦末的時候,「隸書」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推廣,但是在書寫典籍的時候,基本上還是以「篆書」為主。
因此呂雉看到直接把「隸書」寫在書籍封面上時,自然會覺得嘖嘖稱奇。
但是讓呂雉更加感覺驚訝的,卻是這書籍本身。
她在此以前,從來都沒有見識過,這種以紙張為載體,用來譽抄文字的書本。
畢竟紙張的發明,乃是在呂雉死後,不知道多少年才發明出來,然後到了東漢時期,才有宦官蔡倫經過一番改造之後,變成了能夠寫字的事物。
呂雉滿懷敬畏的翻開自己手心中的書籍。
「呂太後者,高祖微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後。」
「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
「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 ……
…… ……
「代王立為天子。二十三年崩,謚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呂雉的目光,在一頁頁薄薄的紙張上緩緩掠過,許久之後,才終于看完了手中的這一冊書籍。
當最後一個字印入呂雉眼中,她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緩緩的合攏了書本。
目光落在封面的《呂太後本紀》五個字上,呂雉一言不發,心中生出更大的疑團。
不等呂雉思考清楚,另外一冊封面寫著《高後紀》三個字的書本,在劉樂的操控之下,飛到了呂雉的眼前。
就那麼停頓在呂雉身前不到半尺距離的虛空,上下輕輕浮動,呂雉暗嘆一聲,伸手抓在手中。
寂靜的虛空空間中,只有呂雉緩緩翻閱書本時傳出的沙沙聲音。
這一次,呂雉花費的時間,比起剛剛閱讀《呂太後本紀》,要少了許多。
因為她在上面看到了許多十分熟悉的內容,所以很多時候,都可以跳躍而過。
等她再次閱讀完畢後,眨了眨眼,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楊廣嘴中咕噥連連,也不知道在嘀咕些什麼。
劉樂拉著劉盈的小小手掌,淡淡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良久時間後,虛空空間中才傳出呂雉的一聲低嘿。
楊廣愕然望去,剛看到呂雉雙眸中的堅毅目光,便驚訝的發現,眼前的三人,就像是幻影般,驟然消失不見了蹤跡。
和她們三人一同消失的,還是那疊起來,比人還要高的《史記》和《漢書》叢書。
楊廣頹然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