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楚漢爭霸 第二十五章︰懷疑的韓信

作者︰游走危險邊緣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滎陽。

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後,在滎陽設置三川郡,轄滎陽,鞏,京等縣。

滎陽東面有鴻溝連接淮河,泗水,北面依邙山毗鄰黃河,南面臨索河連嵩山,西面過虎牢關接洛陽,長安,地勢險要,交通便利,是歷代兵家必爭之所。

春秋爭霸時期,晉楚爭霸,曾大戰于此;陳勝吳廣率領屯兵,在大澤鄉起義之後,親率大軍圍攻滎陽,在這里與秦軍大戰,後來吳廣戰死于滎陽。

劉邦之所以會提議,讓眾人跟隨自己,前往滎陽,乃是因為他在出兵前,和韓信的約定。

他自己親自率領著諸侯聯軍,直接攻擊彭城,而韓信則帶著新招後備士卒,在滎陽壓住陣腳。

由于攻下彭城的過程太過順利,得意忘形之下,遭到了項羽迅猛凌厲的反擊,反勝為敗。

劉邦才想起韓信屯兵在滎陽的事情。

對劉邦來說,建議劉太公等人和自己一起,返回滎陽,才是眼下最安全的選擇。

但劉樂的應對,還是讓劉邦和張良兩人,感到震驚。

都這個時候,難道你還有心思玩什麼游戲不成?

張良手掌輕捏法訣,催發出一股看起來十分急驟,但實際上沒有殺傷力的氣勁,打中了劉邦的胳膊。

劉邦只覺胳膊突兀一緊,領悟到張良的提醒,仰天哈哈大笑一聲,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大步來到劉太公的身旁,伸手握住滿臉愕然的劉太公。

隨即才發現,張良明明提醒自己,跟隨眾人一起行動,自己卻偏偏站在原地沒有動彈。

劉樂見他東張西望的模樣,不由慍聲道,「不閉上眼楮的話,一切後果自負。」

劉邦心中一凜,雖然還有無數疑惑,但總算听從了劉樂的提醒,閉上自己的雙眼。

眼前景色消失前,張良似乎依然沒有動身。

接著卻听到劉樂的清脆聲音道,「乘龍念法能夠隨意穿梭,曾經去過的任何位置。」

「我先走一步,在滎陽等你。」

「乘龍念法」是什麼東西?

劉邦念頭倏然轉過,驀的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仿佛淤泥般,讓人覺得有些膩味的環境。

他提起功力,小心翼翼地警惕,有可能隨時會莫名出現的危機,不敢有絲毫松懈。

然而除了好像化作一條,像是被困在淤泥中,艱辛前進的魚兒外,竟並無任何的意外發生。

直到劉樂提示道,「可以睜開眼楮了。」

劉樂剛剛說出「可以」兩個字的時候,劉邦已經迫不及待的睜開了雙眼,打量四周的環境。

只見身旁眾人,先後不一的緩緩睜開雙眸,驚喜萬分中,又帶著某種理所當然味道,觀測周圍。

劉邦一愣。

他發現眾人所處,完全變了一個環境,早就不是他和劉樂相見時,鮮花盛開的那一處半山腰的山坡前。

此刻在他眼中,最醒目的分明便是,那巍然而立,充滿戰火氣息的城市建築。

難道說,我現在真的已經到了滎陽城里?

劉邦渾身一個激靈。

這怎麼可能?

由于心驚劉樂強大實力的原因,他並沒有做出,故意違背對方提示的行為,是以一直都閉著雙眼。

不管劉樂是真的能夠帶著眾人跨越虛空,還是故作玄虛,但劉樂表現出來的實力,卻絲毫做不得假。

劉邦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心存不滿假裝配合,但在半途中卻悄悄睜開雙眼。

雖然有可能,並不會發生,像劉樂所說的那樣,發生意外,遺失在什麼幽冥之所,九霄雲外。

但毫無疑問是躲不過劉樂的雙眼。

也許劉樂一不開心,原本不會發生任何意外,卻順水推舟的讓自己發生某些意外。

劉邦心中嘀咕,他推己及人,覺得這是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根本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挑戰劉樂對于自己,會有怎樣的態度?

因雙方再次見面的時候,劉樂看起來,眼神冷漠,臉色不虞,並不怎麼待見自己。

「什麼人?」

他們這伙人,突然憑空出現,讓正在戒備的漢軍大驚失色,紛紛舉起武器,朝眾人包圍上來。

有認識劉邦的低級軍官神色激動,抱著手中的青銅長戈,向劉邦施禮道,「什長李晚,見過漢王。」

劉邦朝李晚點頭示意,含笑道,「寡人見過你。」

然後保持著肅穆的神色,環視了一圈周圍情緒高漲的士卒,柔聲詢問道,「誰能告訴寡人,寡人的大將軍在哪里?」

他所謂的大將軍,便是韓信。

韓信出身平民,泗水郡淮陰縣人。

早年落魄,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只有一個以漂洗滌絲棉為生的老大娘看他可憐,才一連救濟了韓信長達數十天,直到漂洗完畢。

韓信十分感激大娘的援手,對那位大娘允諾道,「等以後我發達了,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

大娘卻十分生氣,呵斥韓信道,「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韓信掩面而走。

有個屠夫听到這件事情後,故意攔住韓信,侮辱道,「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

「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韓信仔細地仔細地打量了屠夫一番後,一聲不吭,低去,趴在地上,從屠夫的胯下爬了過去。

從此韓信家鄉的人們都認為,韓信真的是一個膽小鬼。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這時候便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

但並沒有得到任何重用,項梁敗死後,又歸屬于項羽麾下,項羽讓他做郎中。

韓信覺得自己日子終于有了奔頭,所以就多次寫信給項羽,但全都如同石沉大海,並沒有得到采納。

他心情沮喪之下,又轉投到漢王劉邦的麾下,結果依然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做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

結果因為工作敷衍,出現差池,被判當斬,和同案的十三個小伙伴一起被處斬。

也是他命不該絕,小伙伴們都死光了,輪到韓信的時候,便向坐在監斬席上,監斬的夏侯嬰大喊道,「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

夏侯嬰大感驚訝,一番對話,才知道韓信見識不凡,于是建言漢王劉邦,免除了韓信的死刑,並向劉邦推薦韓信。

但劉邦只是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並沒有發現,韓信與眾不同的地方。

彼時蕭何正在四處尋找,一個能夠協助劉邦,重新離開漢中,奪取天下的大才。

知道韓信和夏侯嬰的事情後,特意多次和韓信交談,覺得韓信就是自己找尋多時的大才。

蕭何數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劉邦正在因為項羽背信棄義,被排擠到漢中而悶悶不樂。

並未搭理蕭何的舉薦。

韓信覺得劉邦也和項羽一樣,並沒有容人之心,便趁著漢軍部將逃亡的風潮,不聲不響地逃走了。

蕭何听到消息後,急急忙忙連夜趕上韓信,經過苦苦勸說,才帶著韓信返回漢中。

此即為赫赫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

劉邦覺得奇怪,蕭何為何如此看重韓信這「胯下子」,蕭何就告訴劉邦,韓信乃是真正的「無雙國士」。

于是劉邦就拜韓信為自己的大將軍。

韓信向劉邦獻上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劃,指揮漢軍突然返回到關中,襲擊雍王章邯。

章邯大意之下,兵敗身亡。

西楚霸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在基本平定三秦後,東出與項羽爭天下。

他在出兵漢中後,依仗韓信的軍事才能,接連勝仗,連章邯都被逼自殺,頓時覺得自己又行了。

把韓信丟一邊,讓他在滎陽一帶整頓新招的後備兵馬,自己帶著諸侯聯軍直奔彭城。

誰知道先勝後敗,如果不是張良事先有所準備,說不定連自己都被霸王項羽活捉。

不過劉邦此刻提起韓信,卻絲毫沒有心虛的感覺。

他裝作不經意的瞥了劉樂一眼,暗想不管如此,我終究是你嫡親的親身父親。

在外人的前面,你應該不會掃了我的面子吧?

劉樂心中呵呵冷笑。

有你這麼做父親的嗎?

為了自己能夠順利逃命,竟忍心把自己的親身女兒,還有兒子推下馬車,顧自逃亡?

歷史上,如果不是夏侯嬰,幾次三番跳下馬車,救回劉樂,劉盈兩人的話,說不定這兩個小孩真的會因此而喪命。

劉樂無動于衷,不顧劉邦的暗示,仰頭觀天。

劉邦並沒有覺得氣餒。

他乃是心性堅韌的人物,否則在歷史上,也不會屢遭重創後,依然能夠重整旗鼓,繼續和項羽對抗。

最終成功奪取天下,建立漢朝。

韓信听到士兵的通報,得知劉邦已經來到滎陽城中,帶著麾下的將領匆匆趕來。

遠遠看見劉太公等人雖然身著華服,但渾身上下,卻沒有半分的富貴氣息,反而處處流露著拘謹。

一眼望之,便猶如田間老農,沐冠而猴,讓人生不出尊崇,只會覺得大感好笑。

但只要有劉邦站在這一伙人身前,不管是誰,都不敢笑話他們,氣質不符。

反而眼觀鼻,鼻觀心,特意露出一副莊嚴肅穆的神色,向劉邦隆重行禮。

劉太公等人呆呆的看著眼前,一群身著盔甲,腰掛凶器,渾身殺氣騰騰的將領們,向劉邦畢恭畢敬行禮的模樣。

雖然在彭城的時候,早已經見識過一次,相同的畫面,依然還是覺地口干舌燥,胸口砰砰亂跳。

劉三兒真的有出息了!

竟然能夠率領如此強大的將軍,和那位傳說中,天下無雙的西楚霸王爭奪天下?

我們老劉家,出人才了!

劉邦眼見自己家人,被充滿儀式感的見面,震的神魂顛倒,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矜持一笑。

只是當目光掠過呂雉劉樂母女,冷漠如初的模樣時,更是暗自心情大壞,惱怒不已。

這娘倆怎麼回事?

韓信身材高大,相貌威武,哪怕是站在一群氣息強悍,雙眸精光爆射的將領中間,依然猶如鶴立雞群。

他覺察到劉邦和呂雉劉樂之間彌漫的詭異氣氛,略做沉思,輕聲含笑道,「信不知漢王駕臨,恕罪恕罪。」

劉邦正準備答話時,驀的覺察到張良的氣息從不遠處傳來,心中暗喜不已。

韓信目光一閃。

他本來僅僅以為,張良乃是劉邦麾下,一位為他暗中出謀劃策的謀士而已。

怎麼也想不到,除了過人的謀略外,張良竟然還是一位,法術高強的修煉者。

從張良的現身來看,那毫無煙火氣息的方式,好像就是傳說當中,能夠一步天涯的「乘龍念法」。

這人隱藏的可真夠深,但為何突然間,在眾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的實力呢?

莫非,前線發生了什麼變故?

張良並沒有任何隱瞞氣息的打算,是以他剛一現身,眾人都覺察到了他的到來。

在場陪同韓信而來,拜見劉邦的軍中將領,目光同時落到張良儒雅挺拔的身軀上。

張良向劉樂點了點頭,笑道,「公主實力遠勝于良,良的些許小手段不過爾爾。」

韓信眉頭輕輕一揚。

張良的話中,似乎能夠透露出來,許多不足為外人道,自己並不知情的隱藏信息?

所以,前線到底怎麼了?

劉樂看起來,不過是位十一二歲的女童,從張良對她的稱呼來看,大概會是漢王劉邦的女兒?

但她和漢王劉邦之間的關系,又並不怎麼密切,反而隱隱暗藏著幾分隔閡。

韓信目光在劉樂和劉邦身上來回打量,心中暗忖,兩者難道發生了什麼爭執?

照理說,世間子女,特別是年紀輕輕的子女,一旦和父親發生爭執的話,都無法取得最後勝利,大都會處于下風。

可看起來劉邦臉色並不怎麼愉悅?

韓信目光轉到了呂雉身上。

呂雉和身旁眾人相同,穿著一身華麗的服飾,但和劉氏一家老少大不相同,她的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來,一種看起來,和劉邦十分相稱的雍容氣質。

而且還和劉樂牽手的情況來看,莫非是漢王的夫人?

如果有夫人的撐腰,確實有分庭抗禮的可能。

韓信心中念頭如電光火石,急速轉動,不斷地從眼前眾人的表情,眼神,肢體,言語,乃至位置等諸多方面,流露出來的信息中,展開不停的推斷。

韓信甚至發現了劉邦眼底深藏,對劉樂的那一絲忌憚,更是讓他錯愕不已。

以韓信的目光,能夠清晰無誤地分析出來,劉邦的這一份忌憚,並非是因為其夫人呂雉。

而是劉樂。

任憑韓信自詡智深如海,也想象不出來,劉邦為何會對小小女童,忌諱如此?

韓信心中發出第三次的哀嘆。

所以,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

滎陽和彭城相隔千里,相互間距離實在太過遙遠,任何同彭城有關的消息,傳達到滎陽後,至少亦是三五日後的事情。

他被劉邦扔在大後方滎陽,整頓軍務,訓練新招收的兵馬,自然無法掌控彭城最前線的消息。

而劉邦和張良等人,沒有半點征兆,莫名其妙的就現身滎陽,怎麼看都不是正經路數。

韓信心頭狠狠一跳。

如果說,張良修為高強,施展了「乘龍念法」,從彭城穿梭而來,還算有跡可尋。

也許「乘龍念法」,每次並非只能夠孤身一人穿梭虛空,甚至能帶著同伴一起。

但張良明顯比漢王一家來的要遲一些。

那麼漢王劉邦,和他劉氏的一家子,又是通過什麼方法,趕在張良的前頭,來到滎陽的?

韓信伸手揉了揉眼角,強迫自己不做多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