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婆羅門復作是言︰若無我者,誰至後世時憍尸迦語諸人言:汝等善听。
從于過去煩惱諸業,得現-在身,及以諸根;從今現-在復造諸業,以是因緣,得未來身及以諸根。
我于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譬如谷子,眾緣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種子,實不生芽,種子滅故,芽便增長。
子滅故不常,芽生故不斷。佛說受身亦復如是。雖復無我,業報不失。
《大莊嚴論》佛、神、鬼。有信仰的人相信鬼神之說,無信仰的人則奉行無神論。
遠古時代,人們信仰神,認為神賜予他們生命,又賜予他們如何在野獸中生存;封建社會,人們信仰神,而最高的統治者,更是稱自己是天子,即神的兒子,是神的使者來統治人間,人們尊敬天子,信奉神明,祈禱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而到了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乘坐宇宙飛船,飛出地球,來到太空,不曾看見九重天上的天宮,月亮上並沒有廣寒宮,更沒有嫦娥和吳剛。
開始的時候,人們依舊信奉神明。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願望,沒有得到實現,人們對神明提出了質疑。
不僅神被提出了質疑,鬼也被提出了質疑,人們的科技發現,一個人死亡之後,他的腦電波消失,身體機能完全消失,何來靈魂之說?
既然沒有了靈魂,又有何說人死後靈魂會被鬼差帶入地府,接受六道輪回?
但是那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不能賦予鬼神之論,變成了未解之謎。六道,佛教的六道即指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晶,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
作善業,生于上三道,作惡業,生于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回生死。
而
「業
「,即人的行為,主要指身、口、意三業。
「身業
「是身體的行為,
「口業
「是種種言說,
「意業
「是精神意識的行為。
「業力
「則專指以前(如前世)所表現的行為,可以導致當前現世的結果的力量。若是問這個世界上存不存在鬼神?我的回答是,有。
「我叫華薝(zhan),華字取自《華嚴經》︰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月兌,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薝字取自于《楞嚴咒》︰大聖放光佛頂力,掩惡揚善證菩提。唯聞念者薝葡香,不嗅一切余香氣。很奇怪是吧,我的名字是從佛教的兩部經文中取了兩字組成的。有人會說,這兩個字在別的地方也可以見到,你為什麼要說你的名字來自佛經?其實是這樣的,這個名字是一個廟里的禪師給我起的。我剛生下來的時候,其實名字叫做般若,意為
「終極智慧
「、
「辨識智慧
「。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家里人希望我做一個聰慧的人。後來滿月的時候,爺爺帶我去廟里上香,一個禪師說般若這個名字包含著無上的能量,寓意太大,我的命格特殊,承受不了這樣的恩澤,便給我改了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