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她不是被囚禁的鳥

一場電影之約,遲到了整整15年。一直以為她們還有很多時間,所以就一直拖著,不曾想兌現諾言之日,竟是天人永隔。

深夜,韓愈包下了整個電影院,偌大的電影院里只有她一個人。

四周光線變黑,安靜的只能听到她的呼吸聲,沒有戴3D眼鏡。放映前,她說︰「依依,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泰坦尼克號》3D版都開始上映了。禾」

1998年,12歲的依依在電影頻道觀看《泰坦尼克號》,當她看到杰克落海凍死大西洋時,終于忍不住大哭起來。那天她哭的很厲害,用完了顧家一盒紙巾,還是沒能止住哭意。

哥哥在房間讀書,听到依依哭聲走出來,又看了一眼電視,似是覺得好笑︰「泰坦尼克號沉船是真,愛情故事純屬虛構,你哭什麼?」

多年後,顧城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鮮為人知的新聞報道︰原來當年泰坦尼克號上,曾經真的上演過一段蕩氣回腸的生死戀。

美國紳士愛德華和美女作家海倫在搭乘泰坦尼克號時一見鐘情,1912年4月14日當船撞冰山並沉沒時,海倫登上救生艇,但愛德華卻隨船沉入大海。93年後,2人永別時的定情物听說將可能以1.2萬英鎊高價拍賣。

有人說,這才是真實版的《泰坦尼克號》。

那時候他才開始明白︰一個人可以質疑愛情,不相信愛情,但卻不能否定愛情的存在妲。

時間拉回1998年,那天陪同依依觀看影片的是阿笙,她和依依關注的焦點不一樣。依依看的是男女愛情,她看的卻是災難。

一望無際的海洋,當災難來臨時,船員乘客漂浮在海面上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就是那樣的絕望和無助加深了她對水的畏懼。

阿笙不會游泳,若是前往江海邊,必定遠遠觀望,並不近前。

1998年,阿笙看得是畫面、愛情、災難。

2013年,阿笙看得是人物內心、現實和妥協。

原來一個人觀看影片的標準會隨著人生閱歷逐漸層次化,看東西也會越來越深刻。

時至今天,當初對大自然感到畏懼的孩子早已長大成人,逐漸變成了一個無所畏懼的人。

她曾認為,觀看災難愛情片的人通常都是在找虐,但只有通過那些虐,才能驗證自己生活的美好。

生活愛情幸福,有時候也是需要對比的︰瞧,他們愛情來得如此來之不易,我們和他們相比,要幸福多了。

2013年3月即將走近尾聲,電影院里,經典音樂響起,以為不會再有觸動,但阿笙眼楮還是很快就被溫暖包裹。

她相信,那一刻依依住進了她的眼楮里。

屏幕上101歲的老者在鏡頭前娓娓道來,那些對年少的回憶,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共鳴。

阿笙笑了,時光引人追憶,但也引人傷感。

影片結束,阿笙坐在電影院良久未動,恍惚中似乎有人在拍她的肩,側眸看去,眼眶中終于漂浮出薄薄的霧氣。

是依依。

一張素顏,笑容溫暖,坐在她身邊靜靜的看著她。

深夜電影院,她和依依共同沐浴在淺淺的光線里,仿佛被三月暖陽籠罩。依依伸手握住她的手,叫一聲「阿笙」,和她擁有了最為恬淡的相處時光。

阿笙緩緩閉上眼楮,想起兒時一場大雨,她和她在放學的道路上手牽著手奔跑著,白球鞋濺起水花,濺落在褲管上的不是污泥和水漬,而是她們淡淡的歡笑。

阿笙伸手回握,抓在手心的是一把虛無的空氣,她在這一刻終于綻放出微笑,在寂靜無人的電影院里對依依輕聲呢喃,宛如少女在訴說著屬于閨蜜間的悄悄話。

她說︰「謝謝你曾經來過我生命。」

……

回去已是凌晨,街道上路燈散發出明亮的光,在樹木下留下斑駁的光影,並不刺眼。

「除了看電影,你還想做什麼?」說話的是韓愈,側臉看著阿笙時,眼神深邃,無意給她造成太大的壓力。

對她,他可謂是在盡力討好。

她說要看電影,他就讓人去安排;她說想一個人,他就在外面等她,一等就是三個多小時。對待女人,他何曾縱容過?但對她,唯恐哪點做的不好,引她不快。

即便如此,依然未曾觸動她分毫。

「我們離婚吧!」阿笙說。

韓愈身體一僵,下一秒,已經所有的壞情緒沉入深海,盯著阿笙,一雙黑眸尤為逼人壓抑︰「除了這個,其他的我都答應你。」

阿笙扯了扯唇︰「那算了。」

除了這個,她什麼都不需要。

韓愈是想說些什麼的,隨便什麼都好,但終是壓抑了下來。

齊烈在前座開車,氣氛太過沉窒,以至于就連呼吸也比平時淺淡了許多。

進入別墅區,齊烈遠遠看到有一輛黑色汽車停在了那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