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落幕終結

經過兩日的仔細盤問,周雲海和姜思德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關于和費重聯手陷害漕幫的計劃、手段等等都交代了出來。然後又按官場規矩,簽字畫押,落成口供。

即便李凌已經幾乎把一切隱情都給推導了出來,在完整地知道整個計劃後,還是感到一陣心驚。可以說,這個計劃之繁雜龐大,已經超過了江湖中人掌控能力之外,就是費重這樣的三品都督,也只能勉強把握,從而去和京城中的太子一黨達成默契。

也正因如此,這個龐大的計劃到底還是出現了諸多漏洞,無論是太子方面急于求成,反而自曝其短,還是漕幫內部的諸多反對,都意味著他們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懸崖上,只要有一點外力干涉,就會功虧一簣。

事實也證明了此點,就連已擅長布局的天網莫離都無法做到徹底的掌控一切,以至讓太子全盤失敗,陷入困境。只因為這次的計劃涉及到的勢力實在太多,而且並不能做到完全一心,從而給了李凌以翻盤的機會。

在重新整理清楚這一切後,李凌也不再拖延,當即就讓蘇州府方面派出人馬,把周姜二人,連同他們在漕幫的一些心月復一起送去了徐州。

是的,他沒有把人直送京師,而是送去了徐州。因為李凌已不想過多地涉入這樁案子,但只靠蘇州府顯然不夠分量,便想到了借助如今兩淮巡撫鄧文瀚的力量來達成目的。

因為他早就听說鄧巡撫和費重很不對付了。作為兩淮巡撫,二品大員,照道理來說,鄧文瀚的地位應該遠高過三品的都督,費重應受其節制。奈何本朝自來文武互不統屬,就是京城里文武都有爭端,更別提地方上了。

再加上鄧文瀚任兩淮巡撫不過兩三年,倒是費重卻在兩淮都督任上已有十多年之久,論人脈威望,自然不是初來乍到的巡撫能比,平日里更是要壓他一頭了。如此,雙方關系自然更為緊張,時有摩擦。

而現在,李凌把這麼一個針對費重的把柄送到鄧巡撫的手上,他自然不會拒絕。哪怕只是為了將這個死對頭踢出兩淮官場,他都得盡一份力,更別提兩人間還多有私怨了。

事實也正如李凌所料,在收到這份大禮後,鄧巡撫都沒有太多的遲疑,只問了兩人一些東西後,便果斷派出親信,帶兵馬將二人直送京師。而他本人,更是寫了一封足有萬言的彈章,彈劾費重在地方任上的種種不堪與罪孽,簡直是把他說成了一個罪惡滔天,禍國殃民的大奸賊,當真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定江山了。

當然,即便沒有這些添油加醋的罪名,光是費重與京城諸多官員以及邊軍內的一些貪官有所勾結的罪狀,就足以置其于死地了。

就跟偷運私藏甲冑軍弩一樣,作為地方要員的費重居然還和朝中高官,和邊疆軍將有所勾結便可被定為圖謀不軌的重罪了。

而之前,朝廷對如何定費重之罪

還挺為難的,因為從掌握到的證據來看,他無非就是順水推舟地陷害了李凌一把。這等做法其實放在大越朝中還真不算太嚴重,在當今皇帝的默許甚至是推動下,臣子間互相攻訐算計的事情可不要太多,就算是陷害什麼的,查明後也沒有真要反坐的。

尤其是像費重這樣身居高位的三品大員,更不可能真把之前差點落到李凌頭上的謀反大罪扣他腦袋上了。所以大家普遍的看法,就是降他一級,然後把他放到別處為官了事。

可就在朝中拿定主意,打算對他高高舉板輕輕落下時,這份專門針對費重一人的彈章和相關證據就到了。

當彈章、證詞以及人證被送進刑部,然後交由相關官員仔細審查之後,費重的罪名終于變成了要命的死罪。

迫害治下百姓,勾結朝中要員,私通邊軍將領……這些罪名合在一起,就是讓人看著都感到恐懼,更別提完全有憑有據地全落在費重一人的身上了。刑部方面不敢擅專,立刻就將相關書文呈送進宮里。

皇帝由此龍顏大怒,當即宣召朝中重臣共同商議如何處置費重。哪怕費重在朝中其實也有靠山,到了此時也沒人敢為他說話了,甚至一些與他有交情的,都恨不能提倡嚴懲不貸來與之劃清界限,保全自身了。

如此,只不過區區兩日,朝廷便以極其罕見的效率當即定下了費重死罪,並抄沒其一切家產,其三族親眷,男子發配邊關,女的則充入教坊司為奴婢,直接是把他的整個家族都給連根拔掉了。

當還在牢中盼著能盡快出去的費重接到這份最終的判決時,真就如五雷轟頂,徹底呆在了當場。半晌後,他才如瘋了似的大叫起來︰「陛下,臣冤枉啊……臣從來就沒有任何的不臣之心,臣對我大越只有一片忠心啊……」

奈何旨意已下,一切都已經無法更改,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而且還是最干脆利落的斬立決,而不是還能苟延殘喘幾月,看有沒有轉機的斬監候。

也是直到臨死之前,費重才從一些獄卒口中听說了此事的某些細節,知道了是自己最信任的姜思德指證的自己,而姜思德所以會出賣他,全是因為有李凌在背後主導……

這個答案讓他到最後除了絕望和怨恨外,最多的就是恐懼與後悔了。早知道李凌竟如此可怕,不但能以丁憂之身從自己的計劃中全身而退,還能施以如此凶狠的反擊,他當初就不該去招惹李凌啊。

只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一切已成定局,他再喊冤,聲音也無法傳到任何一個朝廷高官的耳中,也沒有人會再去關心他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五月的最後一天,前兩淮都督費重因犯有謀逆大罪而被當眾處斬,曝尸三日,以儆效尤。而在此之前,他在竟州,以及家鄉的親人,也被兩地官府下令捉拿,一切家產,皆被抄沒。

一名三品高官,就此煙

消雲散……

在京中不少百姓對此多有議論時,知道更多內情的官員們,卻是對真正導致這一切的李凌充滿了畏懼之情。

即便他還在朝廷為官,以四品官身能使一個地方三品大員家破人亡已是極其驚人的事情了,而現在,他以丁憂之身,無官無職卻能做到這一點,就顯得更加可怕。

由此,京城官場里甚至都多了一條說法——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寧得罪小人,不得罪李凌!

太子和費重的下場,就成了這句話最好的注腳。李凌雖已不在京城,但京城里卻都是他的傳說……

而當這樣的傳說真正傳到李凌耳中時,都已經是數月之後,天氣入秋時了。

這時的他早已回到江城,陪在了家人身邊。同時,經過多日的修建,他在江城的府邸也終于竣工,李家上下得以搬進了他們真正的家中。

在經歷了這一場風波後,家人間的感情已越發緊密,楊輕綃和李樂兒之間,也親密了很多,再沒有了之前的一層隔膜。

而更讓李凌感到驚喜的,是李莫雲終于鼓起勇氣,向李樂兒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心。

本來,即便有李凌的首肯與鼓勵,他都未必真有膽子向李樂兒表明心意。但是,在經歷了這場變故後,他倒是看開了,覺著既然隨時都可能出現災禍,那就該抓住那些美好的時光,以及那些值得愛的人。

李樂兒在得知對方心意時明顯滿是錯愕和不知所措,但在月兒,楊輕綃,甚至自己女兒的鼓勵下,最終還是嘗試著去接受這個雖然平日表現得頗為木訥,卻對自己真心一片的男子。

幾月的相處下來,兩人的感情確實逐漸加深,到底是讓李樂兒點頭,答應嫁給李莫雲。只不過,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這場婚事不能大操大辦,只家中幾人聚一場便罷,不必傳與外人。畢竟,在她心里,自己終究是個再嫁的寡婦,實在上不得台面啊。

李凌見姐姐堅持,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讓人在李府邊上闢出一片區域來,作為他們二人單獨的院落,然後又給姐姐送了一大筆銀子作為嫁妝,才算是把婚事給定了下來。

而後不久,京城里的這些說法傳回來,正悠游林下的李凌對此只是一笑了之︰「這樣其實也挺好,若是真人人都忌憚我三分,那我無論是在此守制,還是到時回朝任官,都能少了許多麻煩了。」

再接下來,又是數月的清閑,再沒有了俗務纏身,李凌只管在家中陪伴家人,有時還帶了家人去衡州府各處游逛,看看風景,訪訪舊友,倒也頗為自在逍遙。

等到入冬後,便是準備過年的諸般事宜,反正在他看來,自己得在江城待滿三年,就當是給自己放一個長假了。

但世間事又怎麼可能總如人願呢,就在這個冬季,一場足以影響天下大勢的劇變已然發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