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曲郭家與晉陽王家

作者︰雪豹導彈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聯張燕,破匈奴,不北進,西為重。」

李儒給的這個發展戰略言簡意賅。

這里面最有學問也最微妙的是「不北進」。

這個不北進到底是什麼程度呢?向北那就是太原郡的郡治——晉陽,那晉陽佔不佔呢?

也許李儒的不北進,西為重,是不希望童遠部過于遠離政治中心——長安,畢竟控制長安朝廷,才有控制天下的名義。

童遠卻對于目前的長安,興趣不大。他的想法或許是讓羊長肥,等著以後再宰。所以,他以為西為重,是西邊的匈奴

他雖然有了想法,但他想看看孫資能否擔此重任,于是問道︰「對匈奴王庭和黑山軍,穩住一派,攻打另一只,彥龍以為如何選擇?」

孫資對于這兩者都很厭惡,不過從董白、童遠這邊來看,肯定會有這麼一個選擇。

他心想,既然他之前和匈奴舊王庭交好,那是要聯合舊王庭,選擇向東發展了。可是他話剛要說出口,就想到如果是這樣,那根本沒有變化調整,何故還要這樣詢問,以及特別準備重任?

看來恰恰相反,他鎮定說道︰「將軍已收編呼廚泉部,听說呼廚泉願意為我大漢征戰四方,想來這匈奴單于的位置會歸屬于他。那舊王庭遲早會來找麻煩,從來只有我大漢讓附庸讓步,沒有歸附的還要要挾地位的。」

童遠听了孫資這幾句話,感覺非常契合他的想法。

孫資察言觀色,知道說的方向沒錯,繼續道︰「黑山軍的張燕,已經被朝廷冊封為平難中郎將。近日來又配合朝廷,阻止本地變亂與胡人南侵,想來在短時間內,是友不是敵。」

童遠笑道︰「孫彥龍真乃大才,不愧是太原甚至並州的名士。我有一事要專門請教彥龍。敢問這太原各望族是何情況啊?」

孫資卻面容嚴肅,正襟說道︰「這太原除了將軍仇人王允,這祁縣王氏一族以外,尚有晉陽王氏、陽曲郭家和晉陽令狐家。其中,晉陽王氏與祁縣王氏是晉陽及周邊的實際控制者。」

「晉陽王家掌握實權的是王柔、王澤兄弟。兄長王柔,字叔優,曾任護匈奴中郎將,現在年歲已高,在家主事。弟弟王澤,字季道,是前任代郡太守,與劉虞關系密切。」

額,這還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

「而這陽曲郭家一族,當家郭,現任雁門太守,雁門、代郡連成一片,另有烏桓控制大片土地。其已故父親郭權,曾任大司農,其叔郭遵,曾任東漢兗州刺史,光祿大夫。郭家、令狐家與祁縣王家關系非常密切。」

童遠現在是知道不能北進的原因了。

「晉陽王家和祁縣王家又是什麼樣的關系呢?」童遠這話說出來,感覺有些不太對勁,又補充道︰「我為家族報仇,要搞清楚仇人,三代以外肯定不會追責,他們兩家應該不是吧?」

孫資眼神中閃現一絲詫異,略微遲疑道︰「確實沒有听說這兩家有三代以內的關系,淵源方面就要直接問他們才知曉了。」

「不過,記得祁縣王家祖上是東漢初的王霸、王殷這一脈。一百余年來赫赫有名。晉陽王家這一脈,一直名聲不顯。直到王柔、王澤兄弟拜入晉陽名士郭泰以後,才漸漸從寒門晉升為望族。」

真復雜啊,不過這意味著晉陽王家不一定是敵人。因為,太原郡老牌士族是祁縣王家和陽曲郭家,而中都的孫家和晉陽的王家算得上是從寒門新晉崛起的。

不過,王允之前對並州年輕才俊特別關愛,在重視品德的漢朝,估計這些士族誰也不會對王允他們祁縣一脈落井下石的。

歷史上,確實是陽曲郭家與祁縣王家走得更近。現年六歲的郭淮,會和王允佷子——王凌的妹妹結婚,並在王凌起兵反司馬懿之後,上演了一把濃墨重彩的大戲。

而晉陽王家就有一些微妙了。代郡太守王澤的兒子,王昶與同郡的王凌在州郡都很有名氣,王凌年紀大一點(當時的家族名聲也更旺一些),王昶就把王凌當兄長看待。

後來晉陽王家與祁縣王家漸漸形成競爭局面,王昶還成為曹爽與司馬懿爭奪的關鍵人物之一。

王昶的兒子王渾是滅吳的主要將領,位高權重,軍事能力很強。不過,在滅吳之戰中,他與順江而下破金陵的王濬發生激烈矛盾。

另外,王昶的佷子王沈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因為被曹髦信任,卻向司馬昭告發曹髦舉兵而聞名。

童遠來到這個時代,已經進入他的身份和局中,不知道他能不能像自己期待一樣,學習曹魏的道路,卻又不重蹈覆轍呢?

他還是回到正題,說道︰「短期時間內,太原郡的形勢恐怕還是群雄割據。但是,百姓的民生和組織生產不能停下來。」

孫資听了他的話,臉上閃過詫異神色。

之前,祁縣王家等本地士族,想的是乘著天災人禍把小農手中的好田產給買過來;各類軍閥想的也是搶佔地盤,向朝廷要官做。這個人竟然

童遠好似沒有注意到,繼續說道︰「吾打算認命太原郡的郡丞及一眾僚屬,而且職位包括給晉陽那邊和東邊黑山軍那里安排。」

「啊?主公的意思是?」此刻,孫資的思維已經來不及思考許多,畢竟驚奇已經填滿了他的大腦。

「這還只是一個想法,雖然有些急促,不過百姓民生可等不及。要是等到信使往來長安,朝廷任命州牧、刺史、太守、郡丞,恐怕就諸事誤矣。」

「彥龍先生,有一件重要的事,你這邊倒是可以準備了。那就是動身去一趟晉陽、陽曲等地,聯絡各望族,希望這些家族能夠安撫百姓,與我展開貿易,繳納一成收成,並提供相應情報。」

孫資回道︰「彥龍知曉了,定不辱使命。」

孫資出發以後,童遠又召集在附近的徐榮、衛覬、張錄、胡瑯兒、黃於、耿清、徐晃、賈逵、裴徽等前來議事,文武依次序分座兩列。

眾人先討論匈奴呼廚泉部的安排,然後是無畏軍、軍屯的安排,最後是太原郡發展的規劃。

呼廚泉部的事情比較好說,安排了河東郡及渭陽君府吸納人才為縣、鄉官吏,後續事務有太守王邑、郡丞衛覬等跟進安排。

雖然,不改變匈奴人原有建制,但不參與無畏軍的,原則上要從事生產和管理,並且要依計劃開展放牧、種地、手工業等。

軍事上,無畏軍主力不深入太原郡,至少相當兵力駐扎在河東郡。其一,是盯緊呼廚泉他們。其二,是不給太原各方過大壓力。

衛覬卻眉頭一皺,說道︰「對于胡人,確實要保持警惕,只是我軍初入太原,卻沒有展現實力,恐怕不利于震懾群小啊。」

童遠說道︰「確實有這個問題,所以我軍需要與黑山軍和晉陽那邊保持良好關系。」

張錄也補充道︰「哦,考慮我軍和匈奴舊王庭關系不錯,這樣風險確實低了很多。我軍即使面對襲擾,最多也只是三方中的一方,如果形勢有變,也來得及派遣無畏軍、屯田軍和呼廚泉部。」

衛覬還是指出漏洞,「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無畏軍志要恢復並州,聚集天下有志向者,這才剛剛進入並州,萬萬不可懈怠。」

童遠說道︰「伯覦先生所說甚是,我從沒有忘記。有人在初步的勝利之後,就沾沾自喜,結果很快衰落;有人在取得一些成果之後,迷失了方向,背離了正道;還有人幾乎取得了天下,卻無力再進一步,最後被別人竊取了成果。」

他的這段話說到最後,連徐晃都有些疑惑,不知指的是誰。只剩下衛覬、賈逵看似知道了什麼。

只不過,估計每個人想到的人物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沒有人能知道,他說的其中一個,是現在擔任兗州刺史的那個人。

「現在只是剛剛開始,我輩需要共同努力。雖然接下來無畏軍要暫收鋒芒,但後面的敵人比較強大。不瞞大家,我們後面的對手是匈奴舊王庭,他們既佔了大片漢土,又不听從朝廷的號令,早就不算是大漢的附屬了。」

「不過,生產才是基礎,沒有充足的糧產、裝備、補給,我們也沒法供養一批精銳武裝;如果百姓過得不好,無畏軍和並州新軍也無法專心投入建設、訓練和作戰。」

「更何況,我軍的初衷就有讓邊軍、邊民能夠獲得應得的成果。民生如果搞得好,有大義所在,並州各地就會民心所向。就像這次各地豪強、漢民紛紛響應,我軍才會進展這麼順利。」

眾人都略有思考領悟,其中,衛覬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神色。民生和軍事,他自己肯定喜歡和擅長前者,而童遠比較擅長後者。

但相同的是,他們兩人對無畏軍、新軍的期待都是來自民眾,又為它們安穩、發展而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