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忽悠叔祖老丈人

第607章 忽悠叔祖老丈人

……………………………………

這幾年,因為傳國玉璽之事,不知道讓劉協暗中操了多少心,擔了多少憂。原因無他,傳國玉璽,可是每一個,正兒八經的,老劉家的娃,心中無法磨滅的印記!

如今,傳國玉璽就出現在眼前,可謂失而復得,讓劉協怎能不激動?

回到協哥這里,也算是回家了吧?

不對!

傳國玉璽,只有回到洛陽,回到皇宮里,才算是回家!

可是……協哥應該怎麼把玉璽送回洛陽呢?

劉協的情緒漸漸平復下來,扣上錦盒,命戴陵收好,而後便拉住劉備的手說︰「玄孫吶,你可為咱們漢室立下了一件大功!說說看,想要高祖如何賞賜于你?」

劉備躬身,謹慎言道︰「回高祖的話,玄孫亦是劉氏子孫,漢室宗親,護送國器回朝,原本便屬份內,不敢求賞。」

無量天尊,哦咧個去。你這個不正經的劉氏子孫,說出來的話,讓協哥這個正兒八經的大漢皇子都覺得慚愧了。

「好!好哇!這才是宗親族裔該有的樣子。走,隨孤……回宮!」

劉協一邊說,一邊親熱地搭上了劉備的肩膀頭,搞的好像劉備才是他失散多年的兄弟。能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劉協這幾年也長高了不少,甚至于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寢宮」,與愛妃們一起玩耍的娛樂項目,也不僅限于「抖地主」了。

…………

「車騎將軍護送傳國玉璽還朝」,立下這樣的潑天大功,賞賜是肯定要有的,然而究竟該怎麼賞,卻讓袁隗犯起了難。原因無他,如今「漢室正朔」這個小朝廷的各種命令,出了南昌城就是各種不好使。不僅如此,隨著劉備的威望日漸隆重,而且又禮賢下士,待人隨和,使得原本那些「漢室忠貞之士」,也有不少人漸漸倒向劉備,整天在朝堂之上,里里外外的幫著劉備說好話。長此以往,袁隗覺得自己必然會被那個劉玄孫取而代之,然而就憑劉備立下的功勞,又該如何打壓他才好呢?

哪曾想,袁隗還沒想好如何打壓劉備,反倒讓劉備搶先「打上門來」。

這麼說,對于劉備確實有點不公平,因為劉備登門拜訪,不僅還像從前一樣,執禮甚恭,甚至還自覺地拿出「佷孫女婿」的態度,對袁隗都能算得上孝順。除了將北朝的部署,前線對戰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向袁隗做了回報之外,還提出了將「漢室正朔」再往南遷的想法。

听了劉備的想法,袁隗只提出一個問題︰「為何不東遷揚州?」

之前,這也是劉備的問題,然而魯肅卻反問道︰「主公為何會允準遷都?」

劉備說,自然是為了避免北朝的兵鋒危及朝廷。

魯肅又問︰「武昌在江南,漢正軍在江北,如何危及漢室正朔?」

一瞬之間,劉備冷汗淋灕,有些失神地盯著魯肅,然而魯肅卻只是愁苦地點頭承認,所有敗壞局勢,都有可能出現。

表面上看,「遷都」是為了讓「漢室正朔」這個小朝廷避開北朝漢正軍的兵鋒,然而實際上,卻是要考慮「漢室正朔」的存續問題。簡單來說,如果在武昌能夠被危及,豈不是說明漢正軍已經打過大江了?

假如劉備真的有信心,有決心守住大江,佔據江南半壁,與北邊分庭抗禮,那麼「漢室正朔」留在武昌,也就不用所謂遷都了,對吧?而現在,劉備一方面想遷都,一方面還想守住大江,他以為自己已經退無可退,必須做好決一死戰的準備。可其實呢?恰恰是他心里沒信心的表現。

就是這麼個問題,還被魯肅當面給戳破了。

再假設,漢正軍真的打過了大江,如果還想著遷都揚州的話,豈不是只剩下等死一途了?並且,陳冉的第七軍尚在夷陵,別看他現在打得慢,實則猶如大江之上懸著一柄利刃,只是懸而未發罷了。再加上東海郁洲山,又有管亥的第一水軍,可以朔江而上,斬斷淮南退路,甚至是隨時可以出現在廣陵、吳郡、會稽,從任何一點登陸,屆時江東又該怎麼守?真到了那一步,「漢室正朔」還能往哪兒退?去大海里模螃蟹麼?所以,只能向南退,拉上交州,以眾多的崇山峻嶺為屏障,節節抵抗北朝的壓進。

再者,魯肅還說了,把「漢室正朔」的小朝廷遷到南邊,一來主公可以免去後顧之憂,二來也可以除去諸多掣肘,才能夠擼起袖子,專心著力地與北邊好好干一架。將來如果真能守住大江,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再把漢室正朔遷回來也不遲。

是啊,恐怕到了那一天,自己在哪兒,「漢室正朔」就得遷在哪兒了!

于是劉備將魯肅分析出來的「當前大漢形勢」,大致又向袁隗復述了一遍,當然了,關于魯肅最後所說的那些大實話,劉備是不可能告訴袁隗的。

從武昌向南遷,就是長沙、桂陽、南海三郡,因為東邊的豫章和西邊的零陵山野密林太多,往來不便,又有蠻族百越橫行其間,難得安穩,所以都不可取。而「南方三郡」之中,劉備向袁隗建議的竟然是最南邊的南海郡。

這一桿子都捅到交州了!

都可以看潮漲潮落了!

咱這到底是「遷都」,還是「發配」呀?

果不其然,袁隗不同意,提出遷都桂陽的想法,而劉備卻在心里暗暗地為魯肅點了個贊。因為在與魯肅商議之時,劉備看好的也是桂陽,但是魯肅卻說︰「主公在外征戰,軍兵之事大可一言而決,若是回到朝中,再行決斷,豈非越俎代庖?何況遷都事大,朝中百官,太傅等人又怎肯對主公百依百順,躬身俯首?即便明知桂陽為首選,也必然會提出異議。若是桂陽被否,主動提出南海,則顯得太傅等人無膽,不敢與北朝爭鋒。若是選在長沙,萬一大江難守,北朝順湘水而來,一樣可以逼迫朝廷。遷與不遷,又有何異?」

有了魯肅之言在前,劉備順坡下驢,乖巧無比地接受了「叔祖老丈人」的意見,就讓「漢室正朔」的小朝廷暫時先「遷都」到桂陽,然後順著袁隗的興頭,又提出兩項建議。

第一,即便咱們不遷往南海,也要盡快將交州牢牢掌控在手里。桂陽到南海,這都已經緊挨著了,哪能讓它意屬旁人呢?萬一在咱們背後捅刀子,該怎麼辦?再說了,咱們前邊那麼多打仗的兵士需要供養,還有那麼多「漢室忠貞之士」也要吃要喝,總得有人賣力干活,讓咱們抽稅吧?

我那個老丈人袁公路,雖然名義上是交州牧,其實也就只有南海、蒼梧,兩郡在手,其他地方實際上都是交趾太守士燮說了算。而士燮雖然嘴上說,願意尊奉至尊為「漢室正朔」,實際上卻又百般搪塞,畫地自守。如果咱們現在與士燮撕破臉,武力收復交州,必然導致士燮投向北朝,如果咱們著意拉攏,又該給士燮封個什麼官?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把他調進朝中任職呢?

第二,朝廷這一次搬遷的時候,得把江東那些豪門富戶的家眷財帛,一並搬走。只有有錢人多了,咱們的新都城才能盡快發展起來,與此同時,他們留下來的那些私兵部曲,族親鄉勇,也才能對咱們更加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當然了,想要江東的豪門富戶都跟著咱們一起走,也得講究方式方法,可不能硬搬,不能搞得好像綁架一樣。只能給他們封官許願,加官進爵,讓他們自己樂樂呵呵,高高興興的跟著咱們走!

對于劉備的這兩項建議,袁隗沒有再提出異議,畢竟都是「漢室正朔」的當務之急。既然決定了遷到桂陽,前後左右,南北東西,自然應該好好保護才對。

當初從南陽南下之時,劉備就裹挾了不少的南陽百姓,雖然路上死難無數,可是也幸虧有這些百姓,到了武昌之後,拼命賣力,種地干活,才能使「漢室正朔」得以盡快安穩下來。至于說江東的豪門富戶,他們的實力肯定比南陽百姓大的多的多,能夠把他們都帶走的話,盡管桂陽已經遠離大漢的中心,屬于邊鄙之地,但是只要有錢有人,還怕不能再建出一座新都城嗎?

…………

「士氏原本乃是蒼梧大族,士威彥又在交趾經營多年,頗有人望。玄德方才說公路能夠調度蒼梧,只怕也不盡然。若是能夠將士威彥調入朝中,自然最好不過,就只怕他不會俯首帖耳,奉詔而行。到那時,至尊與朝廷的顏面何存?」

袁隗想了想,又對劉備說道︰「玄德,依你之見,若是調用你帳下一支精銳兵馬,前去交趾,能否速勝?」

劉備瞅著袁隗,好像這個老頭子精力不濟,連眼皮兒都快抬不起來了。然而袁隗越是如此,劉備心里越是謹慎,因為他沒辦法判斷袁隗究竟是真想讓自己出兵,還是僅僅想試探自己而已。

「回大人的話,為國出力,原本便是孫婿的本份,何況孫婿又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怎奈眼下江北戰事吃緊,偽帝親自坐鎮襄陽,又有逆臣王鬧鬧猛攻淮南,加之大江之上還有陳冉,大海之上還有管亥,使得孫婿疲于應對,捉襟見肘。若非形勢如此危急,孫婿又怎敢勸說大人遷都?」

劉備耷拉著臉兒,腦袋一搖三晃,耳朵也跟著忽閃忽閃的,而後又愁苦地說道︰「江北戰事,自有孫婿盡心,拼死也要保住我漢室正朔的基業,只不過……朝中諸事,交州統治,孫婿實在無力相幫,只有請大人與朝中諸公多多費心操勞了。」

听完劉備這一番推辭的話,袁隗的老臉兒上忽然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