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安平大君

金宗瑞听了臉色一變,心中暗罵︰「這個時候叫老夫去到李大營,不正好讓他拿老夫的人頭來祭旗麼?」

「怎麼?右議政有難處?」見他默然不語,李問道。

「老臣與首陽大君之間不睦,」金宗瑞說道︰「去他那里怕他會公報私仇!」

這句話倒是實話,李沉吟良久,「以孤的身子是難以跋涉去開城的,還是右議政推薦一個人去傳達孤的旨意吧!」

金宗瑞沉默片刻,「安平大君在朝中素有威望,可使他去見首陽大君,勸其罷兵。」

「嗯,」李頷首道︰「那右議政就親自去一趟,勸說他去首陽大君的軍營吧!」見他有遲疑之意,「右議政還有什麼難處?」

金宗瑞無奈,「老臣遵旨!」

漢陽南湖建有一座庭院,安平大君李瑢便居于此處,里面藏書萬卷,李瑢廣招各路文人雅士來此吟詩作賦,和他們張燈夜話,乘月在湖上泛舟,或佔聯,或博弈,絲竹不絕,崇飲醉謔,一時名儒無不締交。這李瑢便有了「好士」之名。

金宗瑞與這位安平大君並無深交,對能否說動他並無把握,便將李賢老帶在身邊,同時也帶上了海東君與楊牧雲。

馬車出了漢陽後一路向南。

楊牧雲從窗外看去,前方出現了一大片湖沼。其時已是初春,沿湖綠樹環繞,鮮花綻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安平大君便住在這里麼?」楊牧雲嘆道︰「看來他必是一文人雅士。」

「楊公子說對了,」李賢老笑道︰「安平大君號瑯玕居士,其才華橫溢,尤善長于詩文,書法奇絕,為我朝鮮國內第一,又善畫圖、琴瑟之技,其詩、書、畫被譽為三絕。」

「哦?」楊牧雲目露異色,「能得此贊譽,這安平大君也是一奇人了。」

「楊公子如果見識到他,也會為其折服的,」李賢老繼續道︰「安平大君的書法模仿的是前元書法家趙孟頫的松雪體,寫在紙上凜凜有飛動意。由于書法出色,故先王世宗的英陵碑文便由他書丹。他不僅在我朝鮮國內享有盛名,其文彩還被大明士人稱贊。景泰元年的時候,大明翰林侍講倪謙來我朝鮮宣讀王上的登極詔書,偶然看到安平大君的字跡,曾大為驚嘆,親自登門拜訪,當面稱贊其書法水平超過大明書法家陳謙,說其真得松雪翁之三昧者也,臨行時還帶走了安平大君的數十幅書法作品。」

听了他這番述說,楊牧雲心生向往,「如此人物,倒要好好見識一下。」

這時同坐在馬車內金宗瑞開口說道︰「此類文人多性格怪癖,不知能否請的動他。」

「主公是奉王旨而來,」李賢老說道︰「安平大君敢不效力?」

「王上是在給老夫出了一難題啊!」金宗瑞苦笑,「要麼請動安平大君說服首陽大君退兵,要麼老夫親赴首陽大君的軍營。」

「主公是不能親自去那里的,」李賢老道︰「安平大君與首陽大君乃是親兄弟,他們之間總好說話些。」

「希望如此,」金宗瑞道︰「但老夫與這安平大君並無深交,能否說動他並無把握。」

「事在人為,」李賢老道︰「主公的一片誠心定會感動安平大君的。」

說話間,馬車在湖邊的一幢庭院前停下了。

楊牧雲隨金宗瑞等人下了馬車,抬眼看了看庭院的牌匾,上書「梅竹軒」三個大字,字體飽滿遒勁,果然有趙孟頫之風。

敲開庭院大門,一位老者將他們迎了進來。

「當朝右議政金大人求見安平大君。」李賢老開口向那老者說道。

老者的神色並不如何驚異,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大君正在沐浴更衣,諸位請稍待。」便自行去了,把他們晾在了會客廳里。

海東君眉峰一皺,「這安平大君也真狂的可以,連右議政大人親自前來都如此托大,待小人將他帶到這里。」

「不可莽撞!」金宗瑞斥道︰「安平大君乃是王室宗親,怎可如此無禮?老夫在這里等著便了。」

枯燥無聊,楊牧雲便站起自行欣賞起廳中懸掛的字畫。一幅夢游桃源圖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所畫山水氣勢磅礡,非一般意境,讓人觀之猶如置身其中,上提跋「歲丁卯四月二十日夜,余方就枕,精神遽栩,睡之熟也。夢亦至焉。忽與仁叟至一山下層巒深壑有桃花數十株一人山冠野服長揖而謂余曰︰「從此經以北入谷則桃源也!」

「楊公子也對字畫有研究嗎?」李賢老起身問道。

「略懂。」楊牧雲微微一笑。

「此畫意境非凡,安平大君竟讓人掛于此處!可見其佳品多矣!」

「畫是不錯,只是並非安平大君所作!」

「哦?何以見得?」

「題跋是安平大君所書不錯,只是工筆並非出自一人之手,細看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佩服佩服,」李賢老朝他拱拱手,「沒想到楊公子年紀輕輕,還是一位鑒賞書畫的大家,听君一番話,李某受益良多啊!」

「李先生過獎,我不過隨便說說,先生姑妄听之便了。」

正在這時,那位老者進來說道︰「讓諸位久等,大君已在澹澹亭恭候諸位,請隨我來!」

老者領著他們出了客廳,沿著湖邊長廊而行,行了一會兒,便听到一陣琴瑟之音隔著湖面飄了過來。

楊牧雲放眼望去,之見長廊的盡頭連接著一座木橋,木橋通向湖心的一個小島,小島上有一座八角亭,隱隱約約的可以看見有人在亭內撫琴。

此種場景讓楊牧雲想起了四年前在湖州城與錦衣衛百戶何啟秀第一次見面時是何等的相似。那也是在春天,不過湖州的春天比之朝鮮漢陽要溫暖得多。池塘中滿是荷葉,何啟秀在池中涼亭撫琴候他前來。自那時起,他的人生便徹底改變,由一默默無聞的秀才一躍而成為朝廷命官,前後得到兩任皇帝的青睞。

他們跟在老者身後走過木橋,來到八角亭下時,楊牧雲見亭上掛著一塊牌匾,上書「澹澹亭」三個大字,自然也是出自于安平大君的手書了。

亭內一人身著白色儒衫,面目俊秀,唇上微須,長發披散開來,目不斜視,專心撫琴。在他身旁,坐著一位梳著猶如大明女子牡丹髻的麗人,身穿束胸裙裝,眸光一轉,便讓人心中一動。

「這應該便是安平大君了,」楊牧雲心中暗道︰「他人看起來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倒是俊秀儒雅得很,與其兄首陽大君李的彪悍截然不同。這美艷女子不知是什麼人,難道是他的妾室麼?」攜美妾而見貴賓,這位安平大君的放蕩不羈可見一斑。

「君上,」老者上前躬身道︰「人到了。」

「嗯,」白衣人撫琴的手沒有停,只是淡淡說了句,「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老者躬身退了下去。

一曲撫完,安平大君李瑢方抬起頭,不過卻是看向身邊的麗人,「御香,本君要見客,你接著彈吧!」

「是,君上。」那個叫御香的麗人待李瑢站起身,便坐在他撫琴的位子上,縴手一劃琴弦,一曲動听的音符便躍然而出。

「各位來本君的寒舍,本君很是榮幸,」李瑢笑道︰「請——」跪坐在亭內的錦墊上。

金宗瑞等人一一坐下。

這位權傾朝野的右議政臉上一掃平常的倨傲之氣,輕咳一聲說道︰「老夫此次是奉王命來的。」

李瑢唇角微微一掀,「王上的身子還好嗎?本君想去探望王上,卻被擋了回來,他們說是奉了右議政大人之命不許他人隨便探視王上。」mqχS .c m

此話一出,金宗瑞老臉頓覺尷尬,「有這等事?這些人可真是大膽,連大君都敢阻攔。」

「我這個大君只不過是個封號而已,並無實權,」李瑢說道︰「他們未將本君放在眼里,想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大君不必與這些人一般見識,」金宗瑞忙道︰「老夫回去後一定查明都是誰阻攔了大君,然後送到大君處由大君您懲處他們。」

「罷了,不過一件小事而已,右議政大人又何必小題大做呢?」

「他們敢對大君您這樣,便是失了朝廷的體統,如何能是小事?老夫一定嚴查,給大君一個滿意的交待!」

「右議政大人真是有心了,」李瑢悠悠笑道︰「不知右議政大人今日登臨寒舍有何見教?」

「大君,」金宗瑞面色一肅說道︰「您的兄長首陽大君起兵作亂,兵鋒直指開城,王上請您出面,持王命勸說首陽大君退兵!」

「哦?有這等事?」李瑢臉色略顯驚訝,「二哥因何起兵作亂?」

「這」金宗瑞目光看向李賢老。

「大君不知,」李賢老開口說道︰「王上長期臥病在榻,國家大事一律交予右議政大人打理,首陽大君听了心中不忿,因而起兵。」

「是麼?」李瑢目光正金宗瑞臉上略微一掃,「這麼說我二哥是不滿右議政大人把持國政,憤而起兵,矛頭指的是右議政大人,而不是王上?」

「大君,」李賢老說道︰「右議政大人不過是暫代王上處理國政而已,現在王上身體已經大好,已經能夠親自處理政事了。右議政大人也就不用這麼操勞了。」

「唔,王上的身子好的可真是時候,」李瑢話音中略帶譏諷,「要是二哥不起兵,怕是王上永遠都不能夠處理國政吧?」

「大君說笑了,」李賢老道︰「右議政大人對王上忠心耿耿,並無非分之想,一些小人的傳言大君不可輕信。」

「也是,如果右議政大人能夠像本君一樣寄情于山水,就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了。」

「老夫年事已高,精力不濟,」金宗瑞干笑兩聲,「早已想告老還鄉,倒是大君,春秋正盛,應該主動出來為王上分憂才是!」

「難得這話能從右議政大人嘴里說出來,」李瑢笑道︰「本君還記得右議政大人還曾說過,宗室子弟不宜干預政事。」

「此一時彼一時,大君何必對老夫過去的話耿耿于懷呢?」金宗瑞說道︰「如今首陽大君興兵作亂,如不加以制止,必將生靈涂炭,大君難道忍見漢陽城遭受戰火麼?」

李瑢嘆了口氣,「本君能有什麼辦法?二哥起兵清君側,為的是誅除朝中奸佞,本君也不好說什麼?」

金宗瑞與李賢老听了不由面面相覷,不知後面的話該當如何說下去。

海東君手握刀柄正欲發作,卻被楊牧雲攔住。

「听大君的意思,是要金大人自戕以謝國人了?」楊牧雲開口說道。

「這位是?」李瑢目光一閃問道。

「哦,這位是大明來的楊公子,慕名跟隨右議政大人前來拜訪大君。」

「楊公子是天朝大明人士,我朝鮮不過是下邦屬國,怎會折節慕名來訪?」

「大君或許還不知道,」楊牧雲說道︰「您的大名已遠播天朝,連皇上都知道了您呢!」

「真的?」李瑢臉色一動。

「翰林侍講倪謙將您的墨跡呈給了皇上,」楊牧雲開始胡謅道︰「皇上說,甚善,正是趙子昂體也。」

李瑢臉色變得有些激動,「真的嗎?大明皇上真的說過這樣的話?」

「嗯。」楊牧雲點點頭。

夢琪為你提供最快的風雲之旅更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安平大君免費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