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

這條軌道是戴維先生主政下完工的,線路從蘇伊士城到塞得港,陳德接過了擔子後,正在修建一條從開羅到蘇伊士運河中段的伊斯梅利亞城,待到此軌道一成,中國人已經建好了開羅到蘇伊士城的軌道,建立了蘇伊士城到塞得港的軌道,又建立起開羅到伊斯梅利亞的軌道,而從開羅順流而下,自尼羅河河口向東航行,可到塞得港,一個大閉環交通的建立,極有利中國人對蘇伊士運河的管治。

軌道交通繁忙,驢子拉車、駱駝拉車,拖動車廂奔騰不休,車廂裝人貨,讓人驚奇的是,在對開的一段車廂上,裝的滿滿的都是衣著花花綠綠,一副休閑派頭的各國民眾,包括中國人、八國小跟班、阿三等等,大部分是中國人。

他們既非軍人,又不是建設者,更不是商隊,看得對面的陳德有點發楞,他在軍中呆久了,與社會都有了隔膜,不明白為什麼交通繁忙的軌道上有這些閑人,方敏兒瞥了一眼道︰「這是旅游團!」

嗯,中國的旅游業開始成行成市了。

在古代出行相當悲摧,出行三大方式,一是乘船;二是乘車馬;三是11線。

再無其它,由人抬轎子出行,很可能轎夫沒事,轎上的人卻在受罪,太慢,且路上不平,被晃蕩得不是嘔吐,而是吐血!

交通極為不便,遠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古代的江河運輸業很不發達,加上沒有現代化的船只,航線少且短,花費也頗高。

至于乘車馬,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並非窮人可以做到。

大部分的農民和小商人出門,多以步行為主(大部分時候還要負重,挑擔步行)。

在長距離的行走中,由于道路崎嶇,走路距離過長等原因,一般一天下來,由于血液下積到腿部,雙腿就會酸痛不已。自然直接影響第二天的行走。如果是在山地或者丘陵行走的話,由于需要登高和攀爬,酸痛就會更加厲害。

古人在實際中發現,如果在腿部綁上布條,可以有效減輕腿部的酸痛,利于長距離的步行,這就是綁帶的來由。

道路崎嶇,山高路陡,許多地方要攀爬而上,甚至是後人跟隨前人的而上。

一遇風雨同舟,道路阻塞是必然的。

飲食的不便,出了城就是荒地,哪有什麼休息站?

走著走著,路上跳出小強,強盜攔路,危險!

小強的危害性極大,前不著村後不挨店的,叫天不靈叫地不就,路人被殺死後一埋,神不知鬼不覺,誰會頂著這個危險去活受罪,送掉自己的小命?!

關鍵是你沒錢!

由于商品經濟的落後,普羅大眾連溫飽都不易,哪有閑心與閑錢去旅游。

至于少數闊佬的出行,不是旅游業,那是炫富,少許人的窮游,則是自討苦吃!

只有東南國的建立,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商品豐富,銀元多多,終究出現了旅游業。

越來越多的人有銀元,國家也鼓勵他們花錢,建立起保障線,讓游客有得吃有得玩,不至于中途餓死,同時也有強大的軍力保證了他們的安全,因此,三桅游船自遙遠的東南亞啟航,出了馬六甲海峽的西邊出口,到達佛祖的眼淚——斯里蘭卡,在那里買了寶石,既可去緬甸感受佛意,購買翡翠,更可去阿三那里看他們跳大神,去干了這碗恆河水,再就是到波斯感受波斯帝國的威風,又或者進行勇敢者的游戲,橫渡浩罕的阿拉伯海,到達亞丁,順紅海而上,抵達開羅,從而見識非洲風光。

所到之處,吃好喝好住好,旅行社的導游們帶著他們游山玩水,盡嘗當地美食,到西方的中國人自此絡繹不絕。

這是往西走的路線,北上則是內湖旅游——南海就是中國的內湖,沿途皆為中國的勢力範圍,從東南亞出發,可到安南、暹羅、柬埔寨、老一游回轉廣州,此時到家了,自東南沿海而上,明國大有看頭,又可以到達登州後,從那里渡海,去朝鮮吃人參公雞,到倭國見識正宗的唐朝建築。

附提一句,在倭國,皇宮是可以任由中國人參觀的,只要你付錢就行。

要是你錢多,交上一百個銀元可以成為倭國公卿的座上客,送上一千個銀元,倭國現任後西天皇陛下與你共進晚餐,親切交談——大家交流毫無問題,說的都是中文,如果你再給天皇陛下送上合他心意的禮物,天皇陛下會為你的扇子上題字。

不是東洋鬼文,而是比大部分中國人寫得更好的漢字書法,讓你帶回家鄉夸耀一下。

在倭國,天皇陛下是窮B一枚,幕府時代開始,天皇就沒了實權,鬼都不會上門!

大多數天皇一輩子都在做幕府的傀儡,到了江戶時代,幕府頒布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天皇徹底地成為了政治吉祥物。

按制,天皇陛下禁里御料每年大約三萬石,听起來不少,實際上只比地位最差的的大名(近三萬石高)多一點而已。

更坑天皇的是︰他還要負責他滿朝公卿的薪水。

以三萬石的收入要不下上百名公卿的薪水,這些公卿的收入可豐收而知,難怪你只要出一百銀元,就可以見到他們的公卿高官,與他們稱兄道弟!

所以天皇賣字是有歷史淵源的,例如正親町天皇(1557-1586年在位),他的父親後奈良天皇與祖父後柏原天皇正值亂世,窮困潦倒,不得不賣字為生。

後西天皇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隨著貿易的發展,中國的商品大量涌入倭國,倭國許多民眾也變得富有,而且物價也上揚了,但幕府卻不給天皇提工資。

後西天皇的臣子們發現到倭國旅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畢竟兩國一衣帶水,倭國深受中國的影響,說著同樣的話,交流毫無阻礙。

倭都是京都,臣子們推出了參觀皇宮一日游,除了給中國人安排旅游,他們還賣紀念品,給的錢多,可以見到天皇……

天皇以此幫補家用,江戶幕府自然不很高興,認為有辱國體,于是天皇說你們給朝廷錢,我們就不辦皇宮一日游了。

幕府又不樂意白白給錢給天皇花用,折衷是只允許中國人進皇宮里參觀,說中國人是天朝上國,給中國人參觀不算丟臉。

這是掩耳盜鈴,其他國家的人想要參觀倭國皇宮根本沒有問題,怎麼辦?

好辦,冒充中國人的跟班就成了,結果,有一個緬甸駐明國的使臣就去暢游一番後回到南京,某次他與一個倭人爭吵,那個緬甸人月兌口而出道︰「你想老幾,勞資還跟你們最大的頭頭一起吃過飯呢,相談甚歡,他叫我做伯伯!」

「什麼?」倭人驚道。

緬甸人出示有天皇落款蓋印的折扇,貨真價實,倭人落敗而逃!

緬甸人如此,中國人更不用說,他們簡直就象中國商品行銷世界,無處不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