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風雲際會 八十二 朱華奎惜金如命 張其在開門獻城

話說這武昌城乃是長江商船雲集之地,湖廣諸州府行政樞紐所在,雖說藩王不管軍民政務,但畢竟是皇權在湖廣的象征,途經武昌的大小官員無不攜帶厚禮覲見,過往商賈也都以饋送財貨結交王府為榮,久而久之,楚王府的金銀珠寶堆積如山,富可敵國。

五月初一,張獻忠率軍由樊江涉江而上,匯合張可旺部,攻克漢陽。

漢陽乃是武昌的門戶,如今漢陽失守,武昌城內又是缺兵少餉,一時間謠言四起,亂作一團,上至官吏士紳,下至黎庶百姓,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事已至此,唯一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楚王朱華奎身上,湖廣布政使、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揮使等各級官員紛紛齊聚王府,乞求朱華奎能夠借出幾十萬兩銀子充作軍餉。

朱華奎今年已有七十多歲,滿臉大胡須,大家在背後都偷偷喊他朱胡子。

這朱胡子雖然坐擁著堆積如山的財寶,卻是吝嗇無比,貪得無厭。諸人圍著他好說歹說了大半天,個個口干舌燥,可這朱胡子卻仍舊不肯松口。王府長史徐學顏有些看不下去,當即上前一步,拱手言道︰「千歲爺,眾將士缺餉數月,人心惶惶,當此時,如若賊兵渡江來攻,武昌危矣!還請千歲爺能夠稍稍借出些許餉銀,以安將士之心啊!」

朱華奎不置可否地說道︰「近半年來,本王業已自行招兵扈衛王府,即便賊兵攻來,王府亦是固若金湯,何懼之有?」

徐學顏搖頭道︰「千歲爺您忘了麼,依照祖制藩王是不能養兵的!倘若將來被人告上一狀,說千歲爺圖謀不軌,千歲爺何以自處?」

朱華奎一愣神︰「那依你之間,孤當何為?」

「下官以為不如請致仕居于城中的賀閣老出面,由他統領王府護軍,編練民兵,千歲爺負擔軍費!民兵家室皆在城中,必會拼死守城,如此一來,既不僭越祖制,又可不受督撫征調,待擊退賊兵後立刻遣散,是為兩全其美之策也!」徐學顏微微抬頭,偷瞄著朱華奎表情的變化,小心翼翼地說道。

朱華奎思慮了許久,這才點了點頭,勉強答應從王府金庫中撥餉銀十萬兩,請賀逢聖出來主持軍務。

這賀逢聖乃是萬歷朝的探花,曾在崇禎朝入閣理事,為官多年也算清廉公正,因此人送外號「賀佛爺」。

自從崇禎十四年致仕歸家以來,賀逢聖便不再過問政事,不想今日卻受楚王之托,不得不出面編練王府護軍,然而他卻從未領過兵,對打戰之事更是一竅不通,因此將一切軍務皆交予護軍統領張其在做主。

十萬軍餉轉瞬便已用盡,張其在于是來到王府向朱華奎討要餉銀。

朱華奎听後臉色大變︰「本王前些時日方才撥給你們十萬餉銀,怎這麼快就用完了?莫要誆騙于孤!」

張其在連忙解釋道︰「千歲爺啊,您有所不知!大戰在即,里里外外要錢的地方多了去了,區區這十萬兩銀子哪里夠花?還請千歲爺再撥付十萬銀兩,以解燃眉之急!」

朱華奎當場表示了拒絕︰「本王沒錢!爾且等自行往民間募集去吧!」

「皮將不存,毛之焉附?如若武昌失守,襄王、福王的昨日,便是千歲您的明日!」張其在一時氣憤難平,忍不住大聲嚷嚷了起來。

朱華奎瞬間也惱了,指著張其在的鼻子,渾身顫抖道︰「好你個張其在!竟敢對著本王如此咆哮!來人,將他拖出去重責四十大板!」

當即就有兩名太監沖了進來,一左一右架起張其在,徑直將他拖至殿外, 里啪啦就是一頓毒打。

張其在挨了板子,心中郁結難平,跑來向賀逢聖訴苦,賀逢聖勸慰了張其在幾句,隨即趕往楚王府,覲見朱華奎。

見到朱華奎,賀逢聖便迫不及待地問道︰「賊軍已破漢陽,武昌危在旦夕,千歲爺正值用人之際,更應多加撫慰,為何卻要責打他們?」

朱華奎冷哼一聲道︰「那廝咆哮王府,難道不該打麼?總讓本王出錢,然護軍保衛的乃是武昌全城,並非單單一個王府,為何百姓不出錢,卻總向本王討要,這是何道理?」

賀逢聖趕忙解釋道︰「千歲爺差矣!不論保得是誰,都是為了保住咱們大明江山啊!這些護軍皆是千歲爺所募,如果千歲爺您都不肯出帑金充作軍餉,百姓又如何肯出?」

朱華奎一時語塞,于是命人搬出洪武年分封諸皇子時,朱元璋賜給首任楚王朱楨的那張裹金交椅道︰「楚府曾經蒙冤,為打點上下,府庫盡已空虛,實在無錢助餉!這把金交椅乃是當年太祖高皇帝所賜,還請閣老拿去打碎,當作軍餉吧!」

見朱華奎如此吝嗇,居然連太祖皇帝都抬了出來,賀逢聖不敢再與其爭辯,嚎啕大哭著離開了王府。

為了維持護軍不散,賀逢聖只得找來城中官紳,打算向民間征派軍餉。此時,江岸邊正停泊著幾十艘鹽船,賀逢聖要求這些鹽商繳納五六萬銀子充作軍餉。

眾鹽商心中不服,明著又不敢反抗,居然跑到楚王府行賄,朱華奎拿了鹽商的六七千兩賄銀,立馬寫出公告,貼于各鹽船之上曰︰「此乃楚王府采辦用船,仰所過州縣軍民人等一體保護。」

這樣一來,官府再不敢向他們催收,賀逢聖也只能無奈作罷。

隨著形勢越來越危急,朱華奎終于有些坐不住了,直到這時,他才又從府庫中摳出幾萬兩銀子,招募承天、德安逃竄而來的散兵游勇,由徐學顏負責統領,號稱楚府新兵。然而這些人全是李自成的手下敗將,猶如驚弓之鳥,根本沒有一點戰斗力。

初五日,趁著夜色,張獻忠親率舟騎兩千人,悄悄從團風浮水渡江,一舉襲破了武昌縣城。

這里距離武昌府還有一百多里地,張獻忠擔心官軍會在沿途重兵布防,于是在樊口安營扎寨,同時派出數名斥候一路查探敵情。

誰知斥候很快就回來向張獻忠稟報說,沿途並無一兵一卒防守,張獻忠這才放心下來,命全軍進駐華容鎮,在此等待後續部隊渡江。

至二十五日,定國率龍驤營五千精騎從鴨蛋洲涉水渡江與張獻忠匯合。與此同時,楚王府護軍統領張其在也懷著對楚王的忿恨,潛逃出城,前來向張獻忠投降。

見到張獻忠,張其在迫不及待地拜倒在馬前,叩首言道︰「楚王暴虐貪鄙,城內護軍皆盼大王到來,以便開門迎降,還請大王速速發兵,救萬民于水火!」

張獻忠一時不知真偽,心中猶豫不決,定國見狀當即催馬上前,抱拳言道︰  「父王,時不我待!張將軍出城之事瞞不了多久,一旦被城中知曉,在想破城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既然如此,定國你率本部人馬為先鋒,隨張將軍同往!老子帶大軍隨後就到!」在定國的勸說下,張獻忠終于下定了決心。

二十九日清晨,定國率五千精騎在張其在的引導下順利抵達武勝門外。

這武昌城共分十門,東面正對洪山的是賓陽門、忠孝門和通湘門;北臨漢口的是武勝門,此四門由于正面張獻忠進軍的方向,因此官軍主力大多聚集于此,武勝門有賀逢聖和崔文榮親自坐鎮,承天巡撫王揚基與游擊朱世鼎則駐守東三門,與洪山駐軍胡副將成犄角之勢。

至于西面的平湖門和漢陽門,由于面臨長江,賀逢聖認為張獻忠沒有水軍無法進攻,因此守軍最為薄弱,只有推官傅上瑞的一千民兵。而南面的文昌、保安、望山、楚望四門,也因為遠離張獻忠的進攻方向,僅僅安排了王府長史徐學顏統領的楚府新軍及部分王府護軍,合計一千余人。

定國見武勝門官軍守御甚嚴,當即下令祁三升領兵一千向東,先行擊潰盤踞在洪山之上的官軍,又留靳統武領兵兩千攻打武勝門,自己則親率兩千將士繞道向南,從三面環攻武昌。

張其在隨著定國來到保安門外,見城頭上打的是護軍旗號,立刻放出信號,城內護軍見是張其在,連忙打開城門,放義軍入城。那些楚府新兵見義軍蜂擁而入,哪里還有抵抗的心思,紛紛扔下兵器,跪地乞降。

听說南門新軍獻城投降,王揚基大駭,趕忙棄城逃往漢陽門,與推官傅上瑞一同打開城門,渡江而逃。

賀逢聖也不想跟楚王朱華奎陪葬,眼見城池不保,二話不說丟下守城官軍,返回家中,帶著妻妾子女從漢陽門逃出,不料渡船超載,一個大浪打來,船只傾覆,他的妻妾子女盡數淹死于長江之中,惟有賀逢聖命大,被路過的義軍救起。見是個大官,眾人不敢自作主張,旋即將他押往張獻忠軍前。

至于崔文榮和朱士鼎,以及原廣西布政使吳思溫等大小官員大多死于亂軍之中。

城破之時,朱華奎依舊舍不得他的那些金銀珠寶,想要招募潰散的官軍退守宮牆,然而事已至此,與這些身外之物相比,還是保命要緊,因此盡管路過宮門前的潰軍眾多,卻並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

定國率軍追殺潰軍而至,見朱華奎孤身一人站在宮門外茫然失措,當即吩咐眾將士上前,將其生擒活捉,又從王府中抄出黃金三萬余兩,白銀一百八十萬兩,其他珠寶珍玩更是不可計數,輦載數百車而不盡。

等到張獻忠率大軍開進城中,听說活捉了楚王朱華奎,立刻讓人將他押至黃鶴樓上。

張獻忠瞥了眼定國送來的抄沒清單,又抬頭望了眼面前白發蒼蒼的朱華奎,冷笑一聲道︰「我說千歲爺,這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要這麼多金銀珠寶何用?」

朱華奎被五花大綁著跪倒在地,連連叩首道︰「小王也不知何用,只覺得這些東西越多越可愛,存夠了一百萬,就又想著兩百萬,他們總勸小王拿出來犒軍,可小王就是舍不得!現在回想起來,應當是天意讓小王替西王爺爺守著這些錢財!」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忍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張獻忠指著朱華奎,對身旁眾人笑道︰「諸位且看,有如此多的金銀而不能守,朱胡子真是個庸人啊!」

汪兆齡上前建言道︰「大王,此人罪大惡極,百姓皆對其恨之入骨,不如就將其綁在蛇山高處,任憑百姓處置如何?」

張獻忠擺了擺手︰「這怎麼能行?好歹他也是一個王爺,多少給人家存點顏面,不如就念他守庫有功的份上,賞他一個全尸吧!」

說罷,張獻忠命人拿來一個大布袋,將朱華奎整個人塞進袋中,隨即喝令身後軍士,將他連袋丟入了長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