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測試

作者︰納蘭凌雲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看完了這些東西,霍剛想了想,就干脆不在放到心上了,他願意來就讓他們來吧,不管怎麼說,李承乾算是接下來大唐的繼承者,如果跟霍剛這里學習的話,其實也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他們三個人的思想,霍剛必然會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影響,不要求他們跟霍剛有相通的目標,只要讓他們能夠開拓眼界,那麼霍剛相信,大唐周圍的這些小國家,能夠存在下來的概率都不會太大了。

在後世,如果胡亂樹敵也許是會被群起而攻之,但是在這個時代,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古代打仗根本跟後世是不一樣的,周圍那些小國根本沒有打仗的資本,只有極少數的國家能夠聚集起軍隊。

如果再交給李承乾他們攻心為上的辦法,其實對方的軍隊抵抗的實力根本沒有多強,大唐普通百姓的生活都不怎麼樣,更不要說周圍這些小國,只要針對性的,針對這些小國的普通百姓,告訴他們,大唐的軍隊是來解放他們的……呃……

告訴這些百姓,他們的貴族是如何剝削他們的,再將大唐的政策講解一下,不用太好,只要比他們好,這些普通百姓反水的可能性極大,到時候那些普通人組成的軍隊沒有多強的抵抗信心。

同樣,像是東突厥已經幾乎被消滅,而剩下的室韋等大型游牧部落的牧民生活更慘,對部落什麼的更加沒有什麼歸屬感。

這些都是好事,相對于這些事情,霍剛倒是接下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楊武已經從工業城傳來了消息,位于工業城最重要的,大漢第三重型機械制造商行已經研發出來了蒸汽火車,甚至已經對軌道進行了相當長度的鋪設,馬上就要進行測試了。

對于這個消息,霍剛也是精神一震,這件事他是必須要過去的,火車這東西可以說對世界的影響力太大了,火車的出現意味著一個國家對于國土面積的掌控,意味著一個國家可以調用,掌控的面積急劇增加,並且對整個國家的資源調控也是急劇增加。

雖然只是最初級的蒸汽火車,而且霍剛從頭至尾只是給出了最基礎的創意性的提醒,除此之外霍剛根本沒有給任何意見,不是霍剛不想給,而是……說實話,他對蒸汽火車都沒有什麼了解。

他現在對于蒸汽機方面的了解,絕對不如盧峰孫二這些工匠,他們已經算是徹底鑽研進去了不說,從蒸汽機誕生到現在大半年的時間以來,光是楊武這邊之前給霍剛匯報的數據,他們至少改進了一百多個型號!

這里就不得再說一遍霍剛將液壓的概念搞出來之後到底多正確了,否則,單純的用鉚釘和工人打造那些蒸汽機的部件的話,絕對沒有現在利用液壓和模鍛制造的方法來的更快,更高效。

液壓的出現讓第一批鍛造出來的蒸汽機部件比正常歷史上研發出來的蒸汽機就更加的高效,至少在密封等方面要強得多,而增強的蒸汽機又反過來加強了液壓方面的強化,讓模鍛和水壓自由鍛等更加的高效。

另外就是平爐煉鋼法煉制出來的精鋼也是給蒸汽機的迅速發展增加了籌碼。

要知道,歷史上,平爐煉鋼法出現的時間要比第一列火車要晚三十多年,而像是鋼鐵密封環等特殊部件的提前出現,也更是給蒸汽機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有利的結果。

這些成果,單獨的微小的,霍剛知道的一些成果他能夠提出意見,但是像是蒸汽機這些大型機械,霍剛真的是完全不知道它的具體如何改進之類的,只能是告訴他們原理,讓他們不斷的研發進行改進。

有了大量的鋼鐵,尤其是大漢在不缺少鋼鐵,並且人工成本極其低廉的情況下,讓孫二他們可以無限制的測試,這才是讓技術快速爆發的最關鍵的原因。

而這一台蒸汽火車也是他們制作出來的,不是第一個了,而是第五個版本了,之前的四個他們都沒有說進行測試,而是在地面靜態的用作不斷的做工測試蒸汽機的效率。

現在主動提出要進行路面測試,這意味著他們對自己的成品顯然是有了一些信心。

霍剛其實對于這些火車也很感興趣,上輩子他沒什麼機會親眼看到蒸汽火車,等霍剛那個時代,別說蒸汽火車,內燃機火車都已經快要被淘汰了,都是電氣化火車了,只有在一些偏僻的,以及貨運的火車上面依然還在使用內燃機火車,其他大部分都是電氣化火車了。

在得到楊武通知之後,霍剛自然是第一時間就趕往了工業城,火車軌道的路基建設,霍剛已經算是給出了一個合理的答案,而至于後期到底是怎麼樣的建設,那就需要連續不斷的測試了。

不過唯一跟正常火車不同的發展歷程是,霍剛的鐵軌枕木選擇了鋼筋混凝土枕木,而不是木頭。

原因有很多,第一就是,鋼筋混凝土大漢很缺,但是同樣,木材大漢更缺!雖然說拿下了西海之後,焉耆國的周圍有大量的木材,但是這些木材並不適合充當枕木。

而適合充當枕木的木頭霍剛還需要從別的地方運送過來,以這個時代的運送成本,太高了,還不如直接鋼筋混凝土來的直接一些。

第二就是木頭枕木的木頭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但是如何處理,霍剛不知道,而且木材需要大批量的提前準備,反而制造起來不如鋼筋混凝土來的便捷。

第三,木頭枕木更加容易損壞,還需要連續不斷的檢查鐵軌,並且不斷的維護,等將來大漢的國土範圍內有了大量的木材之後,有一些地方倒是可以采用木材,但是目前來說,木材真不如鋼筋混凝土。

綜合這些,暫時來說,這鐵軌的路基以及鐵軌的制作方式,頗有一些後世的味道了,不過唯一不同的就是,鐵軌的寬度了,後世的鐵軌寬度是英國人制定的,畢竟最早的鐵軌寬度就來源于英國。

關于火車軌道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據說它決定于古羅馬時代拉著馬車兩匹戰馬之間的距離,也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的原理,這個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具體是不是真的因為這個,其實霍剛並不清楚,但是後世歷史上對于軌道的寬窄經過了無數的論證,不管是1435毫米的標準軌,還是1067毫米的窄軌,又或者是1524毫米,1676毫米的寬軌其實差距不大。

首先寬軌並不一定載重就更多,寬軌也不一定較快,窄軌也不一定載重較少,因為這些軌道在全世界都有使用,像是世界上載重最重的貨車就是行駛于窄軌。

而且兩者之間的造價其實相差不大,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這些數據,霍剛本來是想要直接就按照後世的標準軌道來進行的,因為對霍剛來說,被無數人使用了很多年的數據,那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什麼原因吧,至少它沒有錯。

但是想了想,最後霍剛還是交給孫二他們自己決定去了,他們決定制作多少就按照多少的來進行得了。因為鐵軌的寬度,其實多少也是有一些影響的,就比如說那個大名鼎鼎的例子。

後世你在電視上看到美國太空飛船立在發射台上的雄姿時,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這些推進器是由設在猶他州的工廠所提供的。

如果可能的話,這家工廠的工程師希望把這些推進器造得再胖一些,這樣容量就會大一些,但是他們不可以,為什麼?

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後,要用火車從工廠運到發射點,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的寬度寬了一點點,然而我們不要忘記火車軌道的寬度是由馬的的寬度所決定的。

所以這玩意其實對以後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這種影響沒有那麼大,霍剛也就不管了,反正現在他最先弄出來火車,將來不管後世怎麼發展,他弄出來的火車軌道,最後一定會成為標準的火車軌道。

等霍剛到了工業城之後,楊武他們自然是第一時間就迎了上來,霍剛也算是見到了整個工業城目前最早一批的工匠,也是最有權威的一批。

孫二,魯木,盧峰,田忠,許三,包括孫然,諸葛海,甚至連陳民都跑過來了。

「怎麼樣?你們的軌道選擇了多寬?」霍剛笑著問道。

「我們對于各個軌道進行了測試,似乎區別不大,不過我們的第五號大型蒸汽機因為體積的問題,體積略微寬一些,所以我們最後取整,采用了1600毫米寬度的軌道。」盧峰立刻給出了一個數字。

「嗯不錯,軌道多寬確實差距不大,只要你們覺得合適就行,現在帶我去看看。」霍剛笑了笑,這個數字對他來說無所謂,反正不管多寬的軌道其實沒有太大的差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