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蓮說

作者︰大國雄起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李忠信對于好問的晴子很是滿意,晴子的這種求知欲很好,對于今後的成長絕對會有著很大的幫助。

李忠信呢!很樂于讓晴子和三井雅子她們了解中國文化,就怕沒有人問,要是沒有人問的話,那他後面想的那些東西就白想了。

李忠信在晴子的頭上輕輕地撫模了一下慢慢開口說道︰「這個呢!是我們中國的古文的一種形式,我們把這個稱之為古代散文,名字十分貼切,叫做《愛蓮說》。

剛才呢!我說的是古文,你听不懂是很正常的,這篇文章翻譯過來以後,你就會听懂,而且會感受到其中的一種獨有的韻味。

這個愛蓮說呢!說的是水上或陸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歡者特別的繁多。東晉陶淵明偏愛于菊;自李唐王朝以來,世上的人都特別的喜歡牡丹;可是我獨獨喜愛蓮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穢的高潔,它經過清水的洗滌,顯得純淨而不妖媚。它內心通達而外形剛直,不像藤蔓四處蔓延,也不像枝干四處縱橫。香氣遠而清純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遠遠的欣賞而不可以肆意的褻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隱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之人也。而蓮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愛菊之人,陶淵明死後很少听到。愛蓮之人,與我同樣所好的又有幾人?而愛牡丹之人呢,適合于大多數人也。」

李忠信十分詳細地對晴子把愛蓮說的譯文說了出來。如果說其他的散文,李忠信沒有太多的記憶,但是,這個散文,李忠信倒背如流,他十分喜歡,並用心去記憶過這個散文。

李忠信是真的喜愛這個散文,不是為了那種人們學會一些東西用來裝逼用的。

李忠信愛蓮,除了愛蓮說之外呢!李忠信還喜歡一個寫蓮花的文章。這個呢!其實也算是愛蓮說,但是,卻是後人寫出來的一種。

這個散文寫的是,在水之湄,有一方蓮。她像墜入凡間的仙子,在遠離世間的淡然中,舞風弄月,獨守異世的一片寧靜,孱弱的筋骨將生命的詩意一縷一縷的挑亮。

大朵大朵的蓮花凝結成少女粉女敕初生的面頰,只剩不勝涼風的嬌羞和搖曳生姿的光華流轉,醉倒了清風,醉倒了詩人。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尋不出一抹世俗的意味,只有微風習習下的朦朧纏綿,原始般的單純和清妙。

又似周敦頤筆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似那般寧靜美好,只余一絲空靈漂浮于天際的高度,還有一份清高,一份落漠,一份不為人知的閑散和倔強。

飲用我們中國江南十分出名的一首贊美蓮花的詩,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中有雙鯉魚,相戲碧波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蓮葉深處誰家女,隔水笑拋一枝蓮。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東家莫愁女,其貌淑且妍。十四能誦書,十五能縫衫。十六采蓮去,菱歌意閑閑。日下戴蓮葉,笑倚南塘邊。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水覆空翠色,花開冷紅顏。路人一何幸,相逢在此間。蒙君贈蓮藕,藕心千絲繁。蒙君贈蓮實,其心苦如煎。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采蓮一何易,駐馬一何難,遠山雁聲啼不斷,遠浦行雲白如帆。遠鐘一聲催客行,遠路漫漫俟客還。牽我青驄馬,揚我柳絲鞭。

踏我來時道,尋我舊時歡。回首望君已隔岸,揮手別君已淚潸。看君悲掩涕,看君笑移船,惘然有所思,堵塞不能言。

江南可采蓮,蓮葉空田田,莫言共采蓮,莫言獨采蓮,蓮塘西風吹香散,一宵客夢如水寒。

田田蓮葉,安靜的沉睡在水的懷抱,無拘無束,靜謐。

夏日又怎會沉寂于此,看那無數的粉色,或在縴橋旁搖曳,倩影婆莎;或在無邊水域下,恣意盎然,吐盡芳華,睥睨群芳。

從小荷初露的淡粉,到綻放得風華絕代的艷粉。即使翻越過時光的祭典,涉過煙花過後徹底的繁盛,也掩不住眼下滿目的紅,那是屬于生命的色彩,擁有穿越世俗通透的力量。

蔓延至日光不能觸及的地方,也依舊神聖光潔,充滿蓬勃的張力。縱使抵擋不了秋風橫掃的蠻荒,也要在冰冷的純潔里畫上生命的句號。

這遺世獨立的蓮,是江南水鄉里悠然升起的一縷炊煙,是美人妝下,來不及描繪的一襲珠翠香。

更像是那翩躚若仙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先秦,從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如此清麗婉約,遂成千古絕唱。溯流中,弄蒿蕩舟的玲瓏少年,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采蓮頡子,和著惠風掠過漫漫的蓮,成了五千年文明古國最唯美的詩。

那清洌的蓮,不沾俗塵,羽化成仙。人生如夢,夢醒于處,該如蓮般,自知盈蓄,將淒苦的肆意揉進燦爛的骨血,遂作思想養分的泥沼,于成敗間輕笑嫣然。

彈手間,笑傲紅塵,大風起兮一切既定,一切既變。蓮即般若,靜靜的綻放,那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慈悲,也是對守候的精神世界的一種昂揚。

蓮,在你之間,在我之間。心若蓮花,即是一念之間。

這些描寫蓮花的東西從李忠信的心中升騰而起,仿佛在這個時候,李忠信又回到了後世他和媳婦賞蓮時候的情景。

「這個散文寫的真好,真的很好听。忠信哥哥,蓮花好看嗎?等你夏天的時候,能不能領我去看看江南的蓮花呢?」晴子說完這些以後,嘴里還念叨著︰「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真好,這個描寫的真好,寓意也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名句了吧!」。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