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 欲滅倭國(求訂閱)

作者︰一只辣椒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百濟都城泗沘城。

這兒如今已經成為了大唐熊津都督府。

熊津都督府的都督很有意思。

這是大唐第二波西伐的副大總管王文度。

這位副大總管是新皇嫡系,本想征伐西汗國立功,但沒想到被關在大箱子中放了近乎半年。

王文度的戰功之旅一塌糊涂,但王文度很識相,直接包攬了諸多罪名。

這讓新皇定罪時只是將王文度貶成平民。

升升降降數年,王文度被提拔成了熊津都督府的都督。

但王文度的坎坷並沒有結束。

在奔赴百濟國渡海時,王文度病發身亡了。

對方死的很蹊蹺, 而劉仁景則成了替代者,不僅僅擔任地方刺史掌控內政,還臨時代管熊津都督府統軍。

戰爭這種臨時任命的機會比較多,只要能穩住,劉仁景這種臨時職位就會成為正式職位。

「他們說王文度死前容貌怪異」劉仁景低聲道︰「和往昔長安城死的那一波人相似!」

「你是說?」

李鴻儒出安市城後,他並沒有直接踏入新羅國尋覓通風、禺狨兩位魔君,而是通達了直線,踏入了坪壤道行軍團的後方大本營。

在泗沘城中, 李鴻儒找到了升官上位的劉仁景。

此時的劉仁景手中兵將不多,但權利拿到了最高。

在熊津都督府中,一切都是劉仁景說了算。

這也讓劉仁景接收了最高層次所有的相關信息。

劉仁景無疑是唐皇年代的老臣,伴隨著重新啟用,李鴻儒也感覺到了新皇這場大唐朝廷官職調動的迅速和果斷。

「我還接到陛下發給王文度的密旨,需要王文度查驗那位!」

劉仁景指了指坪壤城的方向,這讓李鴻儒聳了聳肩,又有劉仁景搖了搖頭。

王文度干不了這個事,劉仁景也干不了這種事。

至于蘇烈則是早有了心思。

查蘇烈不冤。

但蘇烈和仙庭的人沒什麼關聯。

只是蘇烈跟李鴻儒跑了路,所做的事情僅次于仙庭大修煉者統兵送死。

此時的蘇烈就在學大唐西伐時慕容葉真那一套,打到最前線的地方練兵、對峙,就是不攻城。

當然,相較于慕容葉真,蘇烈在慕容葉真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 這是走險兵殺到了坪壤城附近。

蘇烈帶團的人有限,又屬于騎兵,難于去攻城。

這讓人沒法挑剔。

即便新皇下聖旨讓蘇烈強攻坪壤城也無用。

而要等到後續兵團慢慢跟進到位, 那會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在坪壤城中, 本應該和蘇烈對峙的淵蓋蘇文已經移動到了其他戰線。

蘇烈和淵蓋蘇文私下的交換, 也讓戰局出現了一定的變動。

這或許讓新皇盯上了蘇烈。

但這也早在李鴻儒等人的預判中。

「皇上很可能在長安城有推衍戰局,覺察出了一些相關」劉仁景道︰「蘇大人是不是真有那個傾向?」

「蘇烈不會帶兵前去送死」李鴻儒搖頭道︰「他有索求,但不會拿自己麾下的兵來求榮華!」

「那就好!」

劉仁景點點頭,覺得自己算是完成了新皇密旨的任務。

「咱們大唐兵部到底有多少人是那邊的?」劉仁景低問道。

「若我知曉,我早就揪出來了」李鴻儒搖頭道︰「我當下只知曉許敬宗和李義府是仙庭那邊的人!」

「李義府這狗賊屢屢為難我,我說以往怎麼看他都不對勁,原來是有這種原因」劉仁景吐槽道。

「您往年針對道家過多,他們對你下手很正常」李鴻儒道︰「但他們當時扯了我的虎皮,不敢害你性命!」

「那個許敬宗屢屢收買我,沒想到也是仙庭的人!」

「他在仙庭的職位比李義府高太多了,很可能知曉您體內的相關,只是沒想到您將那位仙人坑傻了!」

在針對劉仁景時,許敬宗和李義府出現了明顯不同的態度。

這是太白金星李長庚和大力鬼王所處的不同層次所決定,也搞得劉仁景莫名其妙。

但他這數年下來算是有驚無險,最終也撈了一份為國出力的官職。

「如今陛下通曉天地,知曉了很多信息,不再像往昔那樣需要去做猜測」李鴻儒道。

「陛下不除掉許敬宗嗎?」劉仁景皺眉道。

「以往太白金星李長庚管仙庭的人事,知曉哪些人下凡,陛下怎麼可能除掉他」李鴻儒笑道︰「陛下還得養著他,甚至恩寵他, 一直到盤剝掉許敬宗知曉的相關為止!」

「這樣?」

劉仁景啞然。

新皇這種手段和唐皇相近,但又較之唐皇更為激進。

這是留著仙庭骨干在身邊,時不時探一探相關。

這是想借助許敬宗將仙庭的人進行拔根。

劉仁景恍然間只覺自己想通了王文度的病逝。

「陛下會懷疑我嗎?」劉仁景道。

仙人下凡在誰的體內可以得知,但也存在他這種少見戰勝仙庭的人。

劉仁景覺得自己大概率也會上黑榜。

若應對不正確,或許他某天不知不覺病逝也很正常。

除了術法和武技的正面廝殺,這世上有太多難于防備的手段。

或許他某天吃一頓飯,又或大口喝水,又或入夜睡眠後被針對……

想讓一個人發生意外的情況太多。

往昔的江湖司還不曾接這種活,但武皇後掌控的異人司便難說了。

常年在宗正寺干活,劉仁景也有極為迅速的反應。

「若您想安然,現在就可以走人,佷兒那邊還有個養老的好去處,若您以後想長期在朝廷中,務必和許敬宗在朝堂上對立,越對立您便越安全!」

李鴻儒尋思了數秒,才開口建議。

如果劉仁景樂意,劉仁景可以安然離任走人,但卸除了官職的劉仁景只能充當閑人。

諸如王福疇等人屢屢有遺憾的原因也不外如此。

明明有一身能耐,但偏偏做不得大用。

甚至于隨著返老還童,王福疇等人面色過于年輕,而元神實力又強盛,也必然引發懷疑,再難入朝廷。

出朝廷容易,入朝廷則難。

劉仁景雖然修煉了諸多道家的術,但無疑不會有道家的心,也難出朝廷。

李鴻儒詢問了數聲,已經很清楚劉仁景的選擇。

「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來這兒尋我肯定有事!」

一番熱議的話落下,劉仁景才詢問李鴻儒的來意。

「我就是來瞎逛逛」李鴻儒道︰「若是您這邊方便,我想拉上一票人去砍死通風、禺狨手下的那堆小嘍,而後渡海滅了倭國!」

「滅倭國!」

劉仁景微微一愣。

李鴻儒話說的很輕松,但李鴻儒做的事情不簡單。

這似乎是國戰。

甚至于李鴻儒似乎要擊殺倭國為首的兩位大王。

「對!」

李鴻儒點點頭。

他腰間懸著半塊和氏璧。

但李鴻儒並不會完全將擊殺帝王的後果交予和氏璧。

即便徐福說得再好听也沒用。

方術必然有後患。

李鴻儒覺得和氏璧可以拿,但正規亡國滅君的手段也可以用,甚至于他還有破運術作為後備手段。

層層把控下來,李鴻儒不覺得自己弄死弄殘通風、禺狨兩位魔君會走厄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