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皇長子出閣讀書

作者︰崛起的石頭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來了?」

朱由校仍舊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淡淡說道︰「朕找你來,也沒什麼大事,不會有什麼怨言吧?」

魏忠賢一愣,連忙道︰

「爺這說的是哪兒的話,奴婢為皇家做事,一向是盡心盡力,哪敢有什麼怨言。」

「這便好,朕沒有白白信任你。」

朱由校走回來,坐在御案上,示意他也坐著,說道︰

「過了新年,皇長子就五歲了,朕想為他找個老師,年後開始上課,你那兒有沒有什麼人選?」

一听這話,魏忠賢心底頓時活絡開了。

俗話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朱慈燃是中宮皇後所出嫡長子,不出意外一定是皇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帝。

皇儲一事,干系重大,皇帝忽然來找自己問老師的人選,魏忠賢不得不多長幾個心眼。

要知道,在本朝,他已經是位極人臣,只要為人處事稍有差池,周圍的局面就有可能翻天覆地。

皇帝這麼問,會不會是試探自己?

何況現在的皇帝正值春秋鼎盛,三年前甚至能親征砍人,魏忠賢真不覺得自己這一把老骨頭,能把他熬走。

所以還是著眼于當下,老老實實跟著干。

想到這里,他心中出現了一個人選,隨即諂媚笑道︰

「爺,臣倒是的確有一個人選。」

朱由校看過來一眼。

「哦?是誰?」

「孫承宗。」魏忠賢注意到了上頭皇帝神情中的意外之色,放下了心,說道︰

「孫承宗舊為帝師,在朝臣中威望不低,如今全遼已復,廣寧不再是危難之地,要他一直任個參議,的確有些屈才。」

「當然了,老奴也只是隨便一提,孫承宗為師如何,只有爺才知道。」

「最後真正的人選,還要爺欽定才是。」

朱由校的確有些意外,孫承宗雖然不是東林黨人,但卻同那幫東林黨走的很近,對閹黨也一直不怎麼樣。

可以說,他是魏忠賢的敵人。

看起來魏忠賢是識破了自己這次的用意,所以舉薦孫承宗,好讓自己放心。

朱由校心底一笑,這個老滑頭。

孫承宗這個人,的確有些迂腐,但朱由校親身經歷過他的講學,知道他都會講些什麼。

與常人不同,孫承宗的講學,就是在單純的教書識字,一個皇子該學什麼,他就會教什麼。

至于朱由校所擔心的,儒家教導皇子,會強行給予思想、束縛思維這種事,在孫承宗身上基本不可能發生。

要知道,歷史上那個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就是孫承宗教導出來的。

無論親身經歷,還是由歷史來看,他都的確可以任事。

不過朱由校所想的不止于此,孫承宗是可以做一個人選,甚至可以留到日後做一個東宮的班子領隊。

自己的皇子,還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除孫承宗以外,朱由校要為他組建一個各方面都由全國頂尖之人的小團隊。

按照後世學習的時間,從小到大,政治、軍事、武藝、地理、天文、歷法,各個方面,都要陸續的開始學習。

當然,眼下朱慈燃只要學習識字和基本的宮廷禮儀就行了,剩下的等他大些再說。

現階段,孫承宗一個人綽綽有余。

既然如此,那倒不妨再賣這老閹一個面子,讓他嘗到些甜頭,也好更盡心盡力。

朱由校點頭說道︰

「孫承宗曾是朕的老師,教導皇子,他的確是不二人選,忠賢哪,這份聖旨就由司禮監擬吧。」

魏忠賢自然明白皇帝這話中的意思,連忙說道︰

「奴婢明白,這就親自回去擬旨。」

「嗯,去吧。」

魏忠賢離開以後,朱由校看了一會兒春節時難得的景色,然後轉身回了坤寧宮

河套一戰,孫傳庭率領明軍大破察哈爾部。

這一仗,打出了中原王朝的威風,那之後,左翼二百余部望風歸順。

朱由校一紙聖旨,在年節前後新封了十幾個左翼的郡王,為各部劃定駐牧之地,在歸化城敕建王府。

二月底,隨著左翼、塞北三百余蒙古部落的繼承人被送至京師帝國學院就讀,被擄走的十余萬百姓也都陸續歸家。

一時間,塞外底定。

世人皆說,自成祖五征以來,塞外如今到了最為安全的時刻。

隨著小冰河期的臨近,冬月愈發長了,直到三中旬才見化雪,但總歸是又到了萬物復蘇的時節。

欽天監與《京報》有司合作,在全國報房刊印最新的歷法,以官府免費發放的形式,及時送到每一戶百姓的家中。

接到歷法的家庭,陸陸續續開始忙著耕田種地,開始天啟五年的農忙。

至于各地的商人,他們沒有一刻是閑著的,年節時還在走南闖北的也大有人在。

隨著全遼收復的時間開始久了,前往遼東的商人開始逐漸愈發增多。

為期二十天的年假結束後,整個朝廷大機器又開始運作。

上至內閣、六部,下到地方有司、官府,都是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值得一提的是,廣寧參議孫承宗被召回京師,擔任詹事府的左詹事,負責教導五歲的皇長子朱慈燃識字禮儀。

孫承宗先教皇帝,再教皇長子的傳奇經歷,倒是成為了百姓和士子們的談資。

至于天啟皇帝讓皇長子五歲就出閣讀書的舉動,無疑引起了滿朝文武的議論。

因為這幾乎就代表著,帝國皇太子大位已定。

後宮倒是沒有什麼動靜,至少表面上幾個妃子之間依舊和睦,年節過後,張嫣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教導朱慈燃。

至于朱由校,現在也有事沒事就去文華殿一趟,看看自己兒子有沒有偷懶。

當年自己偷懶,當爹的自然有當爹的道理,無需多問,可朱慈燃不能這麼學。

還有一個事,最近劉老太妃老是派人來找朱由校,要他抽空去寵幸一下良妃王氏。

倒不是說朱由校厚此薄彼,而是因為那天封完妃以後,壓根就忘了還有這麼一個人。

畢竟除了一後三妃以外,還有一大堆秀女和嬪妾在守活寡。

朱由校剛即位那會兒,皇宮里都是千瘡百孔,連自己安危都顧不上,哪還有心思老想著懟炮。

听了劉太妃的話,也是覺得實在對不住那位姑娘。

王氏從全國秀女中月兌穎而出,這麼優秀,就為了當自己老婆,而自己卻讓人家在後宮給自己守了五年的活寡。

要是多了,也就算了,偏偏只留下一個,讓人家在後宮待著多尷尬,多無地自容。

沒說的,朱由校立即給劉太妃回復,說是已經記下這事兒,這個月肯定去寵幸良妃。

收到這個回復,畢竟君無戲言,劉太妃也就不再催了。

一直到三月,皇宮內外都沒什麼大事,各地的百姓和官員們也是按部就班,自己做自己的事。

直到某一天,山西總督辦司的一份密奏,將整個朝廷的注意力都牽扯到了山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