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北門了,大家跟我沖出去!」
這段路曹操走得心驚肉跳,因為他不知道敵軍會何時,在哪里出現?
不過好在的是,他們一路到這里,還沒遇到任何阻攔,直到看見濮陽北門,也沒見有任何敵軍出現。
曹操心中有些疑惑,心想難道濮陽城的敵軍不敢阻攔他們,要讓他們就這樣逃出去嗎?
這個想法只在曹操腦海一閃而過,他就知道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如今呂布和曹操為了爭奪兗州的霸權而斗得你死我活,面對能殺死曹操的大好機會,他們絕不可能輕易放過。
所以即便這時還看不見埋伏的敵軍,曹操也絕不會掉以輕心,他知道,此時越是安靜,城門就越危險。
因為直到這時他們都還沒發現埋伏中的敵人,如果敵人突然出現,一定會讓他們措手不及。
不過即便如此,曹操也不得不往北門去,因為如今的濮陽城,只剩下這條出路了。
「藏的夠深啊,孟卓何時變得如此厲害了?」
一直到城門口都見不到敵軍,曹操也不得不佩服起張邈來。
這個曾經是他最要好的朋友,沒想到卻在最關鍵的時候出賣了他,這樣一來,即便曹操心胸再闊達,也不可能容忍背叛了他兩次的叛徒。
但與此同時,曹操也十分清楚張邈的為人,他雖然名聲很大,是東漢有名的名士,為「八廚」之一,但論到帶兵才能,甚至連曹軍中的一個伍長都不如,所以曹操根本不怕他帶兵埋伏。
只怕帶兵埋伏在城中的另有其人。
當南門被大火阻斷的時候,曹操就感覺到埋伏的敵人絕不是張邈指揮的。
雖然是他引誘自己進的城,但能有如此計謀,並布置巧妙陷阱將城門阻斷的事情,張邈是絕對想不到也做不到的。
他所擅長的,不過沽名釣譽,吟詩作畫而已。
不過曹操年輕時也是個游手好閑之人,他喜好騎馬打獵,又愛吟詩作賦,這一點,恰巧和張邈臭味相投。
張邈雖然別的才能不大,但在品詩賞詞這方面,卻有獨到之處。
他往往對詩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經常和曹操聊得不亦樂乎。
正是因為如此,曹操和張邈成為詩詞上的至交好友,曹操經常能在與張邈的交流中得到啟發,寫出新詩詞來。
所以一有時間,曹操就喜歡和張邈喝酒談詩,快意人生。
但如今和呂布開戰後,這個多年來的好友,卻馬上背叛了他。
或許第一次背叛曹操,張邈是出于走投無路才不得不投降呂布,曹操可以無條件原諒他。
可這第二次背叛曹操,卻讓曹操忍無可忍,不會再原諒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了。
但最令曹操擔心的卻是有高人在背後指使張邈用計,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如此狼狽地在濮陽城逃跑,還要擔心有敵軍埋伏。
如果那個指使張邈的人是個高手,那曹操的處境就危險了。
且不說呂布何時會追上來,但就北門這一路伏兵,就令曹操猜不到究竟會出現在哪里?
看不到的危險往往才是最可怕的,即便膽大如曹操這樣,這時也心中不安起來。
「主公,城門並沒有任何敵人!」
前往北門探路的李典回來向曹操報告,經過他仔細檢查,發現北門連一個敵人都沒有。
曹操看著靜悄悄的北門,思索了片刻,然後命令道︰「不管他們到底搞什麼鬼,我們也要闖出去!」
曹操說完話,大聲命令道︰「大家隨我沖出去!」
曹操話音一落,曹軍便一起沖向了北門。
這北門相比于南門更大更堅固,因為如果有敵人入侵兗州,從北面進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南面,所以濮陽城的北門較南門修建得更為高大堅固。
但由于曹操是從濮陽城內出來的,而且北門沒有任何守軍,所以他們能很輕易的就從北門沖了出來。
直到曹操沖出北門,也沒有見到敵軍埋伏,這不禁
讓曹操十分疑惑,難道城里真的無兵可用,連襲擊他們的能力都沒有了嗎?
就在曹操感到疑惑不解之際,濮陽城外兩側土丘後,突然傳出大喊聲,一時之間不知有多少敵軍沖了出來,將曹操嚇了一跳。
原來這伏兵並沒有藏在濮陽城中,而是藏在濮陽城外。
敵人的安排出乎曹操的意料之外,因此當敵軍突然從濮陽城兩側殺出來的時候,曹操也有些措手不及。
「孟德,你先回城里去,這里由我來抵擋!」
眼見情況危急,夏侯淵英勇地沖了出來,為曹操抵擋敵軍。
曹操身邊的軍隊本就不多,如今城外埋伏了大量敵軍,以這些兵力,想要突圍顯得十分困難,一旦被包圍在城外,濮陽又進不去,那他們的處境將會十分危險。
危急之中,曹操果斷撤回了濮陽城,並留下一半士兵給夏侯淵抵擋敵人。
幸好此時濮陽城並沒有關閉,曹操和剩余的軍隊能夠及時撤回來。
正當曹操以為濮陽城沒有敵軍防備時,一聲爆炸聲突然響起,他們剛剛通過的北門,也如同南門一樣,燃起了大火,無法通過了。
此時的曹操就如同甕中之鱉一般,被困在了濮陽成里,無法出去。
與此同時,濮陽城里突然傳出震耳欲聾的叫喊聲,無數敵軍從四面八方殺了出來。
只見左右兩側分別是郝萌、曹性,他們帶著埋伏在北門的軍隊,直到這時才突然殺出來。
被伏兵突然襲擊的曹操,一時驚慌失措了起來,無法抵御敵軍的攻擊,只能慌忙逃竄。
混戰之下,只有曹操一人和部分虎賁軍沖了出來,而跟隨他進城的李典和樂進,在混亂中不知去向。
看著身後追來的敵軍,曹操也顧不得部下的情況了,只能慌忙朝南門逃去。
可南門早已崩塌,而且還有踫到呂布的危險,但正所謂慌不擇路,如今的曹操早已顧不得那麼多了,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帶著僅存不多的虎賁軍狼狽地逃向了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