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這些歡聲笑語的將士們,想到他們即將踏上戰場,不知會有多少人再也回不來,荀攸突然明白郭嘉所承受的壓力,和內心的痛苦了。
這是他過去未曾體會過的,畢竟他身為謀士,只負責為曹操出謀劃策,很少直接參與軍隊的指揮,所以體會不到自己的決策,會導致許多生命因此消失的壓力和罪責。
尤其是這些人都活生生的在他們面前,有許多人的家庭或許在不久之後便會支離破碎。
父母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而這些人最終能獲得的,僅僅是一份微薄的撫恤而已。
這點撫恤,對于家境優渥的荀攸來說,或許還不夠他練習一次書法的筆墨錢多,但對窮苦家庭的人們來說,卻足夠維持一年的生活了。
然而就是為了這麼點金錢,卻要這些活生生的士兵們,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荀攸這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會因為能喝到這樣低劣的濁酒而感到開心了。
因為這或許是他們能喝到的最後一次酒了,再過不久,這里的一些人,或許就將再也體會不到烈酒的味道,即便那些酒的味道又苦澀又辛辣,但對于即將奔赴戰場的將士們來說,或許就是他們在這世上最後一刻能體會到的快樂記憶了。
所以,這些酒越辛辣越好,越苦澀越好,只要能讓他們的對此時的記憶越深刻,他們就越開心。
因為這些人都相信,人死之後,靈魂是要離開塵世的,所以能保留下來的記憶越強烈越好,因為那或許就是他們能帶走的唯一的東西了。
想到這里,荀攸心里一陣悲涼,如果換做是他自己將要奔赴戰場,與家人生離死別,他又會是怎樣一種心境呢?
這種感覺,讓他回想起了自己刺殺董卓失敗之後,被關進監獄里的那段時間。
他深知董卓的性格殘暴不仁,對敢于刺殺他的人,殺死他們,已經是最仁慈的方式了。
或許荀攸在死之前,還將遭受殘忍的折磨,而他
的家人也可能因此受到牽連,而遭遇不測。
一時間,荀攸內心自責愧疚無比,他並不是害怕自己遭受怎樣的下場,而是擔心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受到牽連。
所以那段時間,荀攸無時無刻不是在煎熬中度過的,為此,他還一下消瘦了許多,再加上他沒有梳洗打扮的機會,他整個人就像變成了街上的乞丐,樣貌骯髒邋遢,狼狽不堪,和他以前風度翩翩,氣度不凡的樣子簡直天差地別。
直到得知家族在背後花費錢財,打點關系後,荀攸的心才稍微松了一點,因為他知道,只要荀家出手,即便是必死的罪責,也有回旋的余地。
他並不是慶幸自己能苟活下來,而是慶幸自己的家人沒有因此而受到牽連。
所以,當他出獄之後,除了對荀家無比感激的恩情之外,還有對自己家人無比虧欠的心情。
而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立志要以自己的力量改變漢朝命運的年輕人,卻像一下子蒼老了幾十歲。
不僅當初的豪言壯語不復存在,就連繼續擔任官職,為朝廷效力的斗志也沒有了。
他唯一想要做的,就只是陪伴在家人身邊,好好彌補自己所犯下的過錯。
但回到現在,他竟又在不知不覺之中,卷進了紛爭之中,而這次在他背後卻不光是自己的家人,還有整個家族的命運。
然而直到現在,他都沒有為曹操獻出自己應該出的那份力,這不僅辜負了曹操對他的信任,還辜負了在他背後需要保護的家庭,和整個潁川荀氏的期望。
這一刻,荀攸終于體會到了士兵們將要奔赴戰場的決死之心了,因為他們同樣都有一個需要奮戰到底的理由,那就是他們身後的那個家庭。
而相較于這些貧苦百姓出身的士兵們,他的待遇要好太多太多了。
因為他不僅不需要上戰場與敵人近身搏殺,受到的保護也和主公曹操相差無幾。
曹操的身邊虎賁軍,不光保護著他們的主公,也同樣保護這些
沒有縛雞之力的謀士們。
身在大軍之中,又有精銳的虎賁軍保護,相比于那這沖鋒在最前線的普通士兵們,荀攸他們的安全可算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而這些士兵們決死的信念只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死了以後家里人能得到一份撫恤。
戰時各地壯丁們,基本上都要成為士兵,上戰場打仗,而家中的勞動力,只能由老人和婦女們來完成。
如果這時候,家中有人在前線的戰死,那麼那個家庭就能得到一筆撫恤。
這些撫恤數目不多,有些是給與金錢,有些是給與糧食,但基本都只能維持一段時間的生計而已。
這在各個諸侯領地之中,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了。
但因為戰爭的激烈程度不一樣,一些因為戰爭導致窮困潦倒的諸侯,甚至對戰死士兵的家庭,也給不出微薄的撫恤。
而那些家庭,也只能默默承受這樣的結果,這就是亂世之中,平民百姓的常態。
至于那些家庭後來的情況,還有一點是要說的,那就是失去男人之後的女人們,又會帶著孩子跟其他人過日子了。
她們不是為了別的,而僅僅是為了活下來而已。
女人們既是為了自己活下來,也是為了孩子們能夠活下來。
而其他男人,往往也不會介意失去丈夫的女人,帶著孩子而來。
這些人組成家庭,甚至都不會舉行婚禮,聚在一起後,就開始過日子了。
如果新家庭的男人,又上了前線,然後又戰死,那麼這些女人又會再投靠別人。
因此,戰爭的時候,一個男人往往都會有好幾個女人做妻子。
這些女人,已不再是黃花大閨女嫁過來的,有很多時候,都是失去了丈夫的寡婦,不得已再改嫁他人,而這個時候的男人們,也不會介意他們的女人到底改嫁過幾次,有多少孩子,只要一家人能有飯吃,有衣服穿,那日子就能過下去了。